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广西 南宁 533000
【摘要】目的:探究鼻齿槽塑形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术后3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接收的200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鼻齿槽塑形治疗前以及术后3年分成3个时间点,分别是T0(初次就诊)、T1(鼻齿槽塑形结束)、以及T2(术后3年),将患儿的正面以及上仰90度面部进行照片拍摄,比较照片中患儿的鼻部情况。结果:照片中T1的鼻小柱以及鼻背倾斜度、健侧鼻孔的高度和宽度比均明显比T0小,差异较大(P<0.05);且T2的鼻小柱以及鼻背倾斜度、健侧和患侧的鼻翼高度之比、健侧和患侧的鼻底高度之比、以及内眦和鼻底的连线之比均明显比T1小,而患侧的鼻底和鼻翼的高度之比明显比T1大,差异较大(P<0.05)。结论:将鼻齿槽塑形应用到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的治疗中,可有效使患儿的鼻部对称情况得到改善,同时能保证术后3年的鼻部情况一直稳定维持。
【关键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鼻齿槽塑形;鼻部情况
鼻齿槽塑形是利用矫治器来对患儿的病灶处施加持续的力,从而让患儿的病灶处得以被纠正过来,此方式有着操作简单、易于配合、以及效果显著的优点,是临床上进行唇裂修补术前最常用的矫形措施[1]。随着鼻齿槽塑形方式的广泛使用,其方式的长期效果已经成为临床上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应用鼻齿槽塑形术后3年的临床效果实施了探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接收的200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T0(初次就诊)、T1(鼻齿槽塑形结束)、以及T2(术后3年)这3个时间点来实施观察。其中男102例,女98例;年龄在出生后的3-28天。全部患儿一般病例信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家长均遵循自愿原则,经详细了解后均签署相关文件并参与研究,审批通过。
排除标准:重要器官受损严重者;没有咽部或者口腔的感染情况;没有先天性心脏病者。
1.2方法
拍摄照片。分别在T0、T1、以及T2这3个时间点对患儿的正面以及上仰90度面部进行拍摄。正面拍摄要让患儿的眼睛平视前方,拍摄中心在鼻部,眉部为照片的上界,颏部为照片的下界,双侧的耳屏为照片的左右界;上仰90度拍摄时,拍摄中心为鼻底部,上界、下界、左右界和正面一样。
1.3观察指标
比较T0、T1、以及T2这3个时间点的鼻部测量数据。正面照片观测位置分别为鼻背斜度、健侧和患侧的鼻翼高度、健侧和患侧的鼻底高度;鼻底观测鼻小柱斜度、健侧和患侧的鼻孔宽度、健侧和患侧的鼻孔高度。计算鼻部比例:患侧鼻底和鼻翼的高度比、健侧和患侧鼻底的高度比、患侧和健侧鼻翼的高度比、内眦和鼻底的连线比、健侧鼻孔的高度和宽度比。通过精确度在0.02毫米的数显游标卡尺实施测量,每个位置进行3次测量,然后取其平均值。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全部以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取t检验方式: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采用x2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T0、T1、T2等时间点的鼻部测量数据
由表1数据可知,T1的鼻小柱以及鼻背倾斜度、健侧鼻孔高度和宽度比均明显比T0小,差异较大(P<0.05);且T2的鼻小柱以及鼻背倾斜度、健侧和患侧鼻翼高度比、健侧和患侧鼻底高度比、以及内眦和鼻底连线比均明显比T1小,而患侧鼻底和鼻翼高度比明显比T1大,差异较大(P<0.05)。
表1 T0、T1、T2等时间点的鼻部测量数据比较( ±s)
组别 | 例数 | 鼻背倾斜度(度) | 鼻小柱倾斜度(度) | 健侧鼻孔高度和宽度比(mm) | 健侧和患侧鼻翼高度比(mm) |
T0 | 200 | 19.69±4.01 | 29.99±6.65 | 1.31±0.21 | 1.35±0.22 |
T1 | 200 | 12.29±3.29 | 20.48±6.21 | 1.01±0.15 | 1.30±0.16 |
T2 | 200 | 4.34±2.01 | 10.89±3.41 | 1.02±0.17 | 1.04±0.09 |
续表1
组别 | 例数 | 健侧和患侧鼻底高度比(mm) | 内眦和鼻底连线比(mm) | 患侧鼻底和鼻翼高度比(mm) |
T0 | 200 | 1.04±0.11 | 1.07±0.08 | 0.45±0.06 |
T1 | 200 | 1.05±0.09 | 1.01±0.11 | 0.45±0.04 |
T2 | 200 | 1.01±0.10 | 0.81±0.09 | 0.59±0.02 |
3.讨论
据调查,鼻齿槽塑形能让百分之九十的患者可以在早期就能实施唇裂修补术,并且还能降低百分之六十的患者实施第二次牙槽植骨术的概率[2]。鼻齿槽塑形是依据患儿出生的3个月之内,体内有着很高的透明质酸水平,软骨不具有弹性,从而有着可塑性较高的现象,这非常有利于对患儿实施鼻软骨的早期塑形,进而恢复患儿鼻部的位置以及形态,能有效的使其鼻部的对称形态得到改善[3]。本研究结果显示,照片中T1的鼻小柱以及鼻背倾斜度、健侧鼻孔的高度和宽度比均明显比T0小,差异较大(P<0.05);且T2的鼻小柱以及鼻背倾斜度、健侧和患侧的鼻翼高度之比、健侧和患侧的鼻底高度之比、以及内眦和鼻底的连线之比均明显比T1小,而患侧的鼻底和鼻翼的高度之比明显比T1大,差异较大(P<0.05),由此说明鼻齿槽塑形有着一定的稳定效果,随着时间的增长还能使患儿保持良好的相貌。
综上所述,将鼻齿槽塑形应用到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的治疗中,可有效使患儿的鼻部对称情况得到改善,同时能保证术后3年的鼻部情况一直稳定维持。
参考文献:
[1]刘琼,郑苍尚,周晓敏. 鼻齿槽矫正及鼻模塑形对单侧完全性唇裂鼻畸形矫治效果的临床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5(6):353-356.
[2]邹克强,张宇,骆德平. PNAM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唇裂修复术后鼻腔对称的影响[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9,30(12):747-750.
[3]李方,王涛,苏智勇,等. PNAM正畸联合Tennison法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儿远期预后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21,42(7):837-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