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西贵港 537132)
【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重症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重症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恢复、侵入性治疗操作的刺激等,加上很多患者依从性差,容易在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患者预后,严重者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患者的评估和干预至关重要。近年来临床上在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评估和治疗方式众多,且疗效颇为理想,显著减少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及危害。
【关键词】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物理治疗;研究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多种病症及临床手术的并发症,特别是重症患者,其病理为血管壁遭受损伤以及下肢血流缓慢而导致了血液粘稠度上升,深静脉血栓脱落后便跟从血流进入肺动脉进而导致了肺部出现栓塞,进而导致患者死亡[1]。临床表明,早期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及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如今医疗水平的提高,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评估和治疗也引入了更多方式,如血清学检查、物理治疗等[2]。为此,本文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评估及其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研究分析。
1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评估、诊断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方法
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早期往往没有特异性的体征、症状,一旦发生则容易引发肺栓塞而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需在早期加强评估。目前临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评估主要通过Wells量表,该量表从9个指标进行评分,并将患者分为三类:3分及以上则判定为高风险人群,2分或1分判定为中等风险,低于1分则判定为低风险;近年来临床上也通过血清学指标进行评估,通过抽取空腹静脉血,在抗凝真空管内置入枸橼酸钠,将真空管放置在四摄氏度的环境下离心离心、冷藏处理,检测PAP水平、t-PA水平、TM水平、D-D水平[3]。t-PA属于一类单链糖蛋白,该成分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会持续的释放入血液,并在机体各个组织器官内大量存在,特别是在子宫、淋巴结、肺、前列腺、卵巢、甲状腺中具有很高的含量,一旦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的时候,血管中的纤维蛋白便会促使t-PA被激活,同时会引发纤溶酶原被激活,导致较多的纤溶酶产生,最终导致血浆纤溶功能降低;另一方面,纤溶酶因为α2的抑制,会产生没有活性的PAP复合物,进一步加剧血浆纤溶功能减弱;TM属于一类跨膜蛋白,该成分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表达,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抗凝辅助因子,其作用主要是辅助抗凝,通过辅助凝血酶以促进蛋白c系统激动,引发其发挥抗凝的作用,该成分也是机体抗凝机制中非常重要的成分[4]。临床研究表明,在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凝血酶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刺激作用,促使其释放TM的胞外段,临床开展妇产科手术过程中往往会损伤到下肢静脉血管壁,从而导致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TM裂解加剧,引起TM水平上升;D·D则属于一类纤溶系统活化时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且是其中最小的片段,当机体血管内纤维蛋白发生降解的时候,机体的纤溶现象以及血液高凝状态便会加剧,因此临床上常将D·D作为凝血分子标志物[5~6]。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方法
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影像学技术,如B 超、CT、核磁共振静脉造影及下肢静脉造影,以上方法中,下肢静脉造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的金标准,而这种方式侵入性较强,患者的耐受性较差,CT 和核磁共振下肢静脉造影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但诊断的费用较高[7]。而B超检查则集合了无创、操作简单等多种优势,已成为如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广泛的方式,在临床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8]。
2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物理治疗
2.1 分级加压弹力袜
分级加压弹力袜的治疗方式是在脚踝处施加最大压力,然后设置其压力从患者的脚踝开始向上逐渐降低,对于该方式的治疗机制,目前临床上尚无明确的定论,很多研究者认为分级加压弹力袜能够借助于袜子的压力梯度实现良好的下肢血液回流,以此降低机体静脉血液瘀滞、反流或者流到浅静脉[9~10]。同时,国外一些研究者表明,合适的渐变压力能够促进深静脉直径缩小,从而促使血流速度得以加快,同时还能够提升骨骼肌泵的收缩作用,以此使机体静脉回流得以改善,最终加强淋巴引流[11]。目前临床应用的分级加压弹力袜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的长度为直至膝盖,另外一种的长度则直接到大腿中部,至于两种的效果差异,目前临床上亦没有明确结论,大量的案例表明,分级加压弹力袜能够将无症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降低55%左右[12]。 而来自于一份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大腿处的分级加压弹力袜对于卒中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会造成部分并发症,例如皮肤水疱、坏死、溃破,严重者甚至会造成下肢截肢等后果,因分级加压弹力袜的以上特征,因此临床上常将该方式用于皮肤状况较好的病人
[13]。
2.2 气压治疗仪
气压治疗仪则是近年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专门针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的一项技术,这种技术是基于脚踝运动功能原理,可以帮助病人开展预定时长的被动运动,从而有效的增强关节组织血液循环,促进肿胀缓解,达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目的[14]。其方法为:将患者的下肢套入套筒内,从最远端气囊逐个充气,充气完成后进行自动排气,间歇五秒钟左右后,重复进行多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压力值(一般在25~180mmHg),通常情况下,每次治疗时间为四十分钟,每日一次,持续干预一周[15]。大量的案例表明,气压治疗仪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中具有多方面优势,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操作便捷,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也远远超过了梯度弹力袜等方式[16]。
2.3 神经肌肉电刺激仪
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目前临床上也有一部分研究者表示否定,同时也有较多的报道称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17~18]。在重症监护室环境中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能够加强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一定的作用[19];同时,国外的一些报道称,神经肌肉电刺激仪会对机体周围神经产生影响,从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20]。而这种方式成本相对较高,且疗效不够明确,因此在推广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 小结
下肢深静脉血栓危害极大,该病只是由于外界及内在因素导致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出现了不正常的凝结,从而造成了血管阻塞静脉回流出现了异常,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异常凝结,该类病症在重症患者中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分析其原因,首先,很多重症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往往会损伤到病人盆底静脉丛血管,同时,接受了手术的重症患者在术后往往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卧床休息,从而引发下肢血流速度降低,最终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其次,患者的病情尤其是恶性肿瘤者,病情会对机体产生强烈的刺激,促使大量的凝血活酶样物质得到释放,进而使凝血因子活性增强,导致了机体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最后是重症患者机体内各种凝血因子活性与数量明显上升,导致了血液容易发生凝结;根据大量的案例表明,绝大部分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早期的时候往往没有显著的症状表现,因此容易发生漏诊、误诊等情况,使得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措施,造成病情程度加重,严重者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采取高效的评估、诊断方式早期预防和诊断,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Wilson,T.J.,StetlerJr.,W.R.,Fletcher,J.J. et al.Comparison of catheter-related large vein thrombosis in centrally inserted versus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lines in the 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J].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2013,115(7):879-882.
[2]王晓栋,李强,滕腾,陆姿赢,严金,方宇.基于分子对接和网络药理学的参附注射液干预深静脉血栓的机制探析[J].浙江医学,2021,43(17):1881-1887+1937.
[3]程家浩,刘正东.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ICU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21,22(09):597-602.
[4]张宜飞,张阳阳.间歇式充气压力泵的应用时间对预防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21,29(09):171-172.
[5]祁亚宁,王利新,刘辉,白春林,刘勇.血清TM、P-selectin、HDL-C以及凝血功能指标与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6):3131-3135.
[6]林少新.体位干预联合产后康复按摩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4):193-196.
[7]王文斌,詹焱青,韩珑,李阳洋,李永生.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21,19(09):1439-1441+1446.
[8]霍春媛,关云哲,娄冬梅,宋爽,李悦.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态、硬度及活动度综合评估与肺动脉栓塞发生的相关性[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1,25(08):1142-1144.
[9]刘晨,卞泗善,孔鹏,左凯,杜青凤.D-二聚体、P-选择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5):2926-2930.
[10]贾亚男,谷艳侠,李瑞冰,张云涛,郭立新.基于Caprini模型风险评估的个体化下肢深静脉血栓干预对重症心肌梗死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08):745-751.
[11]Ribeiro,D.D.,Lijfering,W.M.,Barreto,S.M. et al.Risk of recurrent venous thrombosis related to past provoking risk situations: Follow-up of a cohort study[J].Blood coagulation & fibrinolysi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in haemostasis and thrombosis,2013,24(5):562-566.
[12]刘秋瑾.LMWHs联合物理治疗对高危孕妇产后血栓性疾病的预防[J].临床研究,2020,28(04):58-59.
[13]孙毅,原标,李春民.压力治疗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02):145-146-147-148-149.
[14]王娜,汤雪霞,王冀雅.物理预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预防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5):46-48.
[15]杨龙涛,吴琼,何丽梅,王旭杰,张文璎,龚波,刘彧.微创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02):207-209.
[16]刘海峰,张英,牛媛.间歇性充气波压力治疗仪的使用对预防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04):665-667.
[17]张珊.两种不同疗法对颅脑外伤后并发的下肢周围型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01):44-45.
[18]刘丹,陈嘉,刘立群.医用弹力袜联合充气压力泵预防老年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6):4035-4037.
[19]张竞,张金庆,郭盛杰,王丹丹,吴坚.不同频次使用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对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研究[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6,9(04):335-338.
[20]李佳佳,沙夕林,冒楷.血清D-二聚体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对多发肋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价值[J].临床外科杂志,2021,29(07):66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