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医正骨手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1
/ 1

了解中医正骨手法

张慕明

会理市中医医院 四川 凉山州 615100

手法是中医骨伤科四大治疗方法(手法、固定、药物、练功)之一,按其功用,骨伤科手法可分为正骨手法与理筋手法两大类,今天我们介绍的主要是中医骨伤科正骨手法。

新世纪以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许多医院,尤其是综合性医院,包括部分地区中医医院,针对四肢骨折治疗,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指针放得较宽,使得骨折以后采用正骨手法整复的机会较少。近些年来,也比较提倡针对骨折以后的微创复位、固定,其实,在这一点上,中医正骨手法在治疗四肢骨折,尤其是部分上肢骨折(如桡骨远端骨折、青少年尺桡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等,中医正骨手法复位配合妥善的夹板或是石膏外固定,仍然具有很大优势。微创的理念就是复位时尽量减少软组织损伤、尽量少的剥离骨膜以利于骨折以后的愈合,利用中医正骨手法进行成功的手法复位,对软组织、骨膜影响可最小,大大缩短了骨折愈合的时间。

当然,中医正骨手法不是完全适用于所有部位的骨折,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首先应该明确诊断,即明确什么样的骨折可以尝试手法复位,什么样的骨折不宜进行手法复位。同时,应该掌握好复位的标准,什么样的骨折需要解剖复位,什么样的骨折功能复位即可,一旦复位失败,应采取必要的后续治疗手段。同时,复位时切忌使用暴力,尽可能一次复位成功,以免加重软组织损伤或使骨折断端变得不稳定。接下来介绍一下常用的中医正骨手法要领。

  1. 拔伸,是正骨手法最重要的步骤,所谓“欲合先离,离而复合”,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合适力量,由远近骨折端做对抗牵引,纠正骨折以后的重叠移位,这是让骨折远近端复合的前提条件。

  2. 旋转,当肢体有旋转畸形时,维持拔伸牵引下,旋转骨折远端对合骨折近端以纠正旋转移位。

  3. 提按端挤,主要用于纠正骨折的侧方移位,当骨折端向前后侧移位,主要使用提按手法,当骨折端向左右侧移位,使用端挤手法,二者都有,笔者习惯通常先纠正左右侧方移位,其次纠正前后侧方移位。

  4. 屈伸,用于纠正骨折端有前后成角畸形时。若术前阅片发现骨折端伴有前后成角畸形,应判断造成成角的暴力方向,复位时采取和受伤暴力相反的方向屈曲或伸直肢体,即伸直型暴力造成的成角采用屈曲肢体的方式,屈曲型暴力造成的成角采用伸直肢体的方式。

  5. 分骨手法,常用于并列部位的骨折,如尺桡骨、掌骨等,配合分骨手法应妥善放置分骨垫,既要保证复位后骨折断端位置维持,又要防止夹板、压垫压迫造成血液循环障碍。

  6. 摇摆触碰,常用于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经上述手法整复后,骨折断端间可能有间隙,断端对合相对不稳定。为了使骨折断端紧密接触,增加稳定性,可维持牵引下摇摆触碰骨折断端间,使骨折断端紧密嵌插,利于复位以后骨折端更加稳定。

上面就是最常见中医正骨手法,相对于非专业骨伤科人员来说,介绍或过于简单、抽象,即使初涉中医骨伤的工作人员,也很难熟练掌握、运用以上方法。古人正骨受限于条件,强调“手摸心会”,时至今日,影像检查技术已常规运用,“手摸”以判断骨折类型这一抽象过程借助DR、CT重建等可以直观地反映在我们眼前,我们需要做好的就是“心会”,即根据骨折类型确定复位方法、步骤,确定好的方法、步骤复位前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复习,必要时可在助手肢体上面演练,复位时手法按已经复习、演练步骤施行,不拖泥带水,复位后应反复总结复位成功或是失败的经验,以期至《正骨心法要旨》中“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