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理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24
/ 2

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理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艳

(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江西 吉安 343000)

【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应用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其心理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6月~2021年8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将其分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差异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经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干预后,可明显改善其心理水平和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冠心病;心理水平;生活质量;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

冠心病属于心血管内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引发因素较多,患者常出现胸腔间有压榨性疼痛等表现,甚者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对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威胁[1]。冠心病患者需长期服药辅助治疗,但大部分患者因缺乏疾病危险因素、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未对冠心病心脏康复引起重视,导致治疗护理效果不理想[2]。基于此,本文将探究冠心病患者应用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其心理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入院顺序将2019年6月~2021年8月于我院在诊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男女比例为24/19,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6.52±1.47)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51±0.32)年;观察组43例,男女比例为25/18,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6.73±1.50)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47±0.3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比性成立。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简单的入院宣教、心理干预、用药指导、饮食及运动指导等,强调遵医嘱服药及定期回院复诊。观察组采用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成立冠心病心脏康复小组,方法:①系统评估:包括患者病情、生活方式、目前用药情况、现存冠心病危险因素等。②设定系统化健康教育目标,包括a.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深度;b.理论教育:讲解冠心病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措施、心脏康复方式及重要性等;c.饮食营养:控制食盐摄入量<5g/d,摄入适量奶制品、鱼禽肉蛋、蔬菜水果等;d.运动锻炼:心肺功能评估,根据患者身体素质开展有氧运动,强度及频率适宜为主;e.心理调适:根据患者心理水平实施个体化心理疏导及心理支持干预;f.自我监测:出院前,指导患者掌握运动强度检测方法、脉搏测量方法和紧急自救方法。③健康教育实施:采取多媒体播放、发放宣传小册子、悬挂宣传海报等方式。④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康复小组成员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根据患者反馈对教育效果进行不间断评估,再对健康教育方案进行针对性调整。⑤健康档案建立:详细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入院日期、诊治过程、复查随访时间等,并添加患者微信号,通过微信进行后续随访。

1.3 观察指标

(1)心理水平: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进行评分,总分均为80分,<50分为正常;50~60分为轻度焦虑/抑郁;61~70分为中度焦虑/抑郁;>70分为重度焦虑/抑郁,分数越高,则表明心理水平越低。(2)生活质量: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进行评价,包括认知、社会、心理健康、情绪、角色和生理职能等6个生活质量因子,共10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水平和生活质量

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两组心理水平和生活质量比较`x±s

组别

n

SAS

SDS

SF-36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3

62.32±2.14

41.20±1.15

60.30±1.72

39.52±1.14

62.75±4.18

82.12±2.21

对照组

43

62.18±2.25

49.63±1.57

60.21±1.63

45.87±1.26

63.14±3.99

73.08±3.42

t

-

0.295

28.404

0.249

24.505

0.442

14.558

P

-

0.768

0.000

0.803

0.000

0.659

0.000

3讨论

文献指出,心脏康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但大部分患者因出院后无法持续获得相关健康指导,而难以有效控制冠心病潜在危险因素,影响治疗效果[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AS、SDS和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说明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通过增强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调节其心理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分析可知,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方式,通过成立冠心病心脏康复小组,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系统化健康教育目标,对患者实施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健康教育干预,并根据患者反馈不间断调整健康教育方案,尽可能使患者掌握一定程度的冠心病知识,学会自我监测及紧急自救等方法,从而使患者自愿采取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正确行为,不断提高自身心理水平及生活质量[4]

综上所述,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心理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春燕, 麻朴, 王利平,等. 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系统评价[J]. 全科护理, 2020,18(5):7.

  2. 李星颖, 刘荣荣. 知信行模式护理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为习惯,自我护理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40(S2):3.

  3. 龙梦云, 鄢晓丽, 李慧敏,等. 系统性健康教育促进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 重庆医学, 2018,47(17):4.

  4. 杨柳, 李欣, 郭凤珍.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16(3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