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应用疼痛护理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7
/ 2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应用疼痛护理的效果

李明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8

【摘要】目的 通过本研究,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应用疼痛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南京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另外48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在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模式,收集两组患儿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经护理干预措施后的疼痛评分加以比较可知,观察组患儿的分值远远低于对照组患儿,提示经过疼痛护理干预后患儿的疼痛减轻程度大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以及印象评分均低于观察组的患儿家长,二者间的差异呈显著性。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的护理工作中采取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患儿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疼痛护理

通过大量医学研究可知,在儿科医院的常见疾病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独特性,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后死亡率相对较高,即使采取了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措施,复杂先心患儿的预后生活质量相对较差[1]

在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中,最有效并且应用率最高的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是由于小儿的身体素质较差、各项机能尚不成熟,因此手术治疗对患儿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或者后遗症。为了更好解决这一问题,现阶段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选择手术治疗后,在围手术期内绝大部分的护理人员会采取综合的、个体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有效缓解手术治疗对患儿的伤害,有利于显著降低患儿所感受到的痛感,并且有效减少患儿出现并发症或者后遗症的机率,有助于促进住院时间的缩短[2]

本研究以此为基础,选取96例我院心胸外科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应用两种护理干预方案,具体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采样时间:2020年6月-2021年11月;

样本情况:所选取的样本对象为96例我院心胸外科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P>0.05)。

表1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组别

例数

n

年龄范围

(岁)

平均年龄

(岁)

女性

男性

疾病类型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法洛氏四联症

其他畸形

对照组

48

2-7岁

4.32±1.87

11

37

12

15

13

7

观察组

48

1-6岁

4.05±1.62

12

36

18

13

11

7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患儿进行健康生活干预,为患儿及其家长普及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理论知识;讲解其所用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副作用,注意事项,严密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了解患儿住院期间的饮食情况,对不合理之处进行纠正并对三餐饮食结构加以指导等。

观察患儿在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的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相关模式,具体采用方法如下:

首先,为患儿与家长树立正确的疼痛认知。由于患儿的年纪较小,因此大部分患儿对疼痛的表达方式较为激烈,例如不断哭闹或者大声喧哗等,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引导患儿及患儿家长树立正确的疼痛认知,从而提升患儿的护理依从性。对观察组患儿采用VAS疼痛评分量表进行疼痛评分。对于疼痛评分较高的患者,护理人员利用PPT、视频、宣传册等多元化的方式为家长讲解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疼痛相关理论知识及解决方案。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应用故事讲解法或者游戏讲解法,使得患儿可以理解疼痛的概念,提高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提高护理配合度。

其次,安抚患儿并转移注意力。当患儿感知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时,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儿沟通进而明确患儿的疼痛程度,并通过轻抚或者言语鼓励的方式安抚幼儿;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在病房内播放音乐、观看动画片,患儿大多年纪较小,因此好奇心较强、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从而分移注意力,由此可以促进幼儿疼痛注意力的有效转移。必要时采用药物来减轻患儿的疼痛。

最后,护理人员要对患儿的休息睡眠情况加以干预。在患儿睡眠过程中,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病情采用较为舒适的体位,以此增强舒适感,减少环境的刺激。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降低或避免噪声的产生。同时晚夜间避免强烈的灯光影响患儿的睡眠,相邻病床之间应用围帘创造黑暗的环境,做好家长的健康宣教,晚夜间勿在病房打电话,聊天等,以此促进患儿儿更快的进入睡眠状态,从而减少疼痛对患儿的影响。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的观察指标具体评判标准如下:

(1)疼痛程度评分(VAS);

(2)家长对护理活动的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测量数据采用t检验;应用计数数据χ2进行检查。

2结果

2.1患者疼痛程度评分(VAS)比较

详见表2(p<0.05)。

表2患者疼痛程度评分(VAS)比较

组别

例数(n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8

6.7±1.5

4.1±0.2

对照组

48

7.3±1.3

5.5±0.7

t值

-

0.721

13.516

P值

-

0.487

0.000


2.2家长对护理活动的满意度评分比较

详见表3(p<0.05)。

表3家长对护理活动的满意度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n

护理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

48

88.86±5.6

对照组

48

75.43±6.2

t值

-

8.572

P值

-

0.000


3讨论

通过相关文献资料可知,手术治疗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应用率最高并且疗效最好的治疗手段,但是手术治疗对患儿的损伤相对较大,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患儿会感觉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并且由于患儿的年龄相对较小,因此没有较强的疼痛耐受力,对疼痛的感知会更为敏感。因此大部分患儿在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例如大声哭闹或者摔打东西等,这不仅不利于临床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同时还会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3]。因此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重视患儿的疼痛护理,通过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减轻患儿的疼痛症状,使得患儿情绪的稳定性有所提升。与此同时,患儿家长在看到患儿的状态有所改善后,会一定程度上提高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中应用疼痛护理对缓解患儿的疼痛感知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因此疼痛护理干预措施更符合家长的实际需求,通过有效的减轻患儿的疼痛感觉并与家长切实积极的沟通,使得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有了深刻地理解,更加支持护理工作,从而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的护理工作中采取积极有效的疼痛干预措施,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先心病患儿的疼痛感及相关症状很大程度的减轻,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因此在临床中可进行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姚燕燕.疼痛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1(1):201-202.

[2]黄秀霞.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重症监护室应用疼痛护理的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9,9(21):87-88.

[3]赵举芳.疼痛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5):120,175.

[4]李燕瑜,伍淑霞,余瑞缠,等.家庭参与疼痛管理护理模式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