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4
/ 2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

杨政仁

福建省闽侯县大义中学 350119

摘 要:物理是初中必考科目之一,该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夯实学生的物理基础,使其能掌握基础物理知识和物理概念。基于此,本文先从概念和应用意义两方面出发,对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方法进行概述,然后阐述在初中物理教学应用以上方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以实际教学经验为例,分析上述两种教学理念的实际应用方法,旨在为初中物理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案例分析

引言

问题是最直接、最高效的带动学生迅速进入教学情境的方法,结合教学主题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情境中进行案例分析,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下文针对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展开详细研究。

1 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方法概述

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从课堂教学内容出发,以问题带入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解决问题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1]。问题情境创设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和兴趣点,更乐于主动跟随教师的授课节奏去解决问题,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累积。此种方法能迅速带动学生进入学习氛围,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其自主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另外,物理作为初中新设的一门科学学科,更注重探索科学方法,让学生能能通过学习和探索,对基本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将案例分析和情境创设进行融合,使学生能以浅显、便于理解的教学案例入手,运用类比的思维更好地理解抽象性更强、难度更高的物理知识。

2 初中物理教学应用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的基本原则

所有在教学活动中作出的新教学方法的尝试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在新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才能保障新教学方法不脱离实际,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促进教学质量的价值[2]。对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的应用来说,应在实际物理教学中遵循的以下几点基本原则:第一,应紧扣教学主题。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内容和教学工具四种基本要素构成的,若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时刻关注几项要素之间的关系,所有案例和问题情境都应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设置,才能让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围绕教学目标逐步开展。第二,注重以问题引导发展学生思维。由浅入深,逐步加大教学情境中问题难度,更贴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按难易程度逐步解决物理问题,使其全程参与知识解决过程,以此实现知识的累积,同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3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的具体方法

3.1 结合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与案例分析

物理实验和物理教学之间互相验证,密不可分,实验是带动学生进入物理世界最佳方法之一[3]。结合教学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并进行案例分析,能让学生在观察物理实验现象的同时对物理规律和概念进行思考,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均速度》教学实验中,教师可先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以组为单位分发相关试验设备和器材,同时让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开展实验探究,在分析实验案例的过程中学习与平均速度相关的物理知识:①如何保持小车匀速运动?②如何设计实验方法才能准确测量出小车的平均速度?③能否通过实验间接测量出小车的平均速度?④完成实验后是否有同学对实验方法、实验细节和实验结果进行补充或总结?

3.2 从日常生活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与案例分析

很多基础性的物理知识和概念最初都是由物理学家观察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而实验、验证并总结出来的,从日常生活出发创设物理情境并进行案例分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同时从理解物理知识、延伸物理教学、运用物理知识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4]。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一课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回想日常食用的肉汤中,是否静止过程中油总是浮在水的表面?外出游玩打水漂用的石子总是沉入水中,而小木块则会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什么?同一个煮熟的鸭蛋,在清水和盐水中都能顺利下沉吗?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通过不同问题直接带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浮力,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自行发现不同液体具有不同密度,而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最终得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体和常见现象为例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依托自身生活经验建立和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得出准确的物理结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3.3 结合物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与案例分析

物理学的本质是研究物质的一般运动规律和基本结构,根据物理现象得出物理结论[5]。生活中与热、电、力、声的物理现象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结合物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与案例分析,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杠杆原理》一课中,教师可以跷跷板为例,让学生初步理解杠杆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回想生活中常见的含有杠杆结构的物品或现象,然后配合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演示并讲解杠杆中不同结构的名称,让学生自行反推物理现象中的杠杆知识,如开瓶器在开啤酒时形成的杠杆,属于什么类型的杠杆?支点在哪里?受力情况如何?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在初中阶段刚开始进行系统性的物理知识学习,主要学习内容以基础性物理知识为主,采用创设问题情境配合案例分析的方法,以物理实验、日常生活和物理现象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较为轻松地实现物理学习入门,循序渐进地提高物理能力,并最终将其转化为个人知识储备,是可在实际物理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光水.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J]. 求知导刊, 2021(39):2.

[2] 冯静.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20(2).

[3] 黄日升. 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与案例分析[J]. 读与写(教师), 2019, 000(010):1-1.

[4] 付维军.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J]. 文渊(中学版), 2019, 000(005):568.

[5] 张鑫.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J]. 人文之友, 2019, 000(00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