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在寻常词处细思索——《烛之武退秦师》动词用词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4
/ 2

咬文嚼字,在寻常词处细思索——《烛之武退秦师》动词用词艺术

任水莲

中山市第一中学

摘要:《烛之武退秦师》一文集中鲜明的体现了先秦散文的语言特点,需要细细品读,咬文嚼字。文中容易被忽视的动词在抒发人物内心感受、表现内心情绪变化、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和深化文章中心方面都有巨大作用。咬文嚼字,在寻常词处细思索,可以让我们深刻体会《烛之武退秦师》的用词精妙之处。

关键词:烛之武、动词、人物、情节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篇幅较短,但是情节完整,语言精练,很好的向我们展示了先秦散文卓越的艺术成就。这篇文章集中鲜明的体现了先秦散文的语言特点:一是叙述语言简洁,但言简意丰,引人联想;二是人物语言极具辩论色彩,使得辞婉而有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重视烛之武游说秦王的人物独白语言,借以分析人物形象和说理艺术。其实,在阅读过程中,一些叙述语言中使用的动词也值得我们细细思索。

法国作家莫泊桑曾经说过:“不论人家所要说的事情是什么,只有一个字可以表现它,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

一、动词描述人的行为、动作,能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和把握动词,可以真切了解人物的内心感受, 达到语言简洁而内涵丰富的效果。

原文: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对郑国当时的险恶处境,佚之狐做出了国家即将灭亡判断。他本是郑国大夫,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本该出于本职为国君排忧解难,但他却将这个难题推给了烛之武。面对郑伯提出出使秦国的请求,烛之武推辞,认为:“我年轻的时候,还比不上别人,现在已经年老了,对这件事情也没有办法,无能为力了。”

佚之狐充满智慧,工于算计,但是他没有想到,面对郑伯的邀请,烛之武会借口推辞。烛之武为什么要推辞呢?从烛之武给出的理由看,是因为自己年事已高,不堪重任。可是细想,如果只是这个原因,烛之武大可以直接拒绝——“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就不会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这半句话。烛之武的推辞,绝不仅仅只是年事已高,从他的“辞”,我们可以读出更多内容。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年轻的时候,是真的比不上别人吗?是自己有能力却没有伯乐发现自己的能力?还是明知道自己有能力,朝廷却不给予重用呢?《东周列国志》里说:烛之武是考成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也就是养马的长官。被举荐出使秦国时已年过七十,须发尽白,身子佝偻,步履蹒跚,以致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从这里的记载可以看出,作为三朝元老的烛之武,并没有得到国君的赏识,而是大材小用,屈身在马棚。即使此时此刻有佚之狐这一伯乐,但面对郑伯的邀请,他是发自内心拒绝的。——佚之狐怎知我一定可以退秦师,平日里没见想起我,推荐我?郑伯从没有重用我,到了关键时刻却想到我,这是对我能力的认可,还是死马当活马医的绝望?一个“辞”字,包含了烛之武丰富的内心世界,既有对佚之狐的明哲保身的疑议,对郑伯的不满,也蕴含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喟叹。

二、人物外在的动作、行为往往受到内在心理情绪的驱动。抓动词,可以展现人物内心的发展变化过程,让人物形象更加全面、更加立体。

原文: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经过郑伯的劝说,不愿出山的烛之武最终“许之”,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简单两字,却蕴含丰富涵义。郑伯说,我之前不能够任用你,现在国家危急,于是寻求你的帮助,这是我的过错,但是郑国灭亡了,对你来说也是没有好处的。郑伯语言不长,但是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向烛之武道歉,二是告诉烛之武亡国对他没有好处。到底是哪一个方面令烛之武“许”呢?

“吾不能早用子,是寡人之过也”,郑伯诚挚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检讨自己的过错。从称谓上来看,“吾”是第一人称代词,可以译为“我”;“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可以译为第二人称代词“您”,郑伯用“吾”、“寡人”称呼自己,降低身段, 自责并道歉。“今急而求子”,一个“求”字,表明郑伯身为国君,但是却愿意放下身份请求烛之武的帮助。国难当头,拯救国家的重任非你莫属,也可见出郑伯对烛之武的信任与依赖。然后,郑伯用一“然”字,语意转折,从利益出发,提醒烛之武郑国灭亡,个人也将受损。

这两个方面,真正能够打动烛之武的是什么呢?烛之武在朝廷只做了一个养马的小官,并不受重用,对这样一个身份低微的人而言,国家灭亡与否,都对他没有多少利益而言;况且他已经七十多岁,处于人生的晚年,得到再多的利益又能怎样。所以,这不是他“许之”的根本原因。真正让烛之武改变,答应出使秦国的,是郑伯降低身份的道歉和国家危难之时的信任。“士为知己者死”,此时的郑伯给了烛之武尊重,给了他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对自己有知遇之恩,所以,烛之武愿意在危急时刻,挽救国家于危险之中。一个简单的“许”,我们仿佛亲历了烛之武的心路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郑伯的投诚求贤,也体会到了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三、不同环境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情绪,进而促成相应的外在行为和动作。分析动词,可以感受人物所处的环境和形势,动词可以达到渲染氛围、创设意境的效果。

原文:夜缒而出

烛之武答应郑伯出使秦国,于是连夜出使。如果没有课本的注释,我们很难想象“夜缒而出”的含义和画面。“夜”连夜,情况紧急,不得耽搁,也可以解读为“在晚上”。出城,选择在晚上,意味着白天出城不太可能;“缒”,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从上往下送,用“缒”的方式出城,意味着没有办法从城门走,城池已经被包围,无法打开或者不敢打开城门,城外就是敌军,“出”,此去凶险,没有照应,福祸难料。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静静的黑夜,敌军压城,一位七十多岁的佝偻的老人,被士兵用绳子捆住,从城墙上慢慢放到城外的地面。老人不是别人,是三朝元老,是急国家之危出使秦国的烛之武。作为一个使者,他没有本应该有的仪仗队,没有隆重的礼节,这些已经不可能,也没有在他的考虑之中。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避开敌军,如何尽快出城。出城后,如何见到秦王,如何劝说秦军不要出师,挽救国家于水火之中,文章没有交代,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空间。我们可以确定,此去秦国面见秦君,定是困难重重,烛之武定是要接受重重考验。

一个“缒”字,极具画面感,写出了烛之武面对的恶劣环境和紧张局势,渲染了烛之武游说秦君的紧迫氛围。就是这样一个老人,从城头到城外地面,走出自己家国,走向福祸难料的秦国,游说与晋交好的秦君。

四、动词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动作、变化,一般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功能。动词的使用,可以收束事件,总结全文。

原文: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夜缒而出”的烛之武,一番劝说秦伯之后,秦伯非常开心,与郑国人签订盟约,不会攻打郑国。而且让逢孙、杨孙帮忙戍守郑国,防卫晋国,这之后退兵而去。至此,郑国的亡国之急已解。正如佚之狐的预料,烛之武不负郑伯之托,没有损耗一兵一卒,退秦军而还,完成救国使命。可是,一个“还”字说得容易,令秦军违背秦晋之盟却着实不易。

烛之武面对秦伯,从容镇定,仅用一百多字,说得秦君心服口服。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不难发现,烛之武确实是对当时的战争形势有准确的判断。他先放低身段,摆正态度,承认面对秦晋联军,郑国一定会灭亡。然后站在秦国的角度,从地理条件分析,郑国灭亡对秦国没有好处,反而会对晋国有利;紧接着继续站在秦国角度,用假设的方式,分析秦郑的外交关系,如果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有利;然后,回看秦晋历史,分析晋国言而无信,不值得深交;最后,结合现实,预料未来,晋国一定贪得无厌,会损害秦国的利益。

敏锐的洞察力、强大的攻心术,烛之武短短的几句话,抓住了秦穆公的心,点明三国的利害,离间秦晋友盟。一个“还”字,郑国的危机至此解除,烛之武出使秦国的任务也胜利完成,秦国、晋国准备攻打郑国的事件也暂时结束。

品读文章,必须关注文章内容,必须重视语言文字。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在文学上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灵验。文言文的阅读需要咬文嚼字,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重视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小的词语,尤其是那些能够体现人物身份、地位,反映人物心理活动进程,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推动情节发展,照应前文的动词。只有“咬”住这些动词,细细“咀嚼”,才可以品味文字深厚的涵义。


参考文献

1、黄云姬、汲安庆 《“退”,并非只是叙事线索——揭秘<烛之武退秦师>的意蕴层和形式层》 《中学语文教学》2016.3

2、张秋达 《见微知著,入木三分——<烛之武退秦师>用词艺术发微》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1-2

3、孔令元 《<烛之武退秦师>研究现状与教学建议 》 《中学语文教育》2014.12

4、梁媛媛 《教学<烛之武退秦师>的关键词:利、害、离间》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9.10

5、王长福 《构建“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文言文阅读课堂——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学语文》2019.1

6、陈德芳、刘飞 《善避其气,方成大器——谈<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人物语言艺术》 《语文教学之友》 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