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城县自然资源局 新疆拜城县 842300
摘要:耕地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耕地适宜性评价是通过对耕地相关属性的综合鉴定,判断耕地所具有的生产潜力及其适宜程度高低的过程,它是耕地合理利用的重要基础,也是土地规划的主要依据。通过耕地适宜性评价,可为耕地的利用和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土地整治;耕地适宜性;空间分析;评价因子
引言
要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资源要素是最重要的保障之一。而做好“土地”挖潜和综合整治文章,对于拓展发展空间和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已成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题中之义,成为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的重要引擎,成为建设美丽大花园的有效途径。
1土地整治和耕地质量的概述
土地整治指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对水、田、林、路和村等进行综合整治工作,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现有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当然,不同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整治内容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包括土地平整工程、浇灌排水工程以及土壤覆盖工程等。土地整治工程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地形坡度、灌溉保证率、土壤含水量、土壤酸碱度、有效土层厚度以及排水条件等。受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内容的影响,不同区域整治前后耕地质量的变化也不相同,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整治区域的地质情况调整整治内容,其有利于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目前,耕地质量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不同的研究方向对于耕地质量的认知有所不同。国际上关于耕地质量的概念,更多的是对土地质量的概述,因此,国内很多学者在解读耕地质量概念时,都会涉及土地的环境、区位、土壤的属性以及生产能力等,认为耕地质量是集耕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的综合概念。
2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
2.1生态系统受损,生态环境被破坏,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减弱土地整治的本质是人类活动短期内对环境产生剧烈扰动的行为,其行为目的是优化“三生空间”。然而,在过去的土地整治项目中,由于对生态空间的认识不到位,未考虑或未全面考虑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特色——生态环境的天然性,常因为土地整治项目而损害了生态效益,如:传统的土路整治成现在的柏油路,农田景观规则化分布,导致生态廊道被破坏,生态系统连通性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被压实,无法发挥土壤吸水等特性,排灌沟渠等的不合理利用使土壤出现盐碱化、沼泽化等现象。追求最高综合效益的土地整治项目最终由于考虑、布局不周,往往导致生态效益降低,进一步降低了项目综合效益。
2.2退化严重
土地退化一般表现为水土流失、酸化和沙化等,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作层不断变薄。近年来,由于不能合理地处理城市垃圾和废弃物,污水未经科学处理后就排放,导致土地遭受严重污染。目前,我国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大多数地区处于中下等水平,所以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就需要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工作,提高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
2.3土地整治研究体系尚未成熟
回顾已有研究,我国土地整治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土地整治的工程类型与措施、规划设计策略潜力与评价、效益评估、土地整治的GIS空间分析技术等层面。理论探索起步较晚,研究体系尚未成熟。基于产业发展视角的土地整治研究大多单纯强调农业发展,忽略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在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方面,现有研究成果更多集中在农用地或建设用地某个单一要素,对于整体乡村全域空间的评价关注较少;已有的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县层面,其评价指标并不适用于乡村地区。
3耕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3.1评价因子及评价单元确定
依据研究区的农用地和田间基础设施现状,以及村庄环境和生态环境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实施的土地整治工程种类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土地平整工程指为满足农田耕作、灌排需要而进行的田块修筑、地力保持等土方工程措施。土地平整工程的实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研究区耕地的坡度、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土层厚度等条件。灌溉与排水工程指为提升研究区内耕地的排灌条件而进行的一系列农渠、斗渠、引水管道、路边沟、水池、水窖及管涵的新建与改建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实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研究区耕地的水源保证条件。田间道路工程指为提升农户耕作的便捷度而进行的一系列田间道、生产路、会车道、挡土墙的新建与改建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的实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研究区耕地间的交通条件。
3.2程经济条件分析
旱地改水田涉及工程投资费用及改造后运行费用经济性分析。本旱地改水田布设的主要工程为灌排工程、土方工程等,从项目设计工程的费用组成来看,灌排工程比重最大。区域内田块内部相对较平整,需要平整的工程措施减少,并且实施中土方开挖与回填量、运距均比较经济。而区域水源灌溉工程主要是进行沟渠衬砌,田间道路建设,从而降低了“旱地改水田”的改造成本,土壤培肥是在项目实施后在耕作过程中进行绿肥培土。因此,旱地改水田工程投资费用与一般土地整治投资费用差别不太,无额外较大费用投入。本项目改造后运行费用与现行耕地运行费用相差不大,项目改造后运行费用增加值占耕种成本比例不高,对村民耕作积极性影响不大,后期运行经济上是可行的。通过以上分析,本项目旱地改水田在工程实施阶段、后期运行阶段在经济上都是可行的,适宜改造为水田。
3.3以潜力评估为方法过程
土地是乡村发展的基础也是空间约束。对土地整治潜力进行评估是土地规划的科学前提,也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过程。挖掘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生态用地的整治潜力,计算潜力规模和筛选潜力空间,以摸清土地利用底线。在此基础上,结合村庄现状条件和相关技术规程合理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土地整治优化适宜性评价体系,明晰潜力空间的最佳优化方向,为村域今后的土地利用布局、产业项目落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抓手。
4耕地质量的展望
提升耕地质量程序复杂,是一项长时期的工程,加上耕地质量易受到概念不清、方法不合理、资金和养护技术不够全面等问题的影响,不能顺利地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完善政府部门对于耕地质量的监督和保护制度,了解各个部门的职能需求,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负责耕地质量的人员身上。强化耕地质量标准及提升耕地质量的目标和意义,可以更好地建设和保护耕地质量。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大量新型技术等,确保耕地质量的提升措施落到实处,推动农业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旱地改水田片区位于地形坡度小于25°的区域,区域内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偏底,周边地类大部分为水田,有充足的水源和排水区,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无潜在土壤污染和地质灾害。片区具备建设所必需的水利、交通、电力等骨干基础设施且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当地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群众积极性高,均证明旱地改水田是适宜的。
参考文献
[1]高丙舰,冀建成.筑巢引凤,常山县以产业为抓手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J].浙江国土资源,2019(03):51-52.
[2]刘甲明,向冬蕾,尹晓媛,李建华,张建生,曾维军,陈运春.影响土地整治造价因素分析——以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大坡乡为例[J].农业工程,2019,9(02):58-63.
[3]张奥.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及土地工程生态重建设计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3):182-183.
[4]翟红宾,王翠欣.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居舍,2019(04):147.
[5]陈浮,曾思燕,张志宏,朱凤武,许桃元,张绍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乡村转型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万顷良田工程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8,32(12):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