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策略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2
/ 2

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策略讨论

周福刚

玉田县医院 河北唐山市 064100

摘要:目前,随着微电子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广泛应用,大型医疗设备广泛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多层电路板和元件表面封装焊接技术等新技术。同时,各种高科技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和融合不断加速,不仅导致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也导致了传统的维修保养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需要。因此,本文主要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保证我国临床医学工程师的大型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水平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策略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医院利用医疗设备来提高医疗质量,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在医院医疗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实现大型医疗设备的功能和效率,需要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和维护,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保持大型医疗设备的良好使用性能。

2 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

2.1维修管理工作制度不够完善

诸多医院在重视维修管理工作上有点加强,所以相关制度设立不够完善,制度与实际并不符合,相关责任并没有落实到个人,且对医疗设备维修操作人员的关注度不足,维修操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低下,管理人员与制度设定有悖论的情况发生,这些原因最终所指向的是维修管理工作制度不够完善。然而,医疗设备正常运转的关键便是维修管理工作,其不仅可减少医院对维修成本的投入,而且还能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所以制度的完善程度间接对医疗设备有所影响。

2.2专业维护技术不够

医疗设备涉及的专业和领域是比较广泛的,除了基本的医疗知识外还需要有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这就给设备维修保养带来了技术要求。部分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人员并没有经过严格考核,缺乏专业基础,不能掌握维修方法,而且不能准确判断设备使用周期,这对医院来讲带来了更高的成本,医疗设备成本本身就高,对设备的判断失误以及维修过失都容易产生大量的经济损失;同时医疗设备是专业医疗技术实施的工具,对患者的检查以及治疗都至关重要不容有任何差错,所以这些因素导致了很多医院的维修工作由医务人员兼并,缺乏专业性的检测维修人员。

2.3维修维护记录需要完善

大型医疗设备的故障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排除,是建立在完善详实的维修维护记录台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但是,有的医院对设备管理维护的信息记录工作却存在的较多的不足,有的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对设备的维修情况进行详细准确的记录;有的医院负责设备管理维护信息记录的人员属于兼职,同时还承担着其他工作职责等,上述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关于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记录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导致信息记录不准确、不完善的情况大量出现,从而为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失去了原始的信息依据,为设备的及时准确的维修维护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4大型医疗设备售后服务不足

由于我国医疗设备起步较晚,使用的医疗设备大多来自发达国家,缺乏自己的售后服务行业标准和培训体系。如今,医疗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医疗器械,但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售后服务的现状已不能满足医疗器械爆炸式增长的需要[7]。特别是三级甲等以下医院,存在维修人员不足、机构不足、经费有限、技术薄弱、时间和效益比低等问题。因此,近80%的医疗设备无法有效维护,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这违背了国务院18号令“加强医疗设备监督管理,确保设备使用安全”的规定,也违背了国家医改的初衷。

3 提高我国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3.1遵循科学的管理方法,转变医院的发展模式

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管理工作要在科学的管理方法指导下循序渐进的进行,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文件開展工作,才能使医院方面真正认识到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相关负责人应当定期检测医疗设备,将任务下达给各级管理人员。医院内部要建立起专门负责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工作部门,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具体的工作,从根本上提升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水平,可以让医院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另外,现代医疗体制改革工作持续深入,对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不能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要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创新,建立起科学的医院发展管理体系,实现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兼顾的模式,健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具体环节,确立有效的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制度,从日常的保养工作入手,降低医疗设备的维修率,为医院节省一定的管理成本。

3.2强化自身的维护力量

出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目前我国很多医院都设置了专门的维修部门,但由于医院所具有医疗设备数量多、种类杂、技术高,以现有的维修力量很难保障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随着医疗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这种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对此,医院必须加强维修部门建设,定期组织医院的维修工程师开展学习培训活动,拓展其知识面,丰富其实践经验,为维修工程师提供进修机会,逐渐提高医院自身的维修力量,降低对厂商的依赖性,减少维修成本的投入。

3.3借助信息化系统实现大型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所谓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即设备的采购、安装验收、日常使用、计量、维护、维修以及报废等阶段的总和。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每台医疗设备的每个生命环节可以进行实时监管和追踪,各个环节可以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更好地实行全过程管理。而对于大型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通过数据和质量分析,可以减少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同时可以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降低医疗设备的报废率,使用率明显提升,进而使得医疗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保证。

3.4细致完善维修维护记录

对于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必须要建立准确完善的维修维护台账,对其维修维护的相关信息进行及时的跟踪和记录,从而为隐患故障的排查和处理提供详实的信息依据。建立完善的维护工作台账,目的就是对设备的维修、使用进行动态化的检测,让隐患和故障“无处遁形”,及时得到排除,是提升维修维护质量和效果的基础保障。因此,医院要加强对设备维护信息记录的监管,安排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对其是否能够按照相关要求做好设备维护的记录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考核。另外,要建立工作台账记录责任制,对于在信息记录工作中存在失误的问题,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5强化设备采购工作

近年来,各个医院投入使用的大型医疗设备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加,设备的采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是保证大型医疗设备质量和后期维修管理效率的前提条件。因此,医院要重视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工作,并且将设备售后服务纳入到采购标准中。在具体的采购环节首先要掌握大型医疗设备的性能、技术先进性、功能多样性等实际情况,明确采购需求,制定细致的采购目标,临床科室工作人员与设备管理人员合理、详细的分析采购文件,进一步提高大型医疗设备的技术参数可靠性和准确性。采购人员严格按照设备采购文件对厂家提供的保修配件、损害修复、软件配置、技术资料、售后服务等进行综合考察,与厂家协商好设备投入使用后的维修问题,为接下来的设备维修提供必要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微电子学等新技术和各种先进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不断广泛应用,尽管使用大型医疗设备,可以提高我们医院的医疗水平,但身体健康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然而,临床工程师的传统维护模式无法满足医疗设备大规模维修的需求。因此,需要临床医学工程师积极参与大型医学设备的整个操作过程,从而提高临床医学工程师的维修和保养水平,并确保延长型医疗设备使用寿命的。

参考文献

[1]李海波.医疗设备的常见故障维修与预防性维护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7):110-111.

[2]王天月.醫疗设备维修维护服务模式与质量管理途径[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6):175-176.

[3]张磊.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20(10):185,191.

[4]沙迪.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及管理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02):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