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第二中学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0
摘要: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吹响了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冲锋号。“三新”的全面实施,将对学校育人目标、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形态、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三新”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关注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关注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发展,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教学 模式
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下的课堂需要教师在综合学生、目标、问题、资源和教材等因素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任务、情景、问题和学生学习活动;要求教师转变为多角色的任务,教师在课堂中既是实践者也是研究者;既是组织者也是学习者;既是引导者也是开发者。教师更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水平,在课堂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形式,通过实践、研究,不断反思,逐步拾级而上,成为新时代落实素养目标、助力学生发展的人。
课堂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主阵地,“三新”背景下的课堂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老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合作分析,积极思考、努力创造,全身心加入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关注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尝试用“3+1”的模式来解读“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3+1”指的是课堂教学的结构性、生活性和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生命性。
一、课堂的结构性
课堂的结构性主要体现在课堂中教学结构化和思维结构化两方面。
1、课堂结构化
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那上课的40分钟,一节教学内容要顺利完成,至少还包括课前准备、课中进行和课后反馈的学习过程。
课前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构建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目标,可以以预习学案为载体,根据学生需求设计教学环节,并安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学生的预习任务分四步完成:通读课本、把握概况;精看教材、知识提炼;填写学案、整理记忆;针对训练、及时巩固。
课 中分五段:第一段教师评价预习情况并分配任务;第二段学生分组探究;第三段学生分享展示、补充质疑,教师在这段时间需要聆听、观察、发现、归纳;第四段教师点评内容、思路方法、疑难点分析、拓展新思路、方法;学生在这个时间段完善学案、做好笔记、补充新知;第五段学生自主练习、归纳整理、理清体系,教师进行个性化辅导。
课后用学案作为载体来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并用作下一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
思维结构化
老师面对教学任务时能全方位思考,将零碎的信息归纳梳理到系统化、层级分明的结构当中,并制定方案,选取恰当的研究方法。所以在进行备课、教学目标设定的时候首先要注意思维结构化问题。理清课文逻辑关系,分清能力层次,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并且拓宽思维。
课堂教学的生活性
课堂的生活性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情景化和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两方面。
课堂教学的情景化
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到要学习的知识原生环境或模拟情景中去体悟。皮亚杰认为个体的知识就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
实例:物理教学《宇宙航行》这节课上,老师为了让学生感知什么是第一宇宙速度,把愤怒的小鸟终极版的游戏带到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物理课研究曲线运动中的转弯限速问题,老师把火车的轨道模型带进教室,模拟火车转弯和过曲面轨道的问题。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积极的,主动的。
课堂教学实践性
教师主动走下讲台,为学生提供相互探讨和学习的机会,引领学生大胆地讲解,分享自己的思想和经验,体验新知的形成。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就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中学生是参与、是行动、是实践、是经历、是感悟、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
实例:语文老师在现代新诗教学时,以某期刊作为载体,通过整体把握、分析探究、动情朗诵、撰写推荐语等环节。引导学生赏读优秀的青春诗文、学习诗歌语言的表达。
课堂的发展性
课堂的发展性主要分为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两个层面。
1、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协同学习;并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课堂展示、问题讲解和合作交流。教师还要进行及时的点评,同时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满足学生深度学习的心理需要,促进学习的源动力。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弄懂;满足学生学习的深度心理需要。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本质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即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个体,在课堂上自由地表现自我。
2、育人目标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习与发展是一种社会和合作活动,它们是永远不能被教给某个人的。它适于学生在他们自己的头脑中构筑自己的理解。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指导、激励、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具终身学习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四、课堂的生命性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作为一个个具体的、无法被任何一个人所代替的人而存在,教育行为始终指向具体的每一个人,无论"知识的授受,智慧的开启"最终都是为了"点化或润泽生命",也因为人生命的独特、丰富、多样,使教育变得富有魅力、费心和困难,任何教育的探索都永无止境。
课堂的生命性就是生命对生命的唤醒,生命对生命的陪伴;生命对生命的引领。从关注每一个学生,从尊重每一个学生,从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从善待每一个学生,从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从相信每一个生命的意义,从成全每一个生命发展开始生命教育也就开始了。
参考文献:
[1]李萌楠.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2]伍锐锋.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3]源,2021,1连世琴.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09):35-36.
[4]韦佳利.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建构高效数学课堂[J].中学数学,2021(04):64-65.
[5]刘瑞萍.浅析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4):39-40.
[6]徐立奇.基于新课改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思考[J].成才之路,2021(27):66-67.
[7]赖治锋. 优化课堂教学改革 推进高效课堂建设[N]. 语言文字报,2021-03-31(009).
[8]粟远荣.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审视与反思——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9(10):47-50.
[9]臧楠楠.从“我的讲台”到“我们的讲台”——新课程视角下的学讲教学模式探究[J].办公自动化,2021,26(06):40-42.
[10]陈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的研究[J].高考,2021(11):43-44.
[11]生命化教育 百度百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