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辛油田营47斜40沙二段油藏开发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2

东辛油田营 47斜 40沙二段油藏开发探讨

安纹莎

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地质研究所,山东 东营 257000

摘要:结合东辛油田营47斜40块概况及沙二段油藏地质特征,从开发原则、开发层系、开发方式、开采方式对该区块油藏开发进行了论述,以为油藏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东辛油田营47斜40区块构造位于东辛油田西部,北邻营13块,西接营1断块,构造位于营1(F1)、营31(F2)两条大断层交汇所形成断裂转换带上,断裂体系复杂,主力含油层系为沙二段。通过完钻的老井复查发现该地区沙二段开发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外扩潜力,优选构造高部位部署营47-斜40井,全井段钻遇油层46.91米/15层,同层61.65米/20层,具有新建产能的潜力。随后对该区进行大范围逐道多层开展精细解释,受大断层应力释放的作用,低序级断层发育,与大断层切割从而形成多个有利构造圈闭,成藏条件较为有利。区块地层整体北高南低,地层倾角13-18度左右,构造高点位于区块北部沿大断层上升盘一线。通过该区滚动井营47-斜40井的钻探及投产,进一步证实了该块的潜力。

1营47斜40块概况

东辛油田营47斜40块构造位于东辛油田西部,北邻营13块,西接营1断块,构造位于营1(F1)、营31(F2)两条大断层交汇所形成断裂转换带上,断裂体系复杂,主力含油层系为沙一、沙二段。营26断块自下而上发育有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水下分支河道沉积;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滨浅湖沉积。主要发育断层与河道砂体相切形成的构造油气藏。

2油藏地质特征

2.1地层特征

地层层序。根据钻井揭示,该区地层发育齐全,自下而上依次发育下第三系沙河街组(E3s2、E3s1)、东营组(E3d)、上第三系馆陶组(N1g)、明化镇组(N2m)、第四系平原组(Qp)。在本区的地层对比与砂组划分中,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结合录井、测井及岩心分析资料,建立起区域性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使所划分的地层单元和沉积体系具有严格的等时性,以确保储集岩体在三维空间展布上的可预测性及地震描述的可靠性。目的层为沙河街组沙二段构造油藏,埋深在2000-2500m。上部为中-厚层细-中砂岩与紫红、灰绿色泥岩互层。下部为灰绿色泥岩与粉细砂岩和多层炭质页岩互层。储层埋深在2000-2500m。

地层对比。本区对比标志共选取了4个全区稳定发育的对比标志,作为对比划分依据,结合砂体发育情况将沙二上划分为8个砂层组。以该区井营47斜31井为例,标志1为沙一底部发育一套稳定白云岩,电阻曲线显示为一组小尖峰与高尖峰伴生;标志2为沙二3发育一套稳定泥岩,感应曲线表现为一组高尖;标志3为沙二7发育炭质页岩,4米电阻曲线3个高阻尖峰;标志4为沙二上底部发育的一套稳定泥岩SP曲线较平治,微电极曲线呈低凹状,感应曲线呈“W”型双低尖。在地层对比标志基础上,根据曲线特征及单砂体发育情况,建立对比剖面,开展全区地层对比。

划分结果。通过与临块统层对比并结合三维地震剖面对地层进行对比和全区闭合。其中主力含油层系沙二段,共划分8砂层组,研究区主力含油层系为沙二2、6、8砂层组。

2.2构造特征

针对沙二段构造油藏,首先开展单井及多井合成地震记录标定,从标定的结果来看,合成地震记录标定结果时深关系与东营速度基本一致,已钻井断点与地震解释断点基本一致,断层偏移量较小。整体来看,区块构造位于营1(F1)、营31(F2)两条大断层之间所形成的断裂转换带上,断裂体系复杂。受大断层应力释放的作用,发育着一系列连接两条大断层近北西走向平行的低序级断层,东部为南掉,西部北掉为主,从而形成多个有利构造圈闭,成藏条件较为有利。区块内地层整体北高南低,地层倾角约13-18度。构造高点位于区块北部沿大断层上升盘一线,圈闭受低序级断层控制。

沙二段沉积时期,东辛地区沙二8砂层组以河口坝为主体,河坝侧缘、远沙坝。近岸滩砂等微相;沙二2-7砂层组发育分流河道、河漫滩、沼泽、河道、心滩、河道边缘、决口扇、废弃河道、河间洼地等微相;沙一-沙二1砂层组发育滩坝、滩砂、湖相泥岩等微相。

营47斜40区块目的层沙二段含油砂体测井曲线上表现为高感应,高电阻,微电极、微电位明显分离,并且呈高值,自然电位呈箱形、钟形。

2.3储层特征

借鉴临块营20井粒度分析资料,沙二段储层岩石类型以不等粒砂岩、细砂岩为主,其次为粉砂岩及粉砂质细砂岩。根据营47-斜40井测井成果表分析结果,沙二2孔隙度为28.4%,渗透率为718.92×10-3um2。沙二6孔隙度为27.3%,渗透率为235.48×10-3um2。沙二8孔隙度为25.5%,渗透率为627.2×10-3um2。本区沙二段自下而上发育有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水下分支河道沉积;(沙二8);三角州平原分流河道沉积(沙二2-7);滨浅湖沉积(沙一-沙二1),本区储层发育好,平面分布范围广。借鉴邻块营20井润湿性分析化验参数,该区属于亲水性油藏。无储层敏感性

2.4流体性质、温度及压力系统

流体性质。根据营47-斜40区块生产井原油分析资料,沙二段平均地面原油密度0.9148g/cm3,地面原油粘度237.35mPa·s,凝固点23.5度。根据营47斜40区块水分析,沙二段总矿化度为47497.75mg/L,水型为氯化钙型。参考营26井试油时所取高压物性资料,该井1967年6月试油沙二4、5,测得地下原油粘度5.29mPa.s,地下原油密度0.7927g/cm3,饱和压力9.8MPa。。

温度压力系统。参考本区块营26、营26-1、营43井测试资料,沙二2、沙二6、沙二8地层原始压力为平均为22.8MPa,压力系数0.96,地层温度88℃,地温梯度3.2℃/100m,为常温常压油藏。

油水关系和油藏类型。营47斜40块区沙二段油藏为构造油藏,该区域储层较发育。沙二段砂体油层的厚度及分布主要受构造因素的控制。油藏类型为高孔、高渗、常温、常压、构造油藏。区块叠合含油面积0.36km2,石油地质储量42×104t。沙二2储量丰度为162.3×104t/km2,属小型中丰度、浅层、高孔、高渗的构造油藏;沙二6储量丰度为107.2×104t/km2,属小型中丰度、浅层、高孔、中渗的构造油藏;沙二8储量丰度为96×104t/km2属小型低丰度、浅层、高孔、高渗的构造油藏。

3油藏开发

3.1开发原则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进行设计: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最大程度地提高储量动用率及采收率;整体部署,优化生产井段,优化开发方式,优选合理井型;通过整体优化,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投资,提升开发效益。

3.2开发层系

营47斜40块沙二上油藏目标区域内断块含油面积小且碎,共有小断块8个,平均含油面积只有0.04Km2,且储量规模小,单一断块平均储量5.2×104t;纵向上含油小层多且叠合较好,共有小层23个。通过综合考虑,将目标区域沙二2、6、8作为一套层系开发。

3.3开发方式

天然能量开发的论证

根据方案地区取芯井营20井以及钻遇井测井资料,本块为高孔、中高渗储层,孔隙度25-28%,渗透率235-718×10-3μm2,属于高孔、中高渗储层,且目标区域投产37年内没有注水井的情况下,动液面在100-1200米左右波动。地层能量较好。虽然标断块区内油藏注过水,但因目断块小且碎,注水不见效,因此本次方案选取初期天然能量开发,到开发末期,适时转注老井,补充地层能量。

3.4开采方式

参考本块试采井生产情况(见表2-4-9),虽然该块早期投产井自喷情况,但1995年投产之后的井以无法自喷开发,且投产井都利用机械采油,因此本方案选取开采方式为机械采油。

作者简介:安纹莎(1988—),女,汉族,河北乐亭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专业方向,油气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