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精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26006
摘要: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改革,市政道路桥梁等基建设施的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其施工质量要求逐步升高。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是我国市政公共体系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工程,因此施工单位须根据施工要求、地基性质等因素,科学应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技术,从路面施工质量、基坑支护质量、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开展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工作,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并加以改进,以便提高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施工技术控制
由于施工区域地基稳定性差、支护结构搭建困难、施工安全风险因素大等问题,导致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难以得到有效应用,无法达到预期施工质量。因此为提高路桥工程结构稳定性、保证施工质量,本文对市政路桥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给予参考。
1.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1过渡段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过渡段施工是路桥工程项目的核心施工环节,不仅可以反映出路桥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也是车辆行驶、人员通行的安全保障。现阶段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过渡段施工技术主要从加固桥头地基和搭板设计两方面入手,当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土地基或桥头地基产生裂缝时,须通过注浆技术对地基加固修补,保证注浆孔径不超过0.1m且不小于0.06m,确保水泥浆可以快速注入地基土壤内,以达到固结土壤的目的。同时路面桥面过渡段接口处设置搭板,根据实际情况将过渡段反向坡度提高1%~2%,并设置一定的缓冲区间,以确保车辆可以平稳通过,提高市政路桥工程的安全性[1]。
1.2钻孔灌注桩施工
在市政路桥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须严格把控泥浆护壁的稳定性,保证钻孔施工与泥浆循环同步进行,避免施工进度不同导致泥浆沉淀出现分层现象,引起孔径开裂或护壁坍塌。在完成钻孔操作后,须及时清理钻孔周围的杂质,避免灌桩操作过程中出现钻孔堵死等现象。在进行钢筋笼下沉施工前,须在下沉区域岩壁上铺设一定厚度的缓冲垫层,确保钢筋笼可以通过孔径中心,确保施工过程中孔壁的完整性。在进行灌桩施工时,须保证灌注管口与钻孔底部间距不小于0.3m切不大于0.5m,同时首次灌注时管口埋深须超过1m,并在后续每次灌注操作前,将管口埋深增大1~2m,以提高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
1.3砂垫层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地基处理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可以利用砂垫层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浸水地基进行加固施工。但需要注意的是,砂垫层施工技术适用于软土层较薄、土壤易于排水固结、砂质质量高的地基,同时须保证砂垫层的厚度不低于0.2m。通过砂垫层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市政路桥工程不良地基排水面的高度,加快地基排水速度,确保土壤能够迅速固结,保障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在确定砂垫层材料前,施工单位须严格检测砂垫层的土壤质量,根据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要求,须保证地基砂垫层中粗砂的泥土占比不超过5%。在完成市政路桥工程地基砂垫层施工后,还须向砂垫层喷洒适量水分,并对地基进行压实操作,以提高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
1.4混凝土路面施工要点分析
在进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须严格控制路面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原料配制,确保单位水泥用量大于300kg且混合料中水泥含量误差须低于1%,并定时检测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混合水分流失速度不超过0.5%/d,以精准爆出混合料水灰度,同时通过向混合料中添加2%外掺剂外,以提高铺装过程中混凝土原浆的均匀程度,以在后期市政路桥工程路面压实阶段,降低路面开裂、路基下沉等问题的发生几率。此外,施工单位须定期对混凝土材料的抗拉强度进行检测,同时其抗拉强度应不低于4MPa且不大于5MPa,其抗压强度应处于30~35MPa之间,以提高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路面的使用质量。
2.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2.1基坑施工质量控制
支护桩是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基坑支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单位须结合基坑地质环境特点,合理利用锚杆支护施工技术对支护结构体系进行优化改良。锚杆支护施工技术通过利用钢丝绞线和灌注的方式来实现对基坑的有效支护。在进行基坑锚杆支护施工时,施工人员应明确基坑开挖深度,根据施工要求确定锚杆的埋深,并通过锚杆机准确测量锚杆的水平位置检测其倾斜角度,以提高锚杆支护桩的稳定性。同时应对基坑采取分层灌浆加固法进行加固,灌浆加固深度应不低于基坑开挖面3m,该支护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减缓地基沉降,防止基坑支护结构遭到破坏。由于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性高,且是基坑施工安全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确保支护施工技术的可靠性、稳定性,须对支护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支护结构存在的问题,保障市政路桥工程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根据市政路桥工程基坑施工特点,表1列出了部分支护效果的监测指标表
[2]:
表1支护效果监测标准表
序号 | 监测项目 | 监测标准 |
1 | 地表沉降及建筑物沉降 | ≤0.1% |
2 | 围护结构水平位移 | ≤0.14% |
3 | 地下管线位移 | ≤20m |
2.2施工安全质量控制
科学合理地开展施工安全质量评估工作,是及时预防公路桥梁设计施工阶段安全风险隐患的基础前提,同时也是制定市政路桥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条件。施工单位以概率安全风险评估法(LEC)为基准,根据相应指标对市政路桥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估,保证评估精度,有效制定施工安全质量控制措施。在利用LEC法进行市政路桥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工作前,施工单位须对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进行适当总结,以确定L指标,再分析施工人员处于危险环境的时间来确定E指标,同时施工单位须对施工安全风险事故发生后产生的影响进行具体评估,以确定C指标。根据这LEC三类关键指标的不同等级来确定市政路桥工程施工安全等级D,其中D=L×E×C。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设计阶段,因受自然环境、施工条件、施工技术等因素影响,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对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因此通常将L指标的最低分值设置为0.1,将其最高分值设定为10。此阶段施工人员可能需要在危险区域进行施工作业,其施工时间越长,安全系数就越低,因此以危险施工时间作为E指标分值等级的划分标准,其分值区间设定为0-10。以安全风险造成的影响程度为参考标准,将C指标分值设定为0-100[3]。安全质量评价的分值指标如表2所示。
表2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评价表
L指标值 | E指标值 | C指标值 | |||
分值 | 可能性 | 分值 | 可能性 | 分值 | 可能性 |
10 | 必然发生 | 10 | 一直出现 | 100 | 事故影响非常严重 |
8 | 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 5 | 在工作时出现 | 80 | 事故影响严重 |
5 | 可能发生 | 3 | 7d出现1次 | 50 | 事故影响较严重 |
2 | 发生的概率较小 | 2 | 1月出现1次 | 20 | 事故造成一定影响 |
1 | 发生的概率很小 | 1 | 1年出现1次 | 10 | 事故影响轻微 |
0.1 | 几乎不发生 | 0 | 不会出现 | 0 | 事故无影响 |
施工单位须根据施工区域的地质地形、自然环境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选取施工技术,确保施工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应用,同时对施工区域的地基进行有效加固处理,严格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须严格控制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并重点关注施工安全问题,确保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成亮.道路与桥梁施工建设管理的技术要点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8):232-233.
[2]蒋亚伟.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运用及管理简析[J].四川水泥,2020(1):204.
[3]王源.影响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因素及相应对策[J].居舍,2019(3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