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教学法”在朗读教学中的方法策略研究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2

“反向教学法” 在 朗读教学中的方法策略研究 初探

韩文娟

大连市中山区东港第一小学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中“正向教学法”是教学中惯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但因其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引导性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相反“反向教学法”另辟蹊径,在一定程度上巧妙的使用可以收到意料之外的成效。

关键词:“反向教学法”;“正向教学法”;朗读指导;思维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已有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属于积极的正向的教学引导,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教学指向性和引导性,但难免使学生的思维视域有限。“正向教学法”虽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自主思维的发展,导致教学效果不深刻。


一、“反向教学法”

“反向教学法”顾名思义是与“正向教学法”相对而言。“反向教学法”是运用逆向思维,由已知结果推出问题产生的过程,再推导出问题原因的一种教学模式。“反向教学法”既可以是教学环节的排序变化也可以是思维结果和思考过程的顺序交换。“反向教学”基于“反向思考”,因此在备课环节就要求教师有选择性的设计反向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层层逆推,解决教学中的疑难以及重点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感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


二、图片导入为先,聚焦重点词汇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虽作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之一,但因其教学形式单一、手段简单,因此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也不能引起教师的重视。基于此,在教学时就要求教师在朗读指导环节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形式创新、手段巧妙的教学策略以加强朗读教学指导的有效性。

在指导《搭船的鸟》一课时,因其结构清晰,内容简洁,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翠鸟外形和动作的基础之上,进行朗读指导,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在进行翠鸟外形特点学习时,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能够抓住作者在描写翠鸟外形特点时所使用的精准的颜色词汇,并且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完整的语言表达。正向逻辑思维的思考方式是直接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加以翠鸟图片辅助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深化,感受用词的准确性,再以此为铺垫进行朗读教学指导。

实际上在这一段的处理时,我尝试采用“反向教学法”。初读课文后学生能够总结出作者回乡途中到了一只彩色的小鸟,作者是抓住了小鸟的羽毛、翅膀、和嘴巴三个部位进行直接刻画与描写,于是直接出示三张三只小鸟的部位局部图片让孩子们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是否是小翠鸟的身体部位。这种教学形式直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结合内容进行判断,落脚点直接点到了对于颜色词汇的聚焦上,以学生主动性学习替代教师牵引式点播。教师不用暗示或者明确表达作者用词的精准,不用引导性语言的堆砌,但对“翠绿的”“带着一些蓝色”和“红色的长嘴”的感受与理解已内化于心,重点教学水到渠成。“正向教学”以文本理解为先,再图片感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层级感;“反向教学”以图片感知为首,再文本理解,能更好的感悟文字本身的温度,学生自己就能接收到朗读时应该注意重点的突出。

师:初次见面,小翠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吗?

生:美丽。

师:是啊,这是一只美丽的小鸟,那作者为什么说这只小鸟很美丽呢?

生:因为它是彩色的。

师:出示三张鸟类的局部图片。现在大家根据内容来判断一下这是不是小翠鸟。

生:第一张不是,因为翠鸟的羽毛是翠绿的,这只小鸟不仅有翠绿色,还有橘色。

师:你的观察真仔细!

生:第二张也不是,因为作者说“翅膀带有一些蓝色”,这只小鸟是全蓝的。

师:你文章理解的真到位,你抓到了“带有一些蓝色”。

生:第三章也不是,虽然这是长嘴,但是翠鸟的长嘴师红色的。

师:是啊,作者正是抓住了小翠鸟的这些特点,才突出了小翠鸟的美丽。


同时为了深化用词的准确,以改变作者的表达方式为策略,去掉教师要在朗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关注重点的词汇,以不同句段的对比朗读再次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翅膀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长嘴。”

师:现在如果去掉这些词语,你们再来读一读,感觉表达是否一样。

生:“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翅膀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长嘴。”

这样不好,不能体现小翠鸟的羽毛颜色丰富,不能突出它是彩色的。

师:是啊,因此我们再朗读时就要关注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表示颜色词语,“反向教学法”并不是对这些词语加粗泛红,而是逆其道而行,删除这些词语,学生进行自读自悟,教师不说“好”,却满是“好”的彰显。因此在这一段的朗读教学指导水到渠成,理解感悟后的朗读,学生可以做到自发的对表示颜色的词汇进行有针对性的重读、放缓。实现了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开拓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视频导入为先,形成想象画面

在教学指导《带刺的朋友》小刺猬偷枣的环节时,重点指导第十段连续性动词以及修饰语的学习,教学流程并没有采取读—画—悟—看的正向教学引导顺序,而是采取“反向教学法”的策略,以画面感丰富的动画片段为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缓解课程中期学生的疲惫,学生能够自主通过小刺猬的行为直接聚焦到文本的第十段即小刺猬先是归拢枣再是驮着红枣消失在夜色中的部分。

师:孩子们,小刺猬偷枣的过程都被拍下来了,你能否根据小片段来猜一猜,这是小刺猬偷枣的哪个环节?【播放视频】

生:这是小刺猬归拢枣—驮枣跑的部分。

师:是啊,看着精明的小刺猬,难怪作者说,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真高明。

你还想接着看吗?

生:想。

师:其实啊,文章里描述的比这视频更加的细致,我们快到文章里找一找。

【自主学习:默读第十段,找出小刺猬的动作词】

师:当你读了这一系列动词,老师相信你一定你的脑海中一定出现了一幅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说画面说感受。

师:我们怎样才能读出小刺猬的这种高明。

通过先视频后文本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能够主动关注作者为刻画小刺猬的行为而使用的精准的连续性动词以及贴切的修饰语,除此之外,朦胧的月色、滚落的红枣、摇曳的枣树、小刺猬的动作都能构成一幅强烈的画面感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学生有了先看后悟为学习支撑,朗读自然具有画面感,于是朗读不再是朗读,是故事的娓娓道来,而更是语言在脑海中精修后形成强烈的画面。


四、“反向教学法”教学中的的几点思考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反向思维的教学理念,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反向教学”是一种启发式教学,它虽有悖于正常的逻辑顺序与思考习惯,但正是这一点,可以弥补正向思维的不足,起到殊途同归的作用。“反向教学”中的反向思维也是众多思维方式中的一种,教学中以“意料之外”的教学形式达成“情理之中”的教学效果,因此,“反向思维”要基于正确的思维逻辑,不能为了猎奇的心理违反思维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阻碍积极的思维品质的形成。因此在使用“反向教学法”就要思考是否能够进行“反向教学”;可以在哪个环节设置以及如何设置“反向教学”等等,这也是笔者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思考和改进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吴佳.小学语文反向教学法的妙用[J].内蒙古教育,2017(8)

[2]白瑞芳.“反向教学法”教学模式的探究[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