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实施的成效与感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2

现 代学徒制项目 试点实施的成效与感悟

冯颖 陈明明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01

现代学徒制是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自教育部2014年启动实施以来,实质性推动教育制度与劳动用工制度相结合,解决了企业用人、育人、留人的难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关键期,国务院从职业教育支撑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维度,启动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施行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是《方案》“一盘大棋”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中国特色高水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先手棋”,标志着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从试点、总结、完善迈入全面推广的新阶段。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是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在家具设计与制造、通讯技术两个国家级试点专业的引领与辐射带动下,现已形成了国家、省、学校三级试点项目实施体系。国家、省级、校级共8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建立双导师选拔、培养、考核、激励机制,建设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建立校企共建、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的相关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辐射带动全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通讯技术专业、酒店管理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专业。

一、项目实施成效

1.构建了“双主体”育人机制,校企合作逐步深入

通过《校企合作协议书》明确了校企双方权责。企业承担岗位培训、岗位实操训练、带徒津贴、基地建设等运营成本;学校承担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教师津贴等运营成本。形成了校企“共享、共育、共担、共赢”的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通过《三方协议书》建立学校、学生与企业间的契约关系,明确三方责任、权利和义务,形成了教学模式有创新、学生就业有保障、企业人才需求得满足的三方共赢新局面。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显著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增强了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2. 招生招工一体化,学生拥有“双身份”

学校与企业联合制定试点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招生招工计划,共同进行招生招工宣传,共同考核、录取、选拔学徒,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实现了招生招工一体化,企业用工制度与学校招生制度有机衔接,为职业院校招生和就业有机契合找到了新路径;学徒制试点班学生拥有“在校学生+企业学徒”双重身份,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学校毕业证,在出徒考核合格后进入合作企业工作,成为企业正式员工,使学生入学之初即有了工作责任感、职业认同感和生涯归属感,利于学生早日成人成才成业。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通讯专业中形成了“双轨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赋能工程”助推学徒全面发展。在完成校内课内教学基础上,校企积极推进校外与课下教育,积极开展“赋能工程”,全面提升学徒的意识能、行业能、圈层能、思维能、设计能。从行业认知工程培养、新商业设计工程培养、营销管理工程培养、创新思维导入工程培养、职场应用工程培养五个能力方面让“能”匹配均衡,对学徒进行全方位培养,满足产业对人才能量的需求多元化。

4.校企互聘共用,“双导师”师资队伍逐步壮大

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双师型”团队。校企双方根据校企互聘共用师傅聘任标准,经岗前培训和上岗考核,构建校企双师共育、德才兼备的教师资源库和教学团队。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学生与企业师傅结对,构建新型师徒关系。学校的专业教师、合作企业师傅共同授课。职业院校按照《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教师带徒津贴发放标准》向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发放带徒津贴,综合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或技能等级)和带徒教学任务,给予带徒津贴,并给来校上课的企业师傅按外聘教师的标准发放课时费。合作企业向带“现代学徒”的“师傅”根据规定给予相应的补贴。现代学徒制班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在工学交替教学过程中的发挥了专业教师专业课教学优势及企业师傅实践教学指导优势,在理实融合过程中技能与知识有机融合,教学及实习实训质量不断提升。

5. 形成了可复制的管理规范,现代学徒培养“走上正轨”

坚持校企共同建设制度和标准,共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成立了由企业专家、师傅、学院领导和教师组成的校企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考核领导小组,形成了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加强了相关制度建设,保证了校企协同育人成效。通过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学徒的双重身份和三方各自职责与利益;校企共同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双导师”聘任、培养制度和学徒学业考核评价制度等,并共同管理。制定《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弹性学制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大了对教学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与指导。制定了《现代学徒制社会评教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了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开展了第三方评价,全面评价现代学制班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创新点

1. 构建了“三双八共一交替一融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

“三双”(双主体:学校,企业,双重身份:学生、企业员工,双导师:校内教师、企业师傅)、“八共”(共定培养方案,共定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培养,共同管理,共同考核评价,共建实训基地,共同研发项目)、“一交替”(学校和企业交替学习)、“一融合”(理论和实践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探索并实践校企深度融合的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

2.强力打造了 “两站融通+校企互驻”的融合校企文化的专业教学团队

校企双方分别设立教师工作站,专业教师入驻企业教师工作站,企业师傅入驻学校教师工作站,按照企业真实工作环境设置专业教学场地,实现校企文化融合,打造“双栖”“双导师”团队。企业团队长期驻校,建立双导师学校工作站,助推企业导师融入学校,变身学校教师。中嘉博众集团在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设立专门办公室,企业派出专业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包括校区校长、企业辅导员、教务员。校企双方在学校内建立了“双导师学校工作站”,经教学培训与试讲选拔,企业导师长期入驻;经实践能力评估,校内专业教师随学生入驻企业。工作站有统一的办公场所,统一的工作时间,校企双方实现了一体化办公。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随时随地沟通交流,实现了备课一体化,教研一体化。交流过程中,来自学校的专业教师从授课教法、教学流程、课程资料等方面对企业导师进行指导,帮助企业导师,从企业大师、工匠变身为学校教师、专家。

三、存在问题

1.现代学徒制缺乏政策层面的整体设计与支持

现在学徒制作为一种职业教育的体制根本变革,缺乏政策层面整体设计与支持,在缺少国家政策、制度方面的整体设计情况下,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更多是配合学校工作,为现代学徒制的全面推广造成困难。

2.建设周期与人才培养周期不匹配

本试点项目建设周期二年,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周期为三年,因此,受时间所限,学徒培养的长期效应,学徒在岗位的发展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3.“双导师”的能力有待提升

学校导师实践能力、企业师傅的规范化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要与企业水平相适应,企业师傅对学生的理论实践指导能力要与学院教师相匹配,从目前看,这两方面都应该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将继续完善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开展工匠精神培养,树立典型,增强现有试点专业建设经验成果的应用与推广,辐射带动更多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更多依托职教集团、职教联盟等平台载体,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工作继续扎实开展下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