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与发展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与发展现状分析

陈天豪

( 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 浙江宁波市 315200 )


摘要:本文以宁波市镇海区社区微型消防站为调研对象,从建成情况及人员、器材配置情况对其建设现状开展分析,并就其实际运作中存在的值班值守、器材配备、反应能力及制度保障等问题展开论述。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设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微型消防站;人员配置;器材配备;反应能力;制度保障

微型消防站建设是基层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消防救援站难以第一时间到场开展初起火灾扑救等问题,弥补了消防救援站的盲区。但就目前微型消防站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其功能发挥还存在较大不足。经过前期对宁波市镇海区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情况开展调研,发现其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较多不足。笔者就调研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

1 社区微型消防站现状分析

1.1 微型消防站建成情况。

目前全区乡镇街道共7个(其中贵驷街道由高新区全面管理),建制社区共49个。据统计,目前已建成微型消防站47个,占比95.9%。其中,澥浦镇广源社区和庄市街道高教社区尚未设立微型消防站(含筹建)。未建成有三个原因:一是由于社区分社,微型消防站尚在建设当中;二是由于居委会场地搬迁造成微型消防站同步搬迁但未能及时重新设立;三是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受阻。

1.2 人员、器材配置情况

一是装备器材配备不足,目前全区社区微型消防站基本能满足一星级标准,部分社区能满足二星级标准。社区微型消防站除后施街道等个别社区配置电动三轮车外(不具备视频文字宣传功能),其余社区均未配备器材消防车。对大部分一星级微型消防站而言,其与二星级的差距正在于此,这也正是微型消防站提档升级的关键一处。同时,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社区微型消防站的器材配备情况不太理想,特别是灭火防护装备未按人均一套的标准进行配备,有的仅在办公区域或公共场所配置一至两个器材箱,还远无法达到配备要求。此外,个别社区微型消防站还存在道路堵塞、闭门难开等现象。二是队员配置不足,就社区微型消防站而言,其队员绝大部分由社工组成,也有个别社区依托物业安保,采取轮班换岗等方式配置人员,个别社区微型消防站虽然队员人数能够满足要求但每班值班人员少于3人,甚至存在仅有1人值班的情况[1]

2 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值班值守制度不完善

一是部分社区微型消防站队员人数达不到《浙江省社区(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中要求的1名站长和不少于5名队员的最低标准,各社区所上报的队员名单也难以和实际配置情况相对应,此外,部分队员由于身兼数职、公务繁忙或是生病疗养、事假休假等情况造成难到岗、不在位的现象较为突出。二是从日常调度和抽查点名数据来看,工作日期间,因工作人员均在岗在位,一般能够及时接听社区微型消防站值班电话;但在周末、夜间和节假日期间,大多社区仅有一人值班,对于分布在居委会外部的微型消防站,工作人员难以做到分身兼顾,导致值班电话无人接听。有的微型消防站虽然位于内部,但因实际值班人数仅有一人,故无法派出队员及时进行火灾扑救。

2.2 车辆器材配备有差距

部分社区居委会在微型消防站建成之初,并未严格按照相应的建设标准进行器材配备,特别是部分街镇统一进行器材采购,但后期的器材增补工作却未能持续开展。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各类器材不经分类直接存放在一两个器材箱中,数量明显不足,也未配备器材消防车。有的使用后疏于维护保养而致使器材损坏,有的器材过期后未能及时增补造成缺配漏配,有的器材外包装从未打开导致使用困难。同时,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一些社区微型消防站为防止器材丢失,将器材箱上锁,使用时却发现钥匙丢失导致箱门无法打开,严重影响火灾扑救行动,有悖于建设初衷。

2.3 应急响应能力有欠缺

在日常检查过程中,社区微型消防站普遍存在“出动用时过长、器材使用生疏、维护保养缺失”的现象。单就出动用时而言,大多数社区微型消防站远远超过了3分钟的时限,甚至需十余分钟才能完成集结。此外,在器材的使用方面,也存在“现学现用”的现象,特别是固定设施不会操作、防护装备不会穿戴、各类火灾不会处置,且队员之间的配合十分生疏,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这与“3分钟到场”、“有战斗力”的标准和“三知四会一联通”的要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2.4 经费保障制度不健全

部分已建成的微型消防站缺乏区、街镇一级的运行维护保障机制,存在“重建设、轻运行”的现象,未将微型消防站运行维护保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微型消防站属于社会公益组织,宣传消防知识、进行火灾扑救均不收取任何费用,因而没有固定的收入渠道。加之火灾扑救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微型消防站队员的人身安全不可避免会受到威胁,与其相关的医疗、抚恤资金有必要得到政策及制度的保障。但在现实中,微型消防站队员的身份十分尴尬,其既不属于事业编制,也很少签订合同,一旦遇险,工伤、医疗、保险等方面都没有保障依据,这严重打击了队员参与灭火救援的积极性

[2]。此外,社区微型消防站虽然初期建设成本较低,尤其是一星级微型消防站,仅需满足最低配备要求即可,但后期的运行维护成本依然不容小觑。在财政状况较好时,微型消防站尚且可以运行维护,但当经济滑坡时,微型消防站的发展就极易受到制约。建队容易养队难,经费不足,社区微型消防站后期就难以发展,最终导致其流于形式、成为摆设。

3 微型消防站建设建议和措施

3.1 升级社区微型消防站,配齐人员器材

一是要对所有街镇社区微型消防站的器材配备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按社区(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车辆器材装备配备参考标准及时增补一批必需的车辆、器材、装备,对不适合执勤战备的、不符合标准的要坚决淘汰。二是要求社区微型消防站对人员进行固定编排并上报名单及月(周)值班表,便于消防救援站随时拉动检查。对于有条件的街镇,可以试点开展社区微型消防站可视化设备安装,结合钉钉等APP实时开展人员在岗在位检查及火灾模拟演练拉动等,便于相关人员掌握社区微型消防站日常建设情况,进一步督促微型消防站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战斗力。

3.2 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应急响应

应对初起火灾的快速反应能力是微型消防站队员所必备的能力之一。要提升快速反应能力,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队员选聘,要选择责任心、执行力强且业务能力合格的社会青年或有条件的兼职人员。二是日常训练,除体、技能训练外,也要进行合成训练,并及时开展战术研究和战评总结,不断提升初起火灾扑救能力。三是通讯联动,通过日常的检查拉动,社区微型消防站要适时进行上报下达测试,及时排故,确保通讯不断、联动不止。四是业务培训,要联合消防救援站搭建学习研讨交流平台,与各街镇社区微型消防站打通交流渠道,促使队员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五是熟悉演练,要摸清辖区消防水源、道路、器材放置点、消防隐患点等情况,确保紧急情况下做到知己知彼,快速反应。

3.3 完善政策制度保障,实现有序运行

街镇及相关部门要提请区政府建立微型消防站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各街镇落实微型消防站日常运行维护保障费用,动员社会力置进行捐助,改善经费不足的现状[3]。在经费保障方面,可以参照小区物业管理费的收取办法,向辖区内企业收取一定的消防安全管理费。微型消防站确保辖区消防安全,受益的企业不再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节省的成本可以用来缴纳消防安全管理费。同时,为微型消防站队员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完善执勤补贴制度,同时,对有立功表现的队员发放特殊津贴,树立先进典型,强化示范效应,进而调动社区微型消防站队员的积极性,提高社会认同感和工作荣誉感[1]

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任重而道远,依托制度的完善、队伍的壮大,社区微型消防站力量定会发生可喜变化,成为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一支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范豪杰.嘉定区村居微型消防站建设现状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1,7(14):102-103.

[2]龚承,李杰.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与发展分析[J].东方剑,2021(02):30-31.

[3]康义,虢荣伟.浅谈社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15):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