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学写,将玩进行到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玩中学写,将玩进行到底

应明红

宁波国家高新区梅墟中心小学 315103

摘 要:纵观现今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学生真实自我缺失、习作素材缺乏、习作兴趣欠缺,教师教学动力低下、教学模式僵化、习作讲评淡化。然而,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写作文,教师“忧”教作文,依然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尝试从游戏入手探讨情趣作文教学,从低、中、高三个学段举例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游戏 情趣作文 兴趣

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大抵儿童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公教童子,必使之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从教十九年,与语文教学一路走来,对作文教学的关注也从未间断过。将玩耍与习作结合起来,将习作有机地融入到学生的游戏活动之中,在学生的习作活动中植入游戏的元素,那么孩子们害怕习作的心理压力就会减轻,他们就会认真而轻松地去玩,去写。现结合课堂观察到的和自己的实践举例谈谈玩中学写的几点做法。

一、剪剪贴贴、练习写话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写话目标这样表述:“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这一要求的核心,就是“对写话有兴趣”。这样的要求是从兴趣入手,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先说后写,写作内容比较浅显,表达的意思比较简单,一句话,只要“有兴趣”,其他都好商量。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爱写、乐写,大胆写,为第二学段的自由表达奠定基础。

树叶粘贴画是孩子们玩过的游戏,把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树叶捡回来,压平,加上一些花叶、花籽和花梗,能粘贴出一幅幅色彩鲜艳,活灵活现的动物画、人物画、风景画等。孩子们在游戏中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面对二年级小朋友,我把树叶粘贴画和习作教学相结合,让孩子感受游戏的快乐,并引导孩子们观察、感受,让他们在游戏中放松心情,愉悦身心,快快乐乐地接受习作指导,不再觉得苦,觉得烦。我先出示了几幅好看的树叶画,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接着示范制作了一幅“金鱼戏水”的粘贴画,边做边讲解:先挑选两片浅色的长圆形树叶当金鱼的身体,再找出两片红枫叶当金鱼的尾巴,接着用4颗外层红、里层黑的花籽当金鱼的眼睛,然后贴6根松针代表水平面,最后用绿色蜡笔在小金鱼的下面画上水草;再让学生学着用上“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等连接词说说老师制作的过程;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树叶资源共享,合作制作一幅树叶粘贴画;最后请学生写一写,加上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教师提供两个情景,学生选择其一进行写话。1.老师要给我们做一幅“金鱼戏水”的树叶粘贴画。只见她 。2.我们四人一组,开始创作了。 。此时,学生对于游戏过程在脑中已形成概念,表达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二、赛赛说说、练习写话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这一阶段的习作重在减少束缚,使学生自由表达,不必考虑开头、结尾、布局谋篇等,只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就可以了。我的师妹陈老师执教了《拔书》一课,激发了学生习作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观察与表达,提高了习作教学的效果。陈老师是这样教学的:

1.激趣引入,明确目标。教师板书“拔”,让学生猜猜和“拔”有关的活动有哪些。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又板书“拔书”,还说这节作文课就来举行一次“拔书活动”,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陈老师把问题作为教学出发点,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形成认知冲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似曾相识,似懂非懂”中进入学习状态。

2.组织活动,指导观察。在游戏中,陈老师巧妙地设计练说环节,有序地指导游戏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有序地表达奠定了基础。“拔书”活动安排了三次。第一回合“单枪匹马”,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这位同学拔书时的动作、神态。第二回合“默契十足”,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两位同学拔书时的动作、表情等细节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关注场下同学的反应。第三回合“齐心协力”,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要观察老师,还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每个同学的细节变化。每一回合的设计,教师都有意识、有梯度地增加了难度和侧重点,指导层层深入,慢慢增加难度系数,既有写作技巧上的指导,也给学生提出可挑战的新的高地,激发学生掌握更多的本领和方法。

3.活动回顾,明确写法。愉快的活动之后,陈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过程,选择最精彩的活动片段进行交流讨论,如可以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将游戏过程写具体(即正面描写);可以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来表现活动的精彩(即观众的反应);还可以把自己当成“书”,从“书”的角度看到队员们是怎么拔的(即想象作文)等。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明白了写作的方法。

三、撕撕议议、练习写话

《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这一阶段的习作要求重在表达真情实感,使学生进行有个性的表达。

我的导师罗树庚曾执教过《撕纸悟人生》一课。罗老师借助“撕纸游戏”指导学生有个性的表达,启发学生多方向选材,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不仅创编出一节精彩的作文课例,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珍贵、生命的宝贵。他是这样做的:

1.创设情境,引出话题。罗老师先播放了一首歌曲《珍惜每一天》请学生欣赏,接着引导学生交流“听到了哪些歌词,有什么感受”,然后出示明星、名人等童年、少年时的照片,让学生猜一猜他或她是谁,学生猜出后出示他们成年时或者老年时的照片,师生交流感受。听歌曲、看照片猜人物,看似平常,实则用心,教师不仅创设了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而且不经意间引入了教学的主题。未成曲调先有情。化教育于无痕。妙!

2.组织游戏,分步指导。为了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罗老师在“撕纸悟人生”教学中安排了三次撕纸,第一次撕去“已经过去的时光”;第二次撕去“不能有效利用的时间”,引导学生交流感悟有关珍惜时光、珍爱生命的格言、名言警句、诗词美文;接着出示德国科学杂志统计的数据,让学生第三次撕纸,撕完后引导学生交流对时间、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写下自己的点滴感受。然后,老师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并写下“让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有价值,可以怎么做”的感悟和体会,把课堂推向高潮,使“珍爱生命,活出价值”的观念深入每个孩子的心中。难怪孩子们会写下诸如“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在意的不只是目的地,还有周围的景色。许多地方你虽到达不了,但你的心却可以到达。昨天已经灰飞烟灭,明天仍是镜中花,水中月,只要把握好今天,才能让属于自己的这场旅行更加精彩”“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狂风暴雨是难免的,但是只要坚持,总会迎来风平浪静的一课。正因有了风雨,人生才精彩呀!”……这样触动心灵的感悟与体会。

从罗老师《撕纸悟人生》一课,我们看到习作教学已经不是作文教学的唯一目的了,倾听与分享才是主旨;习作已经不再是技巧的传授,而是让习作在需要倾吐的时候发生……特级教师王雷英这样评价罗老师的课:“在每个孩子心中最神秘的一角,都有一根最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想让孩子的心与你发生共鸣,你就需要对着孩子的心灵去调整心弦,对准音调。罗树庚老师正是这样一位出色的调音师,课如其人,回味无穷。”

游戏作文的做法还有很多,比如“贴贴赛赛(贴鼻子)”、“跑跑跳跳(袋鼠跳)”、“吹吹玩玩(吹泡泡、吹鸡毛)”、“比比猜猜(猜谜语)”、“拼拼赛赛(七巧板PK赛)”……

玩中学写,让孩子们在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环境里学习写作,孩子的心就能自由生长,孩子的习作创造力与想象力就能有效触发,孩子习作的兴趣就能轻松激发,孩子的观察能力就能大大提高……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吗?所以,我想说: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将玩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