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市中关村医院 , 北京 100190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北京 100091
【摘要】目的 研究颅脑外伤瘫痪患者行针灸推拿+穴位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数据遴选本院收治的84例颅脑外伤瘫痪患者,“硬币分组法”分西医组(西医治疗,n=42)、联合组(针灸推拿+穴位注射,n=42),2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西医组比较,联合组NIHSS评分更低、FMA评分更高;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针灸推拿+穴位注射治疗颅脑外伤瘫痪可改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提高疗效、值得推崇。
【关键词】针灸推拿;穴位注射;颅脑外伤;瘫痪;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疗效
颅脑外伤是现阶段常见的外伤性疾病,随着我国建筑业、交通业发展,此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及病情重等特征,患病率、致残率也较高,患者因头部遭受外界冲击,直接影响神经系统、呼吸中枢系统,导致其表现为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等症状,给予患者紧急抢救后能脱离生命危险,但仍带来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如失语、瘫痪及运动障碍等,影响日常生活,因此如何尽早提供对症治疗、成为临床所关注热点。王静[1]证实,西医治疗以醒脑静、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为主,减缓不适程度、改善神经功能,但长期用药易引起副作用,影响疗效,未获得患者满意,鉴于此,本文分析颅脑外伤患者行2者治疗的价值,汇总:
1 资料和方法
基线资料
前瞻性研究,样本采集本院2020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84例颅脑外伤瘫痪患者,联合组(42例):男女比例22:20,年龄26-67岁,均值(45.23±2.36)岁;病程20-172d,均值(90.54±3.56)d;西医组(42例):男女比例23:19,年龄27-68岁,均值(45.39±2.42)岁;病程21-175d,均值(90.69±3.62)d。P>0.05、可比较。家属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审批。
方法
西医组(西医治疗):给予患者单次静脉滴注20ml醒脑静,1次/d;单次静脉滴注10ml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4次/周。
联合组(针灸推拿+穴位注射):①针灸推拿:涉及主穴有:水沟、百会、涌泉、合谷、内关、四神聪、廉泉、三阴交、曲池、足三里、绝骨,涉及配穴有:外关、委中、肩三针、环跳及阳陵泉,上述穴位针刺后、留针60min,1次/d,后配合全身推拿,对百会、凤池、大椎、太阳、颊车、风府、尺泽、曲池、风市、解溪、膝眼及阳陵泉等穴位利用拇指腹端按摩,从印堂、阳白、迎香及下关利用禅推法向地仓穴按摩,患者颈项两侧及肩井穴利用拇指、是食指及中指捏拿,同时对肩、肘及腕关节进行活动,利用㨰法按摩肩关节,肩部至腕部利用双手掌揉搓,捻法沿着患侧臀部大腿经膝关节、小腿外侧至踝关节进行按摩,且被动活动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利用掌按法按揉脊柱两侧,30min/次、1次/d;②穴位注射:在哑门、百会穴单次注入1ml乙酰谷酰胺,1次/2d;在肾俞、足三里及曲池穴中单次注入2ml生脉注射液,1次/2d。
2组持续治疗时间均为1月。
观察指标
临床指标:评估2组神经功能(参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总分29分,得分越低越好)、运动功能(参考“Fugl-Meyer评分法(FMA)”,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越好)。
临床疗效:参考“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显效:症状消退,生活能力明显改善,GCS评分提高>3分;有效:症状减缓,生活能力改善一般,GCS评分提高1-3分;无效:病情加重,有效率= 。
统计学方法
excel表整理,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 ±s),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n(%)],x2检验。检验水准P=0.05。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治疗前比较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西医组比较,联合组NIHSS评分更低、FMA评分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临床指标比较( ±s,分)
组别 | NIHSS评分 | FMA评分 |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联合组(n=42) | 33.15±5.84 | 10.06±1.64*# | 51.39±6.24 | 86.41±8.12*# |
西医组(n=42) | 33.12±5.69 | 14.52±2.38* | 51.28±6.32 | 75.36±7.24* |
t | 0.024 | 10.000 | 0.080 | 6.583 |
p | 0.981 | P<0.05 | 0.936 | P<0.05 |
2.2 临床疗效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较西医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联合组(n=42) | 22(52.38) | 18(42.86) | 2(4.76) | 40(95.24%) |
西医组(n=42) | 21(50.00) | 13(30.95) | 8(19.05) | 34(80.95%) |
x2 | -- | -- | -- | 4.087 |
p | -- | -- | -- | 0.043 |
3 讨论
中医学表明,颅脑外伤的病机是:受伤后经络受损、不通则痛,日久引起痰浊蒙窍、血气两虚,故需以醒神开窍、疏通经络治疗为主。有文献报道[2],针灸推拿+穴位注射用于颅脑外伤偏瘫治疗中具可靠性,分析发现:①前者通过针刺百会穴可发挥平衡阴阳功效,四神聪有止头痛功效,廉泉、三阴交有调肝益血、健脾补肾功效,合谷有通经活络功效,针刺诸穴可发挥调阴阳、疏经络作用,对脑部血液循环加以改善、使患者脑部血液灌注量增加,减轻对脑部组织带来的损害;且治疗时配合全身推拿可发挥通络活血、祛痰疏风功效,减缓不适症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②穴位注射所选药物为乙酰谷酰胺、生脉注射液,前者可加快磷脂生物合成,使脂蛋白浓度、脑细胞活力提高,促进脑组织修复,后者为中药制剂,涉及中药材为麦冬、红参及五味子,其中红参有补元气作用,对神经系统产生兴奋性、提高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麦冬具生津清心功效,五味子有补肾宁心功效,诸药合用能起到复脉固脱、养阴益气作用,因此联合治疗可相辅相成、发挥各自优势,减缓神经功能损害,可控制疾病进展、效果较理想。
本研究示:①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西医组、FMA评分高于西医组(P<0.05),表示2者治疗能发挥各自优势、尽早解除运动功能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可达到改善预后目的;②联合组有效率高于西医组(P<0.05),说明本文与池红万[3]文献相似,因此2者治疗可增强疗效、促进疾病转归,具临床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颅脑外伤瘫痪患者行针灸推拿+穴位注射治疗可改善神经功能、减缓运动功能障碍,控制疾病进展、减缓不适程度,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静,陈军军,李惠萍.针灸推拿联合穴位注射疗法对颅脑外伤瘫痪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3):136-139.
[2]但佳龙,徐琼辉,李印.针灸推拿配合早期功能训练对颅脑外伤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J].四川中医,2019,37(03):190-192.
[3]池红万.针灸推拿联合穴位注射对脑外伤瘫痪患者的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