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椎间病的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4
/ 2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椎间病的疗效比较

姜国栋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麻醉科 , 新疆和田 848000


【摘要】目的:比较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椎间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2月-2021年7月进行脊髓型椎间病疗效的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ACDF组52例和ADR组48例,ADR组采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进行治疗和ACDF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实验结果。结果:将ACDF组和ADR组患者术前术后邻近节段运动变化测定值、患者颈椎相邻节段退变程度进行对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采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进行治疗和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进行治疗均有效果,但ADR在维持患者颈椎活动与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方面有更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脊髓型椎间病疗效


互联网的普及与社会的进步导致当代人缺乏锻炼,不正确的姿势与不充分的锻炼,加上工作劳累等问题,容易使人患颈椎病。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是目前国内对脊髓型椎间病治疗的方式。本文通过对100例脊髓型椎间病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ADR组采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进行治疗和ACDF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进行治疗,现进行如下分析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0年2月-2021年7月来我院进行脊髓型椎间病疗效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研究。使用目前不同的两种临床方式,分为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fusion,简称ACDF),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简称ADR)。将患者分为ACDF组(n=52)和ADR组(n=48),ACDF组中,接受调查的患者52例,患者年龄23-54岁,平均年龄(38.57±3.43)岁;ADR组中,接受调查的患者48例,患者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9.54±3.54)岁。两组一般资料加以对比,未见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纳入标准:ACDF组与ADR组患者年龄均为23-55岁,所有患者皆患有脊髓型椎间病;ACDF组与ADR组参与研究调查的患者均之情研究且同意完成调查。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语言认知障碍者;无法配合本研究者;因个人原因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

1.2方法

为患者手术前要进行全身麻痹,并为患者进行气道插管。置患者于仰卧状态,在患者肩后垫靠垫,使其颈椎处于自然的后伸位置。

ACDF组:对ACDF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进行治疗,摘除脊椎间盘、上软骨板与下软骨板,并在中间推入钛合金板与融合器。在专业仪器下进行观察,当固定到合适位置后,将切口进行冲洗,并进行彻底的止血工作,最后在切口内部放置引流管。

ADR组:对ADR组采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进行治疗,同样对及椎间盘与上下骨板进行摘除,同时将相邻的软骨板进行磨光处理。使用仪器进行脊柱缝隙的扩张,逐级将矢状楔形定位器推入扩张的脊柱缝隙内部。将双侧的根管神经进行扩大,将神经根与脊髓进行彻底的减压处理,使用生理盐水对脊柱间隙进行反复冲洗,直至将间隙中的骨屑去除干净。在脊柱间隙中选合适的人工颈椎间盘,进行植入。之后再次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对脊椎前筋膜、皮下组织与皮肤进行逐层缝合,并在切口内部放置导管进行引流。

在术后1-2天内,观察内置导管的引流量,当引流量小于50ml时,将引流导管进行拔除。同时使患者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防伤口出现感染。使用颈部托举器进行固定,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在手术结束的7天后进行拆线。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术后6个月)颈椎邻近节段运动变化测定值;对比两组患者颈椎相邻节段退变程度。

1.4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对比用(61c567ca46550_html_37a1330844544cdd.gif ±S),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n(%)],X2检验,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颈椎前屈后伸变化测定值分析

经对比后发现,ADR组患者术前术后颈椎邻近节段运动变化测定值更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CDF组ADR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

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颈椎邻近节段运动变化测定值分析(61c567ca46550_html_37a1330844544cdd.gif±S

组别

例数

前屈后伸

左侧屈曲

右侧屈曲

术前

术后6个月

术前

术后6个月

术前

术后6个月

ADR

48

8.48±0.64

8.67±0.61

6.34±0.54

6.72±0.61

6.86±0.45

6.89±0.51

ACDF

52

8.50±0.71

11.34±1.09

6.56±1.23

8.11±0.97

6.76±0.98

8.12±1.04

t

-

0.1475

14.9442

1.1415

8.4960

0.6078

7.4106

p

-

0.8830

0.0000

0.2565

0.0000

0.5447

0.0000

2.2两组患者颈椎相邻节段退变程度比较

经对比后发现,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术后6个月)ADR组患者颈椎相邻节段退变更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两组患者颈椎相邻节段退变程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无退变

轻度退变

中度退变

重度退变

总退变率

ADR

48

43(89.58%)

4(8.33%)

1(2.08%)

0(0.00%)

5(10.42%)

ACDF

52

30(57.69%)

12(23.08%)

7(13.46%)

3(5.77%)

22(42.31%)

X2

-

-

-

-

-

12.8794

P

-

-

-

-

-

0.0000

3.讨论

颈椎病是现代常见的病症之一。脊髓型颈椎病并发症较为严重,在发病时会使患者行动受限,甚至会导致患者四肢麻木等状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十分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脊髓型的颈椎病需要医生进行干预治疗,来保障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通过ACDF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进行治疗;ADR组患者采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进行治疗,将患者的术前术后颈椎邻近节段运动变化,与患者颈椎相邻节段退变程度进行对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证明,采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进行治疗和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进行治疗均有效果,但采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为患者进行治疗,在颈椎活动与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方面,比使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更有优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岱捷, 房清敏, 王大巍,等.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 18(5):5.

[2] 杨兴, 薛峰, 盛晓文,等. 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 脊柱外科杂志, 2012, 10(6):344-347.

[3] 马晓勇, 陈涛平, 郭志学.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对照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009(01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