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2
/ 2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管理

李海霞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九医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51

摘要: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安全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护士与病人接触最为密切,职业暴露的危险最大。护理人员直接或间接与病人和传染性污物接触,可以从病人获得感染,也可以把所得的感染或携带的病原体传给病人,并能在病人与工作人员之间传播,甚至扩散到社会上去,因此,全面了解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水平和防护现状,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有效控制护理人员职业暴露。

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职业暴露

1.引起感染的常见因素

1.1物理性因素:

(1)锐器伤:是造成护士职业防护的主要危险因素,全球每年至少

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可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我国是HBV、

HCV感染高发区,锐器伤后发生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高。

(2)负重伤:护理工作中,肌肉骨骼损伤,尤其是脊背损伤是威胁护理人员健康的突出问题,护理人员由于负重引起的脊柱损伤,腰骶部疼痛的发生率很高,长期使用计算机引起的腕骨综合征也较多见,因站立时间过长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3)辐射伤:在ICU病房、手术室、导管室患者的床头进行拍片、

术中造影、透视下穿刺等操作时,由于大多数护理人员的放射防护知识及防护用具等缺乏易受到损伤。另外,电离辐射、微波等均会导致护理人员机体损伤,在消毒灭菌工作中,紫外线可引起眼炎或皮炎。

1.2化学性因素

(1)临床使用的消毒剂:甲醛、含氯消毒剂、成二醛、过氧乙酸等,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黏膜对人体造成伤害,长期接触可引起视力下降、神经系统的损伤及头痛、心悸、失眠等。

(2)各类化疗药物和抗生素:在配置过程中挥发入空气内的微粒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可致白细胞计数减少、脱发、月经异常、疲劳、皮肤过敏,重者可致骨髓造血功能

抑制、过敏性休克、猝死等。

(3)各种毒性垃圾:血压计、体温计、荧光灯等损坏破损后漏出的水

银、占医院卫生材料绝大部分的一次性PVC产品等,均可造成人体的

慢性中毒和其他危害。

  1. 各种废气、污染气体:医院工作环境复杂,各种废气和污染气体对医务人员均可构成职业威胁,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而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能力下降的可能。

1.3生物性因素:

主要包括HIV、HBV、HCV、结核杆菌、禽流感病毒以及流感病毒和支

原体病毒等,护理人员经常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经常接触各种感染患者,易受到职业危害。

1.4社会心理因素:

护理人员长期面对疾病、意外伤害、死亡、忧伤情绪、医闹及公共突发事件等社会问题,都会影响精神状态以及紧张感和风险性,再加上长期三班倒,造成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心理压力加重,生物钟素乱。

2、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

2.1缺失职业安全防护意识

护理人员存在幸心理,认为职业暴露后感染的比例很小,自我防护措施不到位,给工作带来安全隐患。

2.2操作不规范或违反操作规程:

防护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养成不良习惯、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时不戴口罩、手套,污染物处理不当等。

2.3防护设备不足或不合格:

防护设备或防护用品有限,缺乏合格和足够的防护用具,未推广使用安全医疗器械和利器收集盒等。

2.4发生职业暴露后不能正确及时处置:

不知道发生暴露的处理流程、补救措施,未按程序及时正确处置,错过防护用药的最佳时间。

3、防护对策:

3.1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风险防护能力:

从思想教育入手改变观念,多组织参与职业防护的专业培训,岗前培训必须进行职业防护教育,护士在继续教育中也要增加职业防护培训内容,不断强化自身安全防护意识,提高自身防护能力

3.2加强职业防护管理:

医院要成立职业防护管理委员会,健全职业防护管理制度,职业暴露上报制度、补救措施、风险评估等,并把各项制度及措施落实到实处。

3.3加强自身防护

(1)做好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主要策略,要求:无论何时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必须采取相应隔离防护措施,包括正确的洗手、手保护和手消毒,在物质上配备齐全,注意培养护理人员预防意识,养成职业防护习惯

(2)接触呼吸道传染病人时戴口罩,配制化学消毒剂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消毒剂如不慎溅到皮肤上或眼睛里,应立即用清洁流动水反复冲洗。

(3)进行紫外线照射或紫外线强度监测时应戴防护眼镜、帽子、ロ罩。避兔皮肤粘膜直接暴露在紫外线灯光下。

(4)禁止一切危险行为,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禁止用手去弄弯针头,禁止用双手回套针头帽,禁止直接传递锐器,手术中锐器用弯盘或托盘传递,禁止徒手携带裸露针头等锐器物,禁止消毒液浸泡针头,及时将使用后的针头等锐器立即丢弃到锐器收集器内,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垃圾。

(5)配置及注射化疗药时要穿低滲透的隔离衣,戴口罩及手套、圆顶帽、护目镜,操作完毕用清水擦拭操作柜内和台面,脱去手套后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彻底洗手。

(6)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对重点科室,如口腔科、重症监护病房等,定期接种乙肝疫苗增强自身兔疫功能。

3.4配备安全防护设备和用品

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完善防护设备,积极开发各类先进、安全、价廉的医疗器械,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疗器械。

3.5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

医疗废物由专门机构管理,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分类管理,减少流

通污染环节。

总之责防护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在工作中要坚持预防为主,安全操作和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在保证护理工作有效进行的同时,一定要有较强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预防职业接触感染知识,减少自身伤害和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凤侠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管理《护理园地》1671-5535(2016)

04-0080-01

2房丽、段慧香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探讨《中国误诊学杂志》10096647(2010)35-8605-01

3余晓庆临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与对策《科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