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市富镇学区韩屯小学 河北省沧州市 062157
摘要:随着小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而打造高效课堂是当前小学学科教学的目标。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核心学科,它不仅是学生未来数学学习的基础,也对以后其他学科特别是自然科学学科的学习影响巨大,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要充分重视,并且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来优化数学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初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抓好导入就能够迅速抓住学生心理,使学生迅速地投入学习中;课末的小结是一节课的收尾,有着梳理、整合、提升的功能。所以,抓好这两个环节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初导入与课末小结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初导入;课末小结;策略
引言
布鲁纳指出,主体获得知识的表现为主动过程,作为学习者而言,其不应当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应当成为知识获取过程当中的主动参与者。换句话说,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和保障,以此来让教学活动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使学生在教师的悉心指点之下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进而在这一过程之中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自我探究能力。
一、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伴随学生一生的健康发展,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很难长久坚持下去。只有将学生带到一个轻松、愉悦、和谐、欢快的课堂氛围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开阔学生眼界,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故此,加强课初导入与课末小结念就被孕育而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自由放松、无拘无束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被激发,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求知欲。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自主学习能力差
不过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求其仅凭自身的认识从而达成前述要求是不切实际的。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仅仅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视为为了提高卷面分数而不得不为之的过程,并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也没有掌握良好的自主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在教学当中过于倚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也会导致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依赖感。前此种种,最终导致小学生欠缺足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预设课后作业的方法单一
教师在预设课后作业时,主要为三个步骤:布置作业——学生写作业——教师评改,而这三个步骤的具体实施方法又较为传统和单一,缺乏新颖的突破,如建立合作评价、运用微课点评、网络布置作业、在线辅导等,导致学生做作业的任务性较重,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渴求,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做作业,不利于学生数学的思维的培养及知识系统的构建,使得学生不能充分挖掘作业中渗透的数学奥妙,导致数学作业只起到了锻炼学生解题技能的作用,而没有帮助学生树立解题思维;同时,小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方法的单一可能会拉大学困生其他学生的差距,影响到学生整体的学习氛围。
三、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初导入与课末小结的建议
(一)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导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的课堂导入以语言表述为主,这种导入方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创新是改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信息技术作为当前最成熟的教学辅助技术,将其应用到数学课堂导入中,能够让学生以具体、直观的方式去完成导入内容,并借助信息技术多元化模式来发现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予以展示,让学生可以直观地完成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观察,并通过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对比,产生对立体图形的认知,避免出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混淆的情况。例如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圆柱的侧面积”教学内容,在教师进行导入活动的过程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隐藏功能,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直观图形,复习圆的调整、圆柱组成等学习内容来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给以后的学习和知识迁移打下坚实基础。比如,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链接功能,通过观看视频内容,让学生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体验问题情境,在有关问题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解,提高学生对新知探究的积极性。
(二)布置生活训练,培养应用能力
课后作业是教师考查学生对课堂知识学习水平的关键环节,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意义重大。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课后作业多以书面的习题解答训练为主,这种作业模式过于单一,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将书面作业转变成生活化训练很有必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知识内容的分析,将其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然后通过布置训练任务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完成训练任务。例如,在教学“正比例与反比例”时,我就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进行“大树有多高”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可以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生活问题。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发展需求来看,生活化课后训练,可以让学生去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并获得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这对于数学的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由此实现。
(三)良好的预习习惯是课前导读的基础
课前导读指教师对即将教授的内容进行简明扼要地介绍,告诉学生本节课的授课重点、知识难点及联系要点。教师介绍这些内容之前,需要学生对课本进行充分的预习,通过预习初步了解学习内容,思考其中的疑难问题,从而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这样做还能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事实、基本概念,留出更多时间进行自主探究与拓展练习。课前预习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想,或者对课本上出现的知识要点进行死记硬背,而是需要教师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指导学生尽可能了解该堂课的重难点,对自己感到疑惑的地方进行标记。这样的课前预习,能为教师的课前导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总结归纳式小结
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最多的,其基本流程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对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梳理。但是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学生应用久了之后容易产生枯燥感,效果会打折扣,需要适时进行调整。
(五)前后联系式小结
此种方法是根据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引导学生树立数学知识的整体性意识,通过对前面已经学习知识的联系,使学生清楚本节课知识的价值和地位,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
结束语
总之,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完善整个教学流程,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做好准备。而课初的导入与课末的小结是每一节小学数学课都要推进的环节,虽然时间段不同,但是在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谋划,好充分准备,为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渝.谈小学数学课的导入和课末的小结[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出版者不详],2019:258.
[2]何芳芳.谈小学数学课的导入和课末的小结[C]//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出版者不详],2019:176.
[3]胡晓兰.简谈小学数学课的导入和课末的小结[J].新智慧,2018(29):74.
[4]苏云.小学数学课始导入和课末小结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07):27.
[5]孙宏宇.小学数学课的导入和课末的小结[J].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2018(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