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上盘镇中心校 浙江临海 317015
摘 要:对于数学教学来说,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练习,能使学生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并使技能转化为技巧,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然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数学练习并未发挥它应有的功能,而是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乃至抑制学生思维发展的“祸首”。本文从落实基本练习、设计变式练习、利用错误资源等方面来谈谈课堂练习的优化处理。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练习 优化 提高效率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活动形式。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因此优化练习设计是优化课堂的重要环节。“练习”这一教学环节可以设置在新授过程之中,成为及时练习;也可以单独放置在最后成为专项练习,但是不管顺序的前后,练习的设计是关键。好的练习设计可以较好的巩固新知,好的练习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好的练习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练习设计可以减轻教师课后补差的劳累,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互惠互利的。《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对新的要求,数学老师已经尝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重视课堂教学的优化处理。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数学练习教学还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练习教学缺少设计或根本就没有教学设计,出现练习课变成习题课、作业课,对书上的练习题仅是做完了事,使练习走过场,基本上是教师统治课堂,一题一题地练习交流,不注意让儿童主动地参与,积极地思考,练习形式也是单一呆板。因此,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练习,能使学生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并使技能转化为技巧,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那么如何优化处理课堂练习,提高课堂效率呢?本人就自己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落实基本练习 ,让学生精于计算
基本练习,即新授之后的当堂训练。这将是一次由理性的认识上升到实践活动的飞跃,是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环。通过及时练习,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巩固新知识,并逐渐形成一定的技能。同时,在训练中出现的漏洞、弱点也于当堂暴露出来。这样一来,就有利于我们及时地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减少失误,提高课堂效果。譬如计算题,学生是否掌握了计算方法;数学广角,学生是否掌握了规律;解决问题,学生是否理解了数量关系等等。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首先我们必须保证学生会运用各种方法正确计算出他们的面积。如《两位数乘两位数》,学生能运用正确的方法,熟练地计算出乘法的结果。
让学生精于计算,当然不仅仅是精于计算题,小学生最大的问题是粗心, 很多学生虽然很聪明, 但经常解错题。我们不能总是批评、指责孩子, 也不能把责任推给家长, 应该利用课堂练习进行纠正, 培养学生的细心和审题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审题不清,怎能正确地解答呢?
二、设计变式练习 ,让学生勤于思考
为了更好地掌握基本练习,教师要设计一些变式练习来加以提升,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当然要树立"练为手段,思为核心"的练习观念。练习要讲究精练 、巧练,即选题要精当,具典型性,以一当十,以少胜多;解题要巧妙,纵横联想,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切要从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人思维能力提高的目标去进行练习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数学课上一般有四种练习方式:口答、板演、笔头、操作,但这四种练习在设计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多种练习形式,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例如,讲过乘法分配律,除了像课本中的练习题,给出两个数相加再乘以一个数,要求学生应用运算定律写出与它相等的式子以外,还可以给出一些等式,其中有的不符合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判断那个是错误的;或者用3种图形代替具体的数,写成两个式子,如(○+△)×□ 和○×□+□×△,让学生判断它们是不是相等,并说明根据。这些练习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
1.对比练习
有许多数学题叙述、结构、形式相似,实质却不同。学生初学时,往往对概念掌握不清而发生混淆。因此,应设计一些对比练习,加深对知识的辨别、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2.逆向练习
对于数学中多与少、大与小、增加与减少等概念,教学时不仅让学生进行正向思维,而且还要帮助学生进行逆向思维,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求“红花有5朵,黄花有3朵,红花比黄花多几朵?”的同时,还让学生求“黄花比红花少几朵?” 如,教学“接近整百整千数的加减速算法”时,学生对于把某一个加数(或减数)看作整百、整千数后,为什么还要加上或减去一个数不甚理解。为突破这一难点,可设计如下填空练习,以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即在加法中多加的数要减去.少加的数要加上;在减法中,多减的数要加上,少减的数要减去。
(1)376+198=376+200一 □
(2)1295+602=1295+600+ □
(3)1375—397=1375—400○□
(4)854—501=854-□○□
3.扩散练习
数学知识之间有其内在联系,揭示这一规律,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增强思维的扩散性。例:六年级正反比例应用题“某工程队10天修路5000千米,照这样计算,问5天可修多少千米?”用比例法解的同时,还可以用方程法、倍比法、归一法等。
4.递进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以新带旧、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练习,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性。例:(l)小明三天看完一本小说,第一天看20页,第二天看30页,第三天看50页,这本小说一共有多少页?(2)小明三天看完一本小说,第一天看20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10页,第三天比第二天多看20页,这本小说一共有多少页?(3)小明三天看完一本小说,第一天看20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10页,第三天看的是前两天看的和,这本小说一共有多少页?这组练习,从简单应用题递进到复合应用题,使学生清楚看出应用题变化的来龙去脉,以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5.综合练习
在一个单元或几个单元教学结束时,老师要及时设计综合练习题,让学生沟通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增强解题能力。例如,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要综合运用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来综合练习整、小、分四则运算的法则。
三、利用错误练习 ,让学生乐于检查
错误练习意味着学生某方面知识有缺陷或学习习惯不端正,我们要让学生及时更正错误以弥补知识缺陷或纠正思维错误。"吃一堑,长一智",每纠正一处错误就能使个体在认知能力上提高一步,学习征程中前进一步。为此,我们应特别重视解题错误的更正,让学生做到有错必纠 、每错必纠,无论是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甚至测验 、考试,都要做到有错必纠,绝不把纠错当作对老师检查的应付,而要做为自己提高学习质量的自觉要求。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也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判断正误,乐于检查的习惯和能力。
1.订正作业。作业或者试卷改完发下去后,我要求学生每次拿到作业时,首先查看自己是否有错题,如有错题马上找出错的原因,然后再订正,当天到老师这里当面批改。批改的时候,我就会针对他的错误,让他说说错因,讲讲解题思路。让那些还不理解课堂内容的学生,再有一次面对老师释疑解难的机会,从而也有效的避免了学生养成抄袭作业、抄袭订正、不懂装懂、滥竽充数的不良习惯,逐步养成独立完成作业,有错认真反思的习惯。
2.同桌互批。课堂中,学生独立练习完了之后,让学生同桌互批,如果同桌有错,就请你当小老师给他讲解讲解算理。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久而久之,在教室里必将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平台,成为学生互相学习的天堂。有调查发现,学生在发生学习困难时,同伴指导远比教师指导有效得多,教师只要当好一个舆论导向,或者碰到真正难题时,充当一个评委就可以了。
3.大众评委。几乎每节数学课,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学生上台来板演,这不正是一个好的教育资源吗?让每个学生了解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状况,顺便来当个大众评委,为板演的同学提提意见,出谋划策。同学们非常喜欢这样的形式,因为在他们心里,当评委好象当专家似的,心里那个美啊。我也乐在其中,就让你当专家。嘿嘿,当专家得有料吧,上课不听的肯定不行。当专家得不犯同样的错误吧,这不是我所希望的吗?当评委要能说会道啊,就让你练练嘴吧。当评位总要以鼓励为主吧,那扮演的选手才能虚心接受啊。
通过这些形式的常时间练习,让原来纯粹教师指导的形式,转变成一种学生自发组织的、自然存在于课外每一分钟的闲暇式渗透教学。在同学们课上课下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中,使同学们以后做题时更细心,错题率更低,更好的培养的学生的语言表达等能力,也使学生们变得更懂得欣赏人、鼓励人、理解人。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引导、鼓励等手段,让学生在此中体会到习惯的作用,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那么学生也将成为一个乐学、向上的个体。我们的目的不就是这样吗?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之,有效的课堂练习,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优化处理练习,提高练习效率,是我们长期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凯荣,谈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策略。小学教学参考[J],2007(8)
2.刘建平,李小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教学与管理[J],2002
3.李逸萱,沈根法,诸葛进宽等,温州市鹿城区民工子弟学校教育教学情况调查报告。浙江教育科学[J]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