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7
/ 2

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的探讨

赵翊程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沈阳 110101)

摘要: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工作的重要使用工具,计算机基础教学也就成为了高等学校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这也对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计算机技术在不断普及,但是学生之间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一些院校也没有进入彻底的教学改革,致使一些问题出现阻碍了计算机基础教学进程。本文将以计算机教学在高等院校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问题谈下具体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引言:进入新时代,计算机成为了新世纪人才必须掌握的技能,因此,我国高等学校普遍会开设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实力,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无论在哪个领域发展,学生都需要具备计算机技能,但是目前教学中,存在教学形式与学生实际需求不相符的情况,使得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急需进行教学改革,解决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目前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计算机学习意识薄弱

计算机已经广泛普及在大众的办公和生活中,但是学生之间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学生面对相对复杂的图标、流程等就无所适从,但这也是需要掌握的技能。虽然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十分重要,但是仍有一些学生没有意识到计算机技能的重要性,对计算机学习不够热情、积极,严重降低了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效率,因此,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也是教师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1. 教学不够细致,缺乏针对性

  2. 虽然高校都存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但是往往以公共课的形式开展,教学宽泛而笼统,缺乏针对性。计算机基础所有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但是学生的个体能力中差异比较明显,例如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些学生基础较弱,但是教学内容却一致,致使一些学生学习困难,也将学习的目标转为了考级、考证等,忽略了计算机的实用性,进行盲目的重复操作,并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技能[1]

  3. 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4.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方面,一些院校还有待完善。如果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的管理层没有正确的认识计算机学科的重要性,认为计算机基础能力只是其他学科的辅助手段,就会出现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例如课程设置存在偏颇,基础性课程安排较少,在进行课程优化时,也会把计算机基础课程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使计算机教学与社会发展需要脱节,不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

(四)考核形式比较单一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安排比较少,且大多是教考分离、总体考核的情况,考试成绩占比较大,对于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关注较少,导致考试不能真正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2]。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忘记较快,甚至一些复杂的技能还没有学会。根据这些问题,高校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计算机基础学习情况做出全面的评价,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1. 提高高校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措施分析

  1. 多元化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2.   计算机应用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要求较高,但是知识点比较繁多复杂,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倦心理,对计算机学习失去兴趣,因此需要教师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兴趣。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实际生活的例子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在探究下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其次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主动的利用网络了解更多计算机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第三,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改变学生对计算机的忽视态度,其他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计算机操作技术已经成为了其他专业性学科发展的重要辅助手段,学生要重视计算机操作能力,积极的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技能,以促进自身综合发展。教师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目标的达成,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精细化教学,因材施教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是一件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事,但这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目标,教师要树立学生的正确心态,客观的面对计算机等级证书,并以不断提高自身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为追求,将计算机操作看成重要的工具和技能[3]。面对因为学生差距,计算机公共课程基础教学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展开因材施教。对于那些理论知识比较扎实,操作能力也比较强的学生,如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调高难度,进一步提升学生能力。对于其他计算机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要适当降低难度,在保障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进行能力提高,因材施教的进行教育,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满足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

  1. 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2.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以便顺应社会发展,所以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要把握社会发展新形势,从培养综合性人才出发,优化高校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将社会需求与时代需要充分的融合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来,并结合各学科特点,让学生掌握新技术和新知识,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切实用到所学的计算机技术。要对不同的专业进行不同的课程规划,对于在一定时间内计算机应用比较稳定的专业,例如文学专业、历史专业、语言专业等,其计算机应用大多是文字处理类,那么在教这些学生时,教师就可以侧重文档处理方面的教学;对于另一些计算机应用更新变化比较快的学科,如一些理科类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具有难度和探究性的知识。

  3. 采用多元化考核

  考核可以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情况,片面的、单一的考核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总体发展,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多样化的考核。首先是理论部分考核,可以使用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开卷考试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查找资料,让其进一步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闭卷考试可以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加深印象,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其次是实践部分,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可以在后续的发展中独立、熟练的操作计算机[4]。多给学生上机练习的条件,在学生操作时,教师要积极上前检查学生的操作情况,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系统性的了解,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积极的加以引导,在学生学完一部分计算机操作后,实行阶段性考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为后续教学进度提供依据。

在学期知识全部学完后,进行总体性的考核,采用系统软件评分,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成绩要由平时成绩与最终期末考核成绩组合而成,这样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学习程度,掌握学生运用理论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平时成绩由上机操作、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测验成绩等因素综合组成。在教学期间,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参加等级考试,证明自己的计算机能力,不断实现自我发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当前时代数字信息技术大力发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成为高等学校必须具备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顺应社会发展必要的能力。所以面对目前的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必须充分重视,进行教学优化改革,针对性的解决存在的难题,为社会发展输送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遒,吴长青,郑天翔. “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J]. 计算机学报,2017(1):66-68.

[2]欧东兰. 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 科技风,2021(4):29-30.

[3]赵金库.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J]. 科学与财富,2020(3):278.

[4]曹红.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0(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