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东野圭吾作品在中国受欢迎的原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6
/ 2

浅析东野圭吾作品在中国受欢迎的原因

袁凌

安徽外国语学院 东语学院 安徽 合肥

【摘要】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四次入围并一次获得日本小说大奖直木奖。自从引入中国后,也备受中国青年人的欢迎和喜爱,其作品连续上榜畅销小说榜,可以说他是最受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日本推理作家。近年来像《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铺》等作品多次被日本、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翻拍成畅销影视作品。东野圭吾作品长时间地受到大众读者的青睐,这主要得益于其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剖析等。

【关键词】东野圭吾;人物形象;社会问题

东野圭吾是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1985年凭借推理小说《放学后》捧得日本第三十一届“江户川乱步奖”,此后开始专职著书。东野圭吾是一位高产作家,迄今为止已出版了近八十部作品,其代表作有《幻夜》《秘密》《放学后》《单恋》《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信》等。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入中国。

一、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

纵观其推理小说,我们可以发现故事中的主人公大不相同。《放学后》是东野圭吾早期的成名作,其中的主人公前岛没有明确目标认为教师和学生是不同的物种,他无法理解其他教师对学生的管教,也厌烦同事的话中有话,他面对女学生阳子的求助置之不理,对待沉浸在怀孕欣喜中的妻子裕美子冷言以待。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前岛的行为、心理和对待他人的态度,刻画了一个自我、自私又现实的形象。

而《恶意》中主人公野野口修是创作儿童文学的小说家。“好友”日高邦彦在生活上和工作上都帮助过他,他却因其在文学的成就而嫉妒得发狂心理扭曲甚至杀害了日高。“就是看他不爽”的杀人动机将“人性”中深沉的恨意展露无疑,让人不寒而栗。刻画了一个懦弱不堪却拥有极强的自尊心的人物形象。与之相对,该案中被害者日高邦彦是畅销小说家,他开朗、善良、富有正义感,“不管对谁,总是非常亲切。”《嫌疑人×的献身》中男主人公石神哲哉因家庭原因事业止步于一名默默无闻的高中数学教师。他可以为挚爱牺牲自己,同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也可以毫不怜惜地夺取他人的性命。与《放学后》相比,《恶意》《嫌疑人X的献身》中明显地感受到作者花了更大的篇框着墨于人物的心理描写上,同时塑造人物形象及情感方面都留有大量空白等待读者自己在与文本的交流中想余、不再追求一味地设置疑团与解答,转而关注人性的变化。

随着日本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自我意识明显提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东野圭吾紧贴社会现实,塑造了一批新时代的女性形象。他认为,“女性形象只有“恶女”与“圣女”之分。”具体来说,脱离传统的约束,外表美丽、事业成功、时髦的现代女性即为“恶女”,而传统的、具有母性的、温柔的女性即为“圣女”。《白夜行》中的美穗是典型的“恶女”形象,她否认了自己作为女性的特点,一方面她利用女性的魅力迷惑男性,将他们奴役驱使到崩溃边缘,另一方面她将婚姻视为武器,表现出毫不逊色于男性的贪婪和野心。和美穗一样,《幻夜》中的美冬同样摆脱了女性的特征,“她如同一台毫无感情的机器,凭借着坚强的意志、

决绝的手段,在男权主导的日本社会中步步攀登。”与“恶女”相对,从《信》中妻子由实子的包容到《红手指》中母亲政惠的忍耐,再到《圣女的救赎》中三田绫音女的救济,东野笔下的每一个女性角色都被赋予了传统的光辉,“圣女”之 “圣”源于她继承了传统女性的美德。

二、社会问题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

在东野圭吾的作品里,不仅有着纯粹的案件推理过程,还带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剖析。譬如在《嫌疑人X的献身》中,就曾侧面体现过日本教育界的腐朽状态。石神哲哉是书中被誉为“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但就是这样的天才,在毕业后却不能留在数学研究的一线领域,而是成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天才被埋没,理由有很多。作者虽然没有对此原因进行直接的描写刻画,但从故事背景的描写以及人物的发展历程上侧面向读者展现了教育界现实的腐朽与不堪。

东野圭吾写作特点,就是紧抓时代热点,思考当代人的共同问题。比如他在小说中曾描写了被称为“核电候鸟”的核电厂工人的故事,这些人收入微薄,从事危险性极高的核电厂维护工作,却得不到尊重和关注。他意图通过小说,表达一种观念:日本经济的繁荣,科技的飞跃,要归功于这些被社会遗忘的人们。核电厂工人们暴露在辐射危险中,以他们的身体和生命做为代价,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光明,这种带有“牺牲”性质的情节,一直是东野圭吾小说中的主题,他的作品中类似的隐喻思考层出不穷。

还有《虚无的十字架》,里反复说到的台词,“要求杀人凶手自我惩戒,根本是虚无的十字架”。也就是说,把罪犯关进监狱是没有用的。同时这个小说还在讨论日本是否应该废除死刑这样的社会议题。同时也加入了年少无知的情侣,亲手杀死自己的意外怀孕的孩子这样的事。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都以推理小说这样独特的形式融合在了一起。在潜移默化间,就引导读者更加关注身处环境的问题。

三、读者的接受

东野圭吾的作品题材非常广泛,涉及到脑科学、医学、生物克隆技术、性别问题,教育体制、少年犯罪、犯罪亲属的生存问题等各种各样的方面。这些都是现代人非常感兴趣的领域,所以容易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再者,比如,《解忧杂货铺》中的静子面临着陪伴患癌症男朋友走完最后一程,还是继续训练参加奥运会的爱情与事业之间的抉择,克朗挣扎在去追逐虚无缥缈的梦想还是继承鱼店这种梦想与责任选择的困惑,武腾晴美在牺牲自己换取亲人衣食无忧之间的徘徊。可以说这些正是当代年轻人或年轻的读者们所或多或少面临的困境。在文章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更加加深了读者的代入感与作品的接受力。

四、与影视作品的互动

文学作品主要通过文字来表达人类的情感与思想,但阅读文学作品时需要对抽象的语言符合进行解码,这就决定了文学作品的受众只能是拥有一定知识储备和文学素养的部分小众群体。相比之下,影视剧运用图像、声音等要素将几十万字的小说内容转换成动态的视觉画面,不但减少了阅读过程中的解码,而且更直接地作用于人类的视觉,给人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从而降低了文学接受的门槛,形成更广阔的传播范围。当下,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越来越多。相对于文学作品,影视剧的接受门槛比较低。看电影,作为一种主流的休闲方式,可以帮助观众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内,熟悉整个文学作品。有些观众在喜欢影片的基础上,渴望了解更多影片未表达出来的深层次内容,就会寻找原著来看。反之,如果一部文学作品能够吸引众多的读者,那么读者在阅读完之后势必会去影院观看同名影视改编作。这种相互促进,使得东野圭吾作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与此同时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东野圭吾的小说作品,在日本影视化的成果数量众多,电视剧和电影都有,大多都是尊重原著,仅进行很少的改动。在中国、韩国、法国等的改编则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有的大改,对原著进行主题和情节上的较大变动,而有的则采取了中立的方法,即只做了迎合本国的社会和文化的改动。这是跨国文学作品都要面临的问题,即本土化问题。如何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处理,让观众更贴近情节,也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樊云;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的特色分析[J];知识窗(教师版);2018年07期

2.蒋晓兰;浅谈推理小说的特点与写作[J];散文百家;2018年11期

3.寒云;推理小说:如何吊起亿万人的胃口[J];新作文(初中版);2018年11期

4.林欢;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的社会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5.龚彩玲;找回内心——读《解忧杂货店》有感[J];少男少女;2016年14期

6.韩雪;《红手指》:人性的救赎[J];法律与生活;2016年22期


作者简介:袁凌 1983.3.31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安徽 学历:本科 职称:讲师 毕业院校:大连外国语大学 毕业专业:日语 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项目编号:Awky2019016 项目来源:校级科研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东野圭吾作品的治愈性

项目编号:2018jxtd088 项目来源:安徽省教育厅高水平教育团 项目名称:日语专业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