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第三中学 322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信息传递途径的丰富,当下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大量信息涌入人们的视野,想要快速获取有价值的知识,辨别其真假优劣,就需要具备卓越的思想和思维习惯。而理性思维就是优秀的思维习惯,也是生物核心素养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系统化的培养获得。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理性思维;培养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学生具备良好的理性思维,能够运用生物学事实和相关证据,自行完成对知识的归纳、概括、推理等,还能够对生命现象与规律有深刻的认知。但理性思维的培养无法一蹴而就,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设置相应的情境,将有价值的知识点提炼出来,以便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
一、问题引导,培养演绎与推理能力
在学习生物知识时,演绎与推理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一种常见的逻辑思维方式,需要先获得科学知识和经验,也就是需要对知识进行逐步的推导,再得出具体结论。这一能力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较高,也会理性思维形成的基础,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这一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先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进行启发和引导,促进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这样学生才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从而完成思维的探索[1]。举例来说,在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一课时,学生会接触到“孟德尔定律”相关知识点,为了让学生明白这部分内容,传统课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探究生物基因的自由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广泛应用的“假说演绎法”,而这就是演绎与推理的经典代表。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教师应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展示紫茉莉枝条的颜色遗传,并提问:“这一现象是否遵循了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系列性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索更多的知识,进而完成对演绎与推理能力的发展。
二、思维导图,培养归纳与概括能力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合理的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整体,有助于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尤其是在复习课堂中,坚持合理使用更是能取得明显的效果。这一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增强对知识的归纳和概括能力,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加强对生物知识整体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把握,进而推动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2]。举例来说,在学习《细胞的生命历程》一课后,部分学生对其中零碎知识点掌握的并不好,甚至存在一些盲点,教师可以设计一堂复习课,课堂中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其对本课中知识点的逻辑关系进行再回顾,接着,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按照自己的逻辑思维,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制成初步的思维导图。课堂中教师要认真讲解,并对初步的思维导图进行完善,从而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加强对知识点的整体掌握。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中自行构建并完善思维导图,还能对自己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二次学习,并通过梳理知识点优化思维方式,推动理性思维的形成。
三、模型建构,培养模型与建模能力
建模思想不仅可以应用在数学教学中,也可以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有着较大的好处。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形象化,也可以利用数学公式、曲线表格等来研究生物知识,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生命运动及变化规律。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生物知识点适用的模型类型也完全不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模型,从而锻炼其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这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举例来说,在学习《染色体与遗传》一课时,教师在讲解染色体相关知识时,就可以运用建模思想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教材中以图片的形式给出了染色体的结构模型,学生通过观察可以认识到每个染色体上都有一个缢缩的着丝粒部位,它将一条染色体分为两个臂,也就是长臂和短臂。但仅凭图片学生对其结构了解不够深刻,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易模型。教师可以准备核桃、彩纸、铁丝等材料,并将学生分为多个探究小组进行制作。学生会利用核桃来代表蛋白质,并用纸条来代表DNA,纸条上不同的颜色来代表不同的基因,将两条纸条卷成螺旋形,代表DNA链状的双螺旋结构。再将其缠绕在核桃上,简单的组成染色体。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的思维实现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
结束语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师,在课堂中一方面要向学生传递教材中的知识,另一方面则要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本能,培养其理性思维能力。但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仍是一个难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问题引导、思维导图、模型构建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结合具体的案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自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策略探究[J].广西教育,2020(46):151-152.
[2]葛博.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8):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