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措施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对照分析法,统计资料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5月,对象为我院神经外科患者;在所有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重症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为25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比较患者SAS与SDS量表分值。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2例,对照组8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与SDS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血压和心率指标,相关护理方式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心理干预;重症患者
神经外科主要收治中枢神经疾病患者,患病范围包括脑组织、脊柱和脊髓,病情较为严重,情况发展变快,患者内心与身体负担较重[1]。为降低患者心理压力,巩固和提高预后效果,对患者开展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要。本文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统计对象,统计了心理干预效果,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表 1 两组一般资料详情表
组别 | 性别 | 年龄(岁) | 疾病类型 | 平均病程(月) | ||||
男 | 女 | 颅内肿瘤 | 脑部损伤 | 血管疾病 | 神经病变 | |||
对照组(n=25) | 19 | 6 | 59.63±1.28 | 8 | 4 | 3 | 10 | 5.31±1.22 |
观察组(n=25) | 20 | 5 | 59.32±1.38 | 8 | 5 | 4 | 8 | 5.48±1.39 |
或t | 0.116 | 0.823 | 0 | 0 | 0 | 0.347 | 0.459 | |
P | 0.733 | 0.414 | 1 | 1 | 1 | 0.555 | 0.647 |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增加巡视力度,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护;对患者进行身体护理,预防压疮和切口感染。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中增加了心理干预方法,如下:
(1)心理问题评估。护理人员了解患者职业、性格、生活习惯,分析患者心理状况。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描述,并增加沟通交流,倾听患者主诉。
(2)心理疏导与非言语沟通。心理问题评估后,对观察组患者开展了心理疏导,结合患者教育背景和心理耐受度,为患者制定心理康复计划,并指导患者完成各项心理测试任务。通过表情、动作和眼神进行非语言沟通,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患者构建疾病治疗信心。
(3)获取心理健康状况,通过SAS与SDS自评量表获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对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进行分析,同时提供针对性护理方案。护理结束后,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生命指标进行统计,观察患者心率和血压指标的变化。对心理干预方案进行总结,明确相关护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并调整护理方案,以增加护理工作有效性[2]。
1.3观察指标
观察高热、感染、出血并发症;统计患者住院期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20.0统计数据,计数资料[n(%)],X2验证;计量资料( ±s),t检验,P<0.05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指标对比
观察组术后高热、感染与出血例数减少,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 例数 | 高热 | 感染 | 出血 | 发生率 |
观察组 | 25 | 1 | 1 | 0 | 8.00% |
对照组 | 25 | 3 | 3 | 2 | 32.00% |
X2 | - | - | - | - | 4.500 |
P | - | - | - | - | 0.034 |
2.2患者心理状况指标比较
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与SDS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患者心理状况指标对比(分,±s)
组别 | 例数 | SAS | SDS |
观察组 | 25 | 42.42±5.82 | 40.25±4.23 |
对照组 | 25 | 50.38±5.26 | 47.41±6.74 |
t | - | 5.073 | 4.499 |
P | - | 0.001 | 0.001 |
3讨论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较为紧急,部分患者需要接受ICU观察,并施加优质护理。心理干预是神经外科优质护理计划的一部分,通过心理调节,能够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并增加临床护理配合度,使得治疗信心增加。临床护理经验表明,心理干预方案降低了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这一点在观察组护理中得到体现[3]。经过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与SDS量表分值均降低,患者心理状况趋向良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评分为(42.42±5.82)分;抑郁评分为(40.25±6.74)分,患者不良心理得到一定纠正。在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负性心理进行了评估,并通过开展心理疏导和非语言沟通的方式,提高了干预效果。
神经外科患者心理压力较大,相关问题倘若得不到及时纠正,会增加疾病治疗难度,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对其进行了心理干预。在心理护理方案的制定中,护理人员应全面考虑患者临床资料,并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沟通能力。例如,在对观察组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重视言语、行为和态度的调整,使用亲切的称呼,增加了患者信任度与安全感,为疾病治疗与后期护理计划的开展奠定基础[4]。
在整个护理阶段,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了咨询服务,并提供了个性化护理方案,使得护理专业性与可靠性获得明显提升。期间,针对患者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鼓励患者转变心态,采用科学方法战胜疾病[5]。此外,积极引导患者宣泄不良情绪,以心理健康讲座的方式,为患者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饮食习惯,保持心态平和。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能够促进疾病康复进程,降低不良事件风险。
综上所述,推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接受心理干预护理,通过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纠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心理护理计划,以提高满意度,降低不良症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小强,冯晓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循证护理干预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016(023):3488-3490.
[2]林琪,曾莉,任君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家属真实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02):145-150.
[3]李慧琴,李毛毛,姚洁.综合护理措施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及耐受性分析[J].贵州医药,2019,043(012):1983-1984.
[4]付琳.脑膜瘤术后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以及对患者术后负情绪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040(012):P.150-154.
[5]唐秀琼.团体心理干预联合抗抑郁药物和功能锻炼对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9,040(011):111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