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 福建省泉州市 362700
摘要:寄宿制学校是一种存在相当普遍的办学形式,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相较于常规学校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作为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想用的班级管理策略,以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本文从实践出发,给出了几点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寄宿制;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寄宿制学校是一种办学模式,它既能解决学生的吃饭与住宿问题,也能解决学生因距离远而求学难的问题。因此,寄宿制学校是解决落后地区、农村地区子女求学的一种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寄宿制学校对提升落后地区、农村地区子女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寄宿制学校的封闭性给学生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难题。目前,寄宿制学校普遍实行的“看管”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有助于提升学生管理的效率,但也束缚了学生创新性、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与时代所需求的人才质量是格格不入的。因此,研究探讨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适应新形势有着重要意义。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寄宿制初中班主任在对学生管理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在学生身上的具体实践,它不仅是一种工作的原则与方法问题,更重要的它是一种“育人”的理念。因此,寄宿制初中班主任要改变过去那种“人本位”和“校本位”倒置的做法,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在实践中自觉践行“人本管理”教育理念。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成长在优越的家庭环境和信息丰富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但缺乏正确的判断力,易产生叛逆情绪。学生管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把学生看作是发展的、独特的、独立的人来进行管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教育、管理学生。学校应鼓励教师学习和运用“人本”管理方法,为教师选取发放合适的“人本”管理参考资料,让教师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在学校公众号或公共平台开设管理事例专栏,让教师结合自身教育实践分享“人本”管理事例,在经验分享中切实感受到“人本”管理理念在实际中的运用,达到共同提高;适当设置奖励项目,在优秀教师等奖项外设置践行“人本”管理标兵奖。
二、补充完善学生的课余活动
课余活动是寄宿制学校丰富学生生活的重要途径,亦是培养学生差异化、个性化、提升综合素质的渠道。补充完善学生课余活动,首先要对课余活动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整体规划,确保学生在学校的掌控范围内有专业场地进行活动。其次,尽量保证课余活动的专业性与丰富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第三,建立课余活动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将各种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做好风险评估、应急预案以及安全演练;强化学生日常安全意识,利用统一时间进行集体安全教育。第四,要为学生课余活动提供资源保障。学生进行课余活动时,学校的实验室、舞蹈室、图书馆、计算机教室、体育馆以及相关器材等物质资源,均应向学生开放、并配有专人进行现场指导。最后,建立课余活动反馈机制,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及通讯应用软件,对学生活动进行逐次记录,将学生的表现进行定性分析,以发现其中的不足,并根据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三、引导与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学生自主管理理论,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在教师积极引导下自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确立自我发展目标、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学生自主管理,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过程,是一个社会实践过程,也是学校励志教育的一种体现。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学生会、班委会等学生自治组织来开展各种活动。目前,寄宿初中基本都有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欠缺的就是落实还不到位。因此,学生自主管理改进的方向主要是在落实上下功夫。
比如,充分发挥班委自主管理功能。学生在班委会领导下,通过分设学习小组,将学习、劳动、生活等不同方面的任务下放给小组,同一组内,由不同成员担任不同管理内容的组长,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一项管理任务,规避组长唯一制的弊端。坚持以“按需设岗”的原则,让大家参与到班级管理中,避免无意义岗位设置。此外,在权利下放的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自主管理评价激励体系。通过对学生自主管理活动的激励评价来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管理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给予有效的指导,以提升学生自主管理的效果。在评价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以外,还要对学生量化考核,要将两者评价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总而言之,改革与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寄宿制初中班主任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必由之路。只要寄宿制初中班主任认识形势变化,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必定会给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陆春霞.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4.
[2]姚姿如.丰富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8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