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体外检测结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体外检测结果探讨

杨霞

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 (山东省 济南市 )250001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体外检测结果的意义与价值。方法:按研究标注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内收治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共180例,按照过敏原体外检测结果完成分组,分别为荨麻疹组(71例)、皮炎湿疹组(109例);对两组患者过敏原体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对比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同时讨论过敏原的分布特性情况。结果:过敏源体外检测方法中,皮炎湿疹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荨麻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换的过敏原种类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开展过敏原体外检测能够有效的分析患者疾病种类,确定主要的过敏源种类,通过常见过敏原的明显特性,进行有效的体外检测,提高过敏原体外阳性检出率,对于临床治疗、患者日常生活预防疾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过敏原体外检测;阳性;过敏原种类分析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是指因为变态反应所导致的炎症、过敏性皮肤病,临床中关于该类疾病的致病机理分析为患者在吸入或者进食某种过敏原所导致出现的病理性超敏反应[1]。在实际生活中,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个体差异明显,过敏原各种各异,有效的帮助患者甄别过敏原、预防并及时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病症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过敏原体外检测对于该疾病的意义,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按研究标注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内收治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共180例,按照过敏原体外检测结果完成分组,分别为荨麻疹组(71例)、皮炎湿疹组(109例),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男女比例为37/34、59/50,年龄为(30.7±4.5)岁、(31.0±4.8)岁。患者经临床确诊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近一个月内没有服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类药物。患者知悉且同意研究开展。

    1. 方法

      1. 过敏原体外检测 实施血清学过敏原体外检测,根据受试物选择吸入或者食入的方式,在受试物进入人体过程中,应保证严格隔离外界污染以及辐射。常规过敏原选择方面,将过敏原分为吸入性与食入性,吸入性常见包括:尾气、香烟、煤气、粉尘、螨虫、冷空气、香料、皮屑;食入性常见包括:海鲜、蛋黄、药物、抗氧化剂、组胺、使用添加剂等。

      2. 受试物吸入结果检测 应用免疫印迹法,选用过敏原检测系统,根据受试物的进入人体的时间,定为48h、72h,定量检测患者血清学表现,对比血清中的IgE抗体水平以及特异性IgE抗体水平,确定阳性率。

1.3 观察指标

(1)阳性率:患者在血清学指标的检测过程中,与正常水平相较出现一定指标水平变化,视为阳性检出。

(2)过敏原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阳性率

对比两组患者在过敏原阳性率,荨麻疹组阳性率要显著高于皮炎湿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荨麻疹组阳性率68例(95.8%),皮炎湿疹组阳性率91例(93.5%),(χ2=6.300P=0.012)。

2.2 过敏原分析

在过敏原体外检测结果分析中,可见两种类型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过敏原种类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临床可以通过过敏原体外检测结果有效的确定患者的皮肤病种类。两种疾病过敏原主要种类如下:(1)荨麻疹主要过敏源包括螨虫、霉菌、酵母、香料、蛋黄、海鲜、甜味剂、药草等。(2)皮炎湿疹患者过敏原包括螨虫、霉菌、海鲜、抗氧化剂、使用添加剂、谷物、蛋黄等。

  1. 讨论

变态反应皮肤病是由变态反应所导致的炎症皮肤病,而且皮肤会出现瘙痒,过敏等反应,常见的有荨麻疹、皮炎湿疹、药疹等,在日常未用药情况下,荨麻疹、皮炎湿疹是最常见的种类,两种皮肤病致病原因复杂且个体差异大[2]。通常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在治疗后,一旦再次接触到过敏原,又会出现相关症状,有效的甄别过敏原并避免接触是防止疾病出现的有效手段。过敏原体外检测是血清学检测中重要的检查方式,该方式对多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检出有着极高的阳性率,同时在检测过程中,能够准确的检出过敏原种类,帮助患者避免接触致敏物,以及帮助临床快速进行相应脱敏处理,对于预防和治疗缓解疾病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3]。本研究中,过敏源体外检测方法中,皮炎湿疹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荨麻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过敏原种类存在一定差异,但多以螨虫和霉菌所引发,对于常见的过敏原应进行有效的预防。

综上所述,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开展过敏原体外检测能够有效的分析患者疾病种类,确定主要的过敏源种类,通过常见过敏原的明显特性,进行有效的体外检测,提高过敏原体外阳性检出率,对于临床治疗、患者日常生活预防疾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慧芳, 李振守, 胡小芳. 河南省平顶山矿区33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皮肤斑贴试验结果分析[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9, 36(03):278-280.

  2. 赵星云, 张杰, 徐宁,等. 深圳地区256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 2019, 30(03):353-355.

  3. 张迪, 姜志辉, 刘春玲,等. 北京地区3061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过敏原检测分析[J]. 重庆医学, 2020, 49(003):435-438,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