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医疗综合大楼是大型综合性医院最为繁忙的场所,集齐门急诊、住院、急救中心、挂号收费、手术室、医技科室及其他医疗功能于一体,是一所医院的综合实力的体现。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不仅可以提升医院的应急能力,还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医疗综合大楼的运营效率。本文结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综合大楼初步设计工作,从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建筑造型设计、护理单元设计、出入口及流线设计及院区竖向设计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综合大楼在初步设计方案阶段的设计方案,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及参考。
关键词:医院建筑、初步设计方案、儿童综合大楼
1引言
城市人口基数的增加,特别是中西部人口向东部平原地区转移,造成城区人口的拥挤,医疗及教育问题是大型城市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现今城区范围内医疗紧缺问题突出,医疗资源远远无法满足当今城市人口的医疗需求,因此进一步改扩建已有的医疗资源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医疗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面临着众多挑战,规划设计、功能定位、学科发展、建设标准、设计水平等方面都需高质量发展,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不仅可以提升医院的应急能力,还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医院综合大楼的医疗效率。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位于南通市崇川区世纪大道399号,院区总用地面积68786平方米,新建儿童综合大楼位于院区南侧,总建筑面积65380平方米,其中地上51480平方米,地下13900平方米,设计新增床位500床。新建综合大楼集门急诊、住院、急救中心、挂号收费、儿童保健及康复中心、眼科中心、手术中心、药房、新生儿病房及标准护理单元等医疗功能于一身,极大了提高了本医院的医疗规模。新建儿童综合大楼地上二十一层,地下二层,主楼建筑高度88.0米,裙房建筑高度18.5米及27.3米(建筑高度为室外地坪计算至屋面面层),主楼屋顶女儿墙高度98.2米。
本文结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新建综合大楼初步设计工作,从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建筑造型设计、护理单元设计、出入口及流线设计及院区竖向设计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综合大楼在初步设计方案阶段的设计方案,可为当地类似项目的建设提供借鉴。
2初步设计方案探讨
2.1总平面布置
新建妇幼保健院儿童综合大楼位于老医院院内,因东侧河道限制,大楼建设场地较有限。为满足医院所需的功能布置于一栋医疗综合楼内,总平面方案采用集中式布局,门急诊、医技、住院形成流线最简短的布局,医疗资源共享。设计将儿童综合大楼设置于用地南侧,使建筑可以与原有医疗综合大楼及后勤楼形成一定序列关系,在原有医疗综合楼、后勤楼及儿童综合大楼间通过架空连廊相互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建筑外立面浑然一体。新建建筑沿院内道路布置,可尽量增大院内绿化公共空间,道路形成方格网交通模式,使人车流线合理,洁污分区明确,有利于减少和控制交叉感染;新建大楼下增加2层地下车库,可较好解决当前院区停车紧张的难题。考虑到医院将来的发展,在用地西南地块还预留了部分发展用地,新建妇幼保健院儿童综合大楼总平面图详见图1。
图1:新建妇幼保健院儿童综合大楼总平面图
2.2建筑造型设计
新建儿童综合大楼延续原综合大楼外圆内方的设计风格,主楼采用中心对称布局,与原大楼形成双塔楼形象,象征母子同心的建筑寓意,附楼与原综合大楼附楼相连,形成统一整体。医院建筑需要在满足设计使用功能后再追求美学的要求,即以“适用而后美”为基本原则,做到内外和谐统一。在本方案设计中,建筑形体的确定主要基于对原有医院的规划建筑特色、周边城市景观的分析及多方案的对比,综合考虑了院内环境的系统组成,同时根据对建筑物高度、宽度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平面形式和体型特点,通过模块化、秩序化的建筑形式,创造出稳重严谨的建筑形态与流动开阔的建筑空间,既烘托了主体建筑,又增加了医院的凝聚力。主楼高耸挺拔,与裙房形成高低错落的立面效果,构成气势磅礴的建筑群体,树立标志性建筑形象,以简洁、完整的形体表达复杂的医疗功能,从而体现医院高效、快捷的功能特色。
图2: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外立面图
2.3护理单元设计
护理单元采用医护区与病人区分开的局部复廊式设计,有效地改善了医护的工作环境。单元内共设置电梯九台,分设病人电梯、医护电梯、污物电梯,对住院、探视、医护、送餐、污物等流线进行合理的分流,合理解决了医院内人流较多且杂的问题,避免交叉感染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满足病区需求;为满足洁污分流、医患分流的使用要求,在东侧设置一台医用污梯,单独设置电梯厅。护士站位于护理单元中部,缩短了护理流线,即提高了护理效率,又可增加病区的有限使用面积。病房均布置于拥有良好的采光通风的南侧空间,根据患者需求分设三人间、二人间、单人间。病房均设有独立卫生间,配置综合医疗,内含医疗气体管道接口、电气插座、呼叫讯号按钮、床头灯等现代化设施,其中神经外科和心内科在病区内设置重症监护病房。
2.4出入口及流线设计
院区主入口设置于场地西侧,新建综合楼正对人行主入口,和原有大楼门急诊入口广场相互呼应,患者入院后根据需求选择入口,可迅速分散人流,新建综合楼西侧预留较大面积空地满足院区绿化要求,亦可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憩和交流的场所。分别将门诊入口、急诊入口及住院入口设置于新建综合楼西侧、南侧及北侧,三个入口分出了三条人流线路;人流通过门诊入口进入门诊大厅,通过分诊台分至各个科室,急诊入口直接连通急诊大厅,工作人员流线与外部人员流线分开,住院入口可以分离一部分前来探病的人流路线,可减少人员密集场所的相互接触。污物运至场地西南侧污物暂存点集中打包处理后,由污物出口运出医院,污物流线相对隐蔽,且和其他流线相对分离,做到洁污分流。通过以上口部设置,使出入口与分区相对应,各出入口与院内环路衔接,形成有序顺畅的路网系统。
地面停车位设置临近各入口及院区东侧预留用地布置,机动车就近停放或进入地下停车库,避免院内人车流线的交叉,形成车流在外、人流在内的用地流线特色,以减少院内人车流线的交叉干扰。
2.5院区竖向设计
院区竖向设计主要依据场地周边的道路标高、场地的现状地形及土方平衡、市政管网接口位置和标高等来进行设计。本工程根据老院区周边道路标高并结合院区场地现状,工程的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度4.1m。室内外出入口处高差为0.3m,各主要出入口利用建筑物和场地周边消防主车道之间的用地进行竖向标高的调整,以保证新建建筑与室外道路广场的自然衔接。
设计中结合场地确定道路标高,整个场地标高高于城市道路,使建筑有良好的视觉形象,同时为场地内雨水、污水排放提供了便利条件,场地通过结合地形确定设计标高,局部道路最大纵坡为7%,最小纵坡为0.5%,室外场地的连接方式采用斜坡式处理。
3结论
医院综合大楼是医院中人员最集中、病种最多、门急诊和管理任务最重的场所之一,是所有患者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医疗建筑的设计需结合医院场地限制调剂、建筑规模大小、使用功能及医疗工艺流程合理布局,不仅可以提升医院的应急能力,还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医院综合大楼的医疗效率。本文总平面布置、建筑造型设计、护理单元设计、出入口及流线设计及院区竖向设计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儿童医疗综合大楼的初步方案的设计过程,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及参考。
参考文献:
[1]丁华.以效率为核心的综合医院急诊科建筑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夏源吉.综合医院急诊中心设计策略[J].基层建设,2015(14).
[3]金鑫,梅雪.大型综合医院急诊科入口布局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5(8):716-718.
[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14.
[5]《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