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活动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交接安全管理中的运用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9
/ 3


品质管理活动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交接安全管理中的运用对策分析

邹娇

 贵州省肿瘤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目的:分析品质管理活动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交接安全管理中的运用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急危重症患者,例数20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20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到2016年2月5日,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急危重症患者)、对照组一组(100例急危重症患者),分别实施品质管理活动以及常规管理,将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危急重症患者氧气供应方式不正确发生率6.00%以及静脉通路输入不畅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危急重症患者转运成功率98.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急危重症患者住院时间(10.15±1.25)d、急救反应时间(25.45±10.25)min以及平均DNT时间(60.15±8.45)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质管理活动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交接安全管理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研究。

【关键词】:品质管理活动;急危重症;院内转运交接;安全管理;运用对策


重症监护室为临床多见科室,常收治危急重症患者,但由于较多未知因素的影响,易导致其在转运过程中发生较多不良事件,如氧气供应方式不正确以及静脉通路输入不畅等,对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造成严重影响。而在此期间,对其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十分重要[1]。常规管理为基础管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无针对性,使管理效果不佳。品质管理活动是借助质量控制方式,由现场人员自觉组成质量管理小组,在相互启发和自我启发原则下,使用全员参与方式,对工作现场进行管理和改善,为一种新型管理方式。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具有较大风险,该项环节操作不当易导致患者诊断和治疗受到影响,还容易导致意外事件发生。部分研究显示,院内转运易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转运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未转运患者的病死率[2]。转运过程不当不仅易产生法律纠纷、还容易影响医患关系。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院内转运、交接安全管理,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针对护理记录、交接不到位、导管护理不到位、患者等待时间较长、转运药品器械工具不到位、转运沟通不充分等风险因素进行改进,取得一定效果。本院对护理干预在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及对转运成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下文描述。

1 资料方法

    1. 资料

研究对象为急危重症患者,例数20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20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到2016年2月5日,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急危重症患者)、对照组一组(100例急危重症患者)。

观察组100例:年龄在30岁直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均为(45.21±1.15)岁,急危重症患者性别:50例为女性、50例为男性。

对照组100例:年龄在31岁直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均为(46.15±1.26)岁,急危重症患者性别:49例为女性、51例为男性。

2组急危重症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等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采用P>0.05代表具有可比性。

    1. 方法

对照组100例均使用常规管理。

观察组100例均使用品质管理活动。

1.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应根据“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制定急危重症转运交接检查表,由医院护理质量安全委员会通过后在临床进行实施,对于急诊抢救室转运直至各单位患者采用检查表进行评分,并将所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对原因进行分析改进。

2.采用鱼骨头对转运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鱼头作为改善重点,而大鱼骨则是转运过程中存在主要原因,例如转运工具、转运前评估、转运人员资质、护理记录等,小鱼骨为影响主要因素的次要原因,例如转运工具不到位、转运禁忌证和适应症不熟悉、安全意识薄弱、转运工作中断、人文关怀、未遵守操作流程等[3]

3.使用并且制定危重症患者的转运风险评估单,根据每位危重患者的各项危险因素,从静脉通道、瞳孔、神志、生命体征、出血部位固定、气道支持、各种管道、监护仪、卧位、出血部位固定、头部、呼吸机、患者安全防护等多个方面制定护理风险评估单,同时对转运车进行改进,在转运板上装置约束固定带,对于躁动患者加强其固定,同时要求在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携带急救箱,转运箱内必备抢救物品、常规急救药品,物品则包含通气导管、呼吸气囊,能预防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突发心律失常情况,对于病情特殊患者应携带相应药物[4-5]

1.3 观察指标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急危重症患者的氧气供应方式不正确发生率、静脉通路输入不畅发生率、转运成功率、住院时间、急救反应时间以及平均DNT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与判断

本次研究中实施-SPSS26.0软件,将对照组患者以及观察组危急重症患者的氧气供应方式不正确发生率以及静脉通路输入不畅发生率、转运成功率等指标进行统计,两组患者指标对比不同,可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异。



2 结果

2.1对比各项指标

观察组危急重症患者氧气供应方式不正确发生率6.00%以及静脉通路输入不畅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如表1所示:

表1:分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急危重症患者的氧气供应方式不正确发生率、静脉通路输入不畅发生率

组别

例数(n)

氧气供应方式不正确发生率(%)

静脉通路输入不畅发生率

(%)

观察组

100

6.00

2.00

对照组

100

12.00

15.00

2.2 比较两组转运成功率

观察组危急重症患者转运成功率98.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如表2:

表2: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成功率(%)

组别

例数

转运成功率

观察组

100

98.00

对照组

100

70.00

2.3对比各项指标

观察组急危重症患者住院时间(10.15±1.25)d、急救反应时间(25.45±10.25)min以及平均DNT时间(60.15±8.45)min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所示。

表3:分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急危重症患者各项指标

组别

例数(n)

住院时间(d)

急救反应时间(min)

平均DNT时间(min)

观察组

100

10.15±1.25

25.45±10.25

60.15±8.45

对照组

100

15.12±1.45

36.25±11.45

80.12±12.45

3.讨论

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为挽救其生命安全的主要措施,但由于在实施治疗过程中,未知因素较多,无法给予其有效及彻底的护理和诊断,因此需将其转运,而院内转运则为不可缺少的内容,应对其进行高度重度[6]。一旦发生护理不当现象,易导致患者发生意外事件,且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情况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引起护患纠纷[7]。因此,在危急重症患者进行转运过程中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十分重要。

为了能够提高转运成功率,本次研究使用品质管理活动,取得显著效果,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危急重症转运培训,由于转运危急重症患者不是简单的运送过程,院内转运过程十分复杂,涉及转运中监测、转运前准备、转运人员以及风险转运评估,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转运能力,通过实施培训后,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转运危重患者的能力,提高其转运的安全性,能有效预防其安全隐患,预防意外事件发生,再通过制定相应的转运计划,能显著提高转运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8-9]。通过将品质管理活动应用在院前急救中,取得显著效果,医务人员应具有丰富的急救经验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在对患者实施急救操作和转运护理,重视院前急救相关操作,能显著降低并发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现如今,品质管理活动已经成为急危重症患者首选护理方式,在临床广泛应用,受到多数患者青睐[10]

品质管理活动加强多科合作,急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在跟踪中可以发现整个转运交接过程中服务流程、后勤保障、护理、医疗等各个方面均需要改进,能改善流程中共性问题,提升解决问题,加强多个部门沟通,同时还能提升团队合作精神。我院开展品质管理活动以来,加强每位危重患者转运前评估,对危重症患者转运流程进行规范,能提升护理人员急危重症专业能力,制定转运交接流程,能提升护理人员急危重症专业能力,制定转运交接流程,明确其的职责,护理人员应增强主动交接意识,能显著缩短交接班时间,杜绝交接不清情况发生,能为每位危重患者抢救、诊治赢得宝贵时间,降低护患纠纷,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本次研究数据,观察组危急重症患者氧气供应方式不正确发生率6.00%以及静脉通路输入不畅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危急重症患者转运成功率98.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急危重症患者住院时间(10.15±1.25)d、急救反应时间(25.45±10.25)min以及平均DNT时间(60.15±8.45)min短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品质管理活动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交接安全管理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艳波,潘海燕,颜波儿等.品质管理活动在规范使用心电监护仪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4,13(11):1086-1088.

[2]樊小朋,金学勤,周凯云等.品质管理活动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交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216-218,219.

[3]钟守萍.品质管理活动在降低儿科浅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发生率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0):162-165.

[4]王楼蕾,王晓燕,张玉兰等.品质管理活动在减少药物医嘱执行内差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106-108.

[5]张菊明,于海英,姚新美等.品质管理活动在降低儿科留置针意外拔管发生率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3):56-58.

[6]何芳.品质管理活动对规范心电监护仪使用效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10):131-132.

[7]文英花.品质管理活动在提高ICU病房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4):136-137.

[8]皋文君,叶旭春,吴菁等.品管圈活动及其在国内护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7):26-28,32.

[9]赵会杰,王力红,张京利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清洁工具清洁度及规范清洁方法中的实践[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3):304-306.

[10]Sriboonvorakul, N.,Leepipatpiboon, N.,Dondorp, A.M. et al.Liquid chromatographic-mass spectrometric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small organic acids potentially contributing to acidosis in severe malaria[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Analytical technologies in the biomedical and life sciences,2013,941:11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