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的有效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9
/ 2

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的有效性分析

张春雷

吉林省舒兰市上营镇中心卫生院 吉林省舒兰市 132625 【摘要】目的:评估炎症性肠病患者应用血常规检验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 2020年 6月至 2021年 6月期间接诊的 63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接诊的 6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常规检验,将两组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相比,观察组炎症性肠病患者血小板计数( 252.12±31.21) ×109/L、血红蛋白( 133.52±8.52) g/L、 C反应蛋白( 56.82±6.51) mg/L、红细胞比容( 90.52±5.63) fl、血小板体积( 13.11±0.82) fl和血沉指标( 48.45±6.82) mm/h高于对照组( 180.52±22.21) ×109/L、( 101.12±8.42) g/L、( 9.46±2.24) mg/L、( 80.77±5.22) fl、( 8.44±1.21) fl、( 16.21±5.72) mm/h,(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诊断中应用血常规检验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为疾病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血常规检验;诊断效果;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疾病若没有及时干预治疗,容易导致肠穿孔、结肠癌,甚至是中毒性巨结肠[1]。炎症性肠病的早期诊断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疾病在临床上多应用肠镜检查,但是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患者耐受度较差,近年来,血常规检验在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价值,血常规检验的痛苦小,患者更容易接受[2-3]。为评价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接诊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健康体检者各63例开展调研。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纳入我院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63例和健康体检者63例,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提供血常规检验。观察组,女性患者33例、男性患者30例;年龄范围24岁~42岁,平均年龄(31.53±4.82)岁。对照组,女性健康体检者36例、男性健康体检者27例;年龄范围23岁~43岁,平均年龄(31.42±4.77)岁。炎症性肠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资料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信息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观察组均符合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标准;(2)均自愿入组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3)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的患者;(2)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3)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炎症性肠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均接受血常规检验,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常规消毒处理后,将血液样本放置在抗凝管中,轻轻摇动后,后使用血液分析仪检验。观察两组的血常规检验指标,包含: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体积和血沉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两组炎症性肠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体积和血沉指标),差异性应用t检验。若具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如表格1,观察组炎症性肠病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体积和血沉指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1 两组炎症性肠病患者健康体检者血常规检验结果相比 {61b197de02268_html_4a4ae90560144496.gif }

组别

观察组(n=63)

对照组(n=63)

T值

P值

血小板计数(×109/L)

252.12±31.21

180.52±22.21

14.8359

0.0000

血红蛋白(g/L)

133.52±8.52

101.12±8.42

21.4688

0.0000

C反应蛋白(mg/L)

56.82±6.51

9.46±2.24

54.6013

0.0000

红细胞比容(fl)

90.52±5.63

80.77±5.22

10.0797

0.0000

血小板体积(fl)

13.11±0.82

8.44±1.21

25.3592

0.0000

血沉指标(mm/h)

48.45±6.82

16.21±5.72

28.7487

0.0000

3.讨论

炎症性肠病是常见的慢性肠道炎症疾病,疾病会影响人体的直肠与结肠健康。炎症性肠病的高发群体是20岁至30岁之间的中青年,疾病与肠道免疫反应异常相关[4]。炎症性肠病往往早期症状不明显,起病缓慢,后期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和血便的症状,疾病往往无法彻底根治,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研究结果显示,存在消化道疾病史、免疫功能失调者、炎症性肠病家族遗传史是炎症性肠病的重要发病因素,消化道疾病史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平衡紊乱,多数确诊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会出现慢性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史;免疫功能失衡者患者的自身胃肠道功能会出现障碍,免疫功能紊乱,出现炎症感染;据临床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病家族遗传史者更容易出现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疾病往往无法及时引起患者的重视,多数患者随着疾病的进展临床症状加重。炎症性肠病的复发率较高,疾病在临床上多与多种疾病(如阿米巴肠炎、感染性肠炎、大肠癌、血吸虫病、肠易激综合征)具有相似性。阿米巴肠炎多为右侧结肠病变,极少数患者存在左侧结肠病变,通过便常规与溃疡渗出物检查结果中显示,阿米巴肠炎会出现阿米巴滋养体和阿米巴包囊。感染性肠炎的主要症状为里急后重,出现黏液和脓血便,疾病是志贺菌感染导致。大肠菌可以通过直肠指检发现肿块。血吸虫病者粪便中农会出现血吸虫卵。肠易激综合征者会出现脓血,粪便中多存在黏液。临床上在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中,需要与上述几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此开展针对性的治疗[5]

炎症性肠病多应用肠镜检验,但是该检测方式多数患者难以接受。血常规检验可以对患者的血小板和红细胞数量进行检测,如果患者罹患炎症,会出现C反应蛋白异常[6]。血沉和C反应蛋白是炎症疾病的早期诊断标准,若身体出现炎症反应,会导致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红细胞聚集。此外,还会增加血红蛋白的浓度,导致血沉速率增加,提升身体中的血液粘稠程度。在血常规诊断中,可以及时发现炎症性肠病的病变数据,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性判定。关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诊断现阶段无金标准,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性评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血便多,会出现腹泻与腹痛的症状,患者还会出现水样便,体重降低。血常规检验是基本的临床疾病检验方式,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如身体出现免疫系统疾病、中度与感染,会导致血小板增加[7]。血红蛋白是身体重要的蛋白质,在血液中存在,血红蛋白的浓度与人体机能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若身体中的血红蛋白降低,则有可能罹患该疾病。C反应蛋白是反应急性损伤的重要标准,若该指标较高,则提醒机体出现炎症性损伤。平均红细胞体积是外周血中平均的红细胞体积,若指标较高,则说明患者的身体出现感染。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炎症性肠病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体积和血沉指标具有明显差异性,炎症性肠病患者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体积和血沉指标更高,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解伟嘉.血常规检验用于炎症性肠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0):116-117.

[2] 顾庆华. 血常规检查在炎症性肠病活动性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4):83-85.

[3] 罗东平,陈镇炎. 血常规检查在诊断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2021,19(11):149-150.

[4] 尹杨艳,陈丹丹,桂冬梅. 粪便炎症指标检测对儿童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49(4):487-490.

[5] 缪佳蓉,南琼,文韵玲,等. CT小肠造影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6):2310-2313,2317.

[6] 吴越,陈秋雨,陈中霞,等. 经腹肠道超声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与评估中的应用和进展[J]. 胃肠病学,2021,26(1):57-61.

[7] 韩涛,张艳平,朱丽敏,等. 新生儿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诊断研究[J].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2021,9(2):1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