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软环境建设与情感认同培育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9
/ 3

中医药院校 软环境建设与情感认同培育实践

侯宾 崔瑾

中医药大学 云南 昆明 650200

【摘要】大学的软环境实质就是大学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氛围,是师生员工道德情操、群体风貌、理想追求、生活品味的外显。中医药院校要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来强化软环境建设,提升师生的情感认同。本文则针对中医药院校软环境建设与情感认同培育实践开展调研,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情感认同度,这也是本文思考的触点和痛点。

【关键词】软环境;情感认同;探析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学术交流、项目合作、平台协同共建的日益频繁,高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断加深[1]。大家发现,不同学校师生对本校的情感认同有明显差异。有的高校情感认同淡漠,有的高校却异口同声的赞誉。为什么?因为他们沉浸在各自学校不同的人文关怀中,感受着对知识、人才重视程度不一样的环境与氛围。故而,我们要针对院校软环境加强关注,营造良好的高校氛围。

一、大学软环境建设的内涵

社会媒体及大众传媒中,我们经常听到“软环境”这样的词语与表述。那什么是软环境?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软环境是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件”而言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政府行政能力水平和态度等。

因此,大学的软环境就是大学的规章制度、校园文化、思想意识、精神风貌、素质情操等与人密切相关的因素。显然,抓软环境一定要以人为本,建设有利于教职员工能力发挥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服务与发展环境。大学的软环境实质就是大学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氛围。它集中反映了大学学风、教风、学风,是师生员工道德情操、群体风貌、理想追求、生活品味、信息交流等情况的外显。它是一个随时被人体验和感觉的世界,具有动态、软性和情感的特征。

二、大学软环境建设与情感认同的关系

大学为什么要建设软环境?软环境建设直接指向情感认同,软环境好的地方,人的情感就会倾向性的偏移和靠近,就会喷发出热情和主动性[2]。经济和社会发展证明,良好的软环境,是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人才向往的高地、商务成本降低的盆地和经济效益提高的福地。哪里的软环境好,哪里就会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其社会与经济活动就会出活力、出效益。反之,一个被较高情感认同的地方,软环境建设不会差。软环境一定是做人的工作,对人才求贤若渴、尊重关爱、欣赏重用,关注人的情感需求与价值实现。要提高情感的依赖与黏附能力,着力软环境建设是核心,软环境层次与内涵提升就必然激活情感需求。

何谓情感认同?是指他人或群体的态度、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符合个体自身需要时所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情绪体验,不仅包括个体对他人或群体的态度、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接受与认可,也包括个体将他人或群体的态度、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自觉变成自身的一部分。大学的情感价值认同目的是使师生员工将所在学校的精神意识与价值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汇聚价值共识,凝聚共同的力量。

由此可见,情感认同高低来源于软环境建设的质量。软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软环境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资源,是一切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软环境有利于提振单位集体的精神面貌和进击状态。当今社会,一个单位和集体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如何,越来越取决软环境建设水平。

同理可推,大学的情感认同高低,一样取决于软环境。凡是师生交口称赞的大学,软环境建设均较好。大学的知识性和高尚性决定了知识分子的密集之地,大学校园更需要精神意识的尊重与包容环境。因此,大学的人文环境与情感认同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那些历史悠久的名校,都会留下学校关爱师生和感恩学校的温情故事。有温度的校史都是用感情书写的。

三、大学软环境建设的路径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证明,哪里软环境好,哪里就会形成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就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哪里软环境差,投资者就会望而却步,经济发展就会受影响。大学要可持续发展,提升情感认同,要着力软环境建设。

(一)建设高品位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决定大学的品味和层次,是大学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动力源。精神文化的塑造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必须传承与坚持;大学精神文化的长成依赖一个具有高尚人格和道德情操的群体,要靠专家学者和学校管理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的外化和感召。一般应具备以下要素:一是旗帜鲜明的国家民族情怀;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与实践;三是大学精神的塑造与传承;四是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时代文化的传扬。高等中医药院校必须有高度的中医药文化自信,有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与创新的坚定信念和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精神不缺位,不缺钙,大学才有灵魂。正如西南联大、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正是其内在的精神力量丰富着发展内涵,推动着与时俱进。

(二)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制度是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实现效率与服务的最大化。以人为本,方便群众,紧紧围绕“方便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目标展开。很长一段时间,社会诟病高校衙门化,其原因就是机关作风太严重,缺少了大学的个性与特点。要消除政府机关化的作风,就要建立符合学校实际,服务教职员工发展,激活潜能的制度文化。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外交流、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来设计制度,特别是构建有利于专业学科发展的人才环境,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制度既有刚性又要有柔性,尽量避免评价人才的项目化、论文化和科研化,正真认同和肯定那些默默无闻教书育人的教师。落实好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学透用足这些政策要求。

(三)建设积极进取的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就是精神意识的外在表达,是否具有高素质有文化与涵养,有历史责任与时代担当的大学知识分子,就集中表现在行为文化上。行为文化是大学知行合一的表现。

高校行为文化渗透在师生员工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群体及社团活动中,集中表现为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等,是校园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面貌、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其优良与品位对学生的成才和道德人格的养成是有重要意义[3]。构建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健康和谐,品位高雅的校园行为文化能使师生员工心情舒畅,奋发有为,向社会展示良好积极进取的状态。

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主要途径为:一是严格贯彻落实精神与制度文化要求;二是举办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三是树榜样典型并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四是构建特色鲜明校园文明礼仪,持续推进精神文化创建。五是增强仪式感和参与感。通过各种形式强化情感,激发热情,举办入职仪式、退休仪式、聘任仪式、表彰仪式;看望与慰问老弱病残、军烈属等。

通过以行育情的形式实现师生员工的情感认同。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总之,必须行动起来,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用实际行动去鼓舞和推动师生员工前进。

(四)建设怡情育人的环境文化

学校的环境文化包括显性文化和隐形文化两部分。显性文化包括校舍建筑、楼宇道路、场地设备、花草树木、文物古迹等各方面设施综合而成的文化的要素,是看得见、摸得到的学校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隐形文化主要是动态的人文环境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长期涵养并积淀形成的非景观文化,包括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文化氛围、社会形象、人际关系等所蕴含的文化特质,看不见、但感受得到的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大学的环境文化内涵丰富,显性文化最为直观容易觉察,隐形文化需要身处其中去感觉。因此,大学的管理者常重视显性文化建设,而忽略隐形文化建设。我们要将硬环境文化和软环境文化,视角文化与感觉文化有机结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的发展和价值实现为驱动,建设独特的中医药大学环境文化[4]

总之,通过环境文化怡情育人。古人云: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造就自然环境优雅、学习氛围浓厚、校风学风纯正、古韵今风浓郁、翰墨书香醉人、文化积淀深厚、人际关系和谐的大学环境文化,就必然会对师生产生熏陶、感染和互相激励作用。

综上述,满足情感需求,促进情感认同是软环境建设的目标;由情感认同促进思想认同和政治认同的提升与转化,就是软环境建设质的升华。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高校作为知识与人才密集之地,情感需求比较旺盛,必须重视对师生员工情感需要的激发、尊重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可以肯定,以软环境建设驱动价值与情感认同是高校内涵发展的必然。中医药院校要获得师生员工赞誉与高度情感认同,软环境建设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张宁.大数据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软环境建设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3(2):155-159.

[2] 庞博,孙烁迪,李丹等.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软环境建设的思考[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8,39(2):138-139.

[3] 李强,徐婉珍,沈洪锐等."科研反哺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9,41(z1):153-156.

[4] 王月凤.高职院校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科技风,2021,(15):143-14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