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7
/ 2

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熊海英

武汉市中心医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14


【摘要】目的 探讨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5月-2021年5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儿科),选取患儿60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A组30例实施传统护理,B组30例基于此,给予肢体语言沟通干预,对比两组遵医依从情况。结果 B组遵医依从率(90.00%)较A组(63.33%)高(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中采用肢体语言沟通,能提高患儿遵医依从性,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儿科;肢体语言沟通;护理

在临床中,儿科被形象的称之为“哑科”,其在开展相关护理工作时,所面对的除了是难以对自身患病疾病情况及需求进行正常、正确表述的患儿之外,还面对的是对孩子溺爱且倍感焦虑的家长等;所以,儿科护士对相关沟通技巧有一熟练障碍,无论是在降低护患纠纷上,还是在增进护患关系和谐上,均有着积极意义与价值[1]。本文围绕所收治的儿科患儿,实施肢体语言沟通,评定其应用效能,现作一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间,对本院儿科收治的患儿进行选取,共计60例,将其分成2组(随机数字表法),在A组30例中,最小年龄1岁,最大12岁,平均(7.56±1.20)岁,男19例,女11例,最短住院时间4d,最长12d,平均(6.78±0.86)d。B组中,年龄1~12(7.53±1.18)岁,男、女比值为18:12,住院时间4~11(6.71±0.82)d。两组上述数据经综合比对,并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A组实施常规护理,如病情观察、饮食干预等;B组基于A组,采用肢体语言沟通:(1)表情。护士在面对患儿时,需要对自己的紧张、惊恐及害怕接触的表情控制好,给予真诚、亲切自然的表情,以此增强患儿的安全、愉快感,拉近护患距离。护士需要对自己的面部表情进行严格控制,应与患儿即家属的内心变化相结合,及时进行调整,如除了特殊护理外,可不带口罩,操作时面对微笑;但如果患儿病危,或家属比较伤心、着急时,则应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应对。(2)身体姿态。护士在与患儿及其家属交谈时,需要保持体态优美,在交谈时做到得体、大方,防止出现一些失礼的表现。(3)目光与眼神。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病症时,患儿及家属通常会产生恐惧心理,此时,护士在接诊时,便需要主动、热情,以平静的目光、微笑的面容注视患儿,借助此些行为表示自己自己对患儿的叙述愿意倾听,且表示出对患儿痛苦的同情,以此使患儿及家属在心理上产生对护士的信任感、安全感,使患者平静的接受治疗。(4)抚触。在对患儿进行换药时,可通过对其额头进行抚触,来增强亲切感,增加安全感,消除或减轻恐惧心理。

1.3观察指标

就两组遵医依从情况进行比较,判定标准[2]:若拒绝医治,有恐惧、大声哭闹等表现,且不合作,即完全抵触。若愿意接受医治,但不予配合,突出表现为部分抵触情绪但不逃避、郁闷,即部分抵触;若虽然接受医治但有谨慎表现,愿意听从医生建议但有时较为保守,可以正确接受医生建议,即部分接受。若若与医护之间有和谐关系,对所处环境、治疗过程不恐惧,即绝对接受。绝对接受、部分接受例数之和与总例数比值,即为总依从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2.0对各项数据展开处理,针对计数资料,用X2来检验,若组间经比对,差异突出,则由P<0.05予以表示。

2.结果

B组遵医依从率为90.00%,与A组相比,偏高(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遵医依从情况

组别

例数

完全抵触

部分抵触

部分接受

完全接受

依从率(%)

A组

30

8

3

9

10

19(63.33)

B组

30

1

2

11

16

27(90.00)

X2






4.56

P值






<0.05

3.讨论

肢体语言沟通实际就是在沟通过程中利用眼神、手势、动作、表情等来传递或表达自己的感情、思想、观点、兴趣等。儿科病房不同于传统病房,其最突出特点即为患儿有较小的年龄,且活泼好动,不善于语言表达,因此,护士难以用语言来与其沟通交流[3]。故可改为肢体语言来弥补此情况。有研究[4]指出,肢体语言作为一种非语言因子,具有真实性、可视性及相随性等特点,在护理工作中,能够对信息传递当中“言不尽意”的不足给予弥补。本文分别从表情、身体姿态、眼神与目光、抚触等方面来行此操作,借助眼、手、动作等来为患者提供干预与支持,消除患儿恐惧心理,增进护患关系,使其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从本文结果可知,与A组相比较,B组遵医依从率更高,表明肢体语言沟通在改善患儿遵医依从性方面,有着突出效果,适用于此方面干预。

综上,将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儿科护理工作中,有助于患儿遵医依从性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宇, 王鹏, 孟欢欢. 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 27(14):1906-1909.

[2]李凤秀. 小儿护理工作中运用肢体语言沟通技巧的临床效果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 24(8):1154-1156.

[3]高云艳.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护理应用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8(35):23-25.

[4]曹娟娟. 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对小儿护理的应用效果[J]. 基层医学论坛, 2019, 23(27):3970-3971.


作者简介:熊海英(1973-06),女,汉族,籍贯:湖北省武汉市,当前职务:护士,当前职称:主管护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儿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