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析角色特征,引领名师工作室价值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6
/ 2

研析角色特征,引领名师工作室价值发展

李海宁

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研修学院

2002年我国第一批名师工作室诞生于上海,2009年我区开始进行名师工作室的实践工作,历经12年研究发现,组织成员角色定位影响着工作室的运行与未来期许。本文尝试进行阐释。

一、从角色定位角度理解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

(一)主持人角色

“名师”的标准是在北京市甚至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其共同特征是: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高超的实践能力;拥有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等相关称号;为教育教学做出过突出贡献。教委以此为依据遴选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6人作为团队领导主持13个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团队领导是影响团队效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其角色定位又影响他领导团队的思想和行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同时承担着教育家、领导者、培训师三重角色

主持人要以教育家的眼光审视成员的教育行为,发现其教育教学中的本质问题;还要以领导者的身份建设工作室学习共同体,形成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激发成员内驱力,推动工作室的高效运行;同时还要以培训师的身份干预成员,促进其改善教学行为。所以主持人不但要自身教得好,还要有能力帮助成员同样教得好。

(二)成员角色

工作室成员从市区级骨干教师中遴选,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学科教学上有经验,甚至有自己的风格,是学校教学中的顶梁柱。那么,他们加入工作室的目的是什么?显性的目的是实现骨干级别的递升,隐性的目的是抱团学习、获取新知、突破瓶颈、改善自己、改善教学行为。

所以成员应该同时承担着虔诚的学习者、有益的合作者和主动的传播者三种角色

作为学习者强调其虔诚,要有主动打破自己元认识的决心,突破思维和行为的定势,勇敢地接受新的知识、理念、标准,最终能从新的角度和层次上观察、理解、处理问题。

作为合作者强调其有益,要摆脱形式上的虚假合作,少说空话套话,以科研的视角进行本质上的讨论,相互间启发终成顿悟。

作为传播者强调其主动,师带徒受益面窄,满足不了广泛传播工作室教育思想的需要,成员要主动做课题研究、组织教研活动、开展讲座、撰写学术论文等,促进自己研究与反思的同时,广泛推动思想传播。

二、名师工作室的价值

对于名师工作室的内涵研究者呈现出不同的看法,我们比较推崇的观点是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具有如下特征:全体组织人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持续增长学习力;能让组织人员体验到工作中的生命意义;能通过学习创造自我、创造未来能量。

以此为追求目标,名师工作室应体现出如下的价值:成为学习系统思考的专业团队,考虑问题时形成多维角度,把问题和周围环境以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思考,以改善主持人和成员的思维习惯;成为教育教学的学术型团队,研究视野与理论应区别于教学研究,以前沿的学术理论与实践激发主持人和成员的研究活力;成为发展的共同体,彼此间有效配合,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分享,促进集体共同提高,以集体提高带动个人提高。

由此可见,名师工作室不是学校或其他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也不是教研部门组织的学科培训,而是一场关于改变观念、思维、学习方式、实践形式上的巨大变革

三、名师工作室的地方经验

三年来区教委与13个名师工作室联手探索工作室运行机制与规律,鼓励工作室秉承学习、研究与发展的理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科学研究、实践探索,在学科领域和培养人才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梳理如下:

(一)进行目标建设,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价值判断影响到主持人和成员对工作室各项活动的态度、热情、投入程度、工作模式以及工作室的未来走向。17位主持人深明此理,纷纷进行目标建设及行为养成,最终把工作室办成了“进取与奉献”的平台。例如小学数学工作室确定德艺双馨的发展目标,培养了师德过硬,业务精良的区域骨干和区域名师;学前教育工作室以“六he”的文化为目标、用浸润的方式打造了团结、和睦、积极、进取,善于学习、勇于承担、敢于挑战的专业团队。

在共同愿景的熏陶下,主持人和成员依靠坚定信念和崇高人格,直面教育中的各种挑战,于研究中获得科学视野,于实践中完成自我突破,于改善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丰富组织活动,培养观察与思考能力

专题讲座、重要学术活动、公开课、课题研究、学术论文撰写、指导青年教师、期刊发表、著书立说,主持人非常重视工作室活动,活动样式多、数量大、频次高。三年来成员一次又一次地被推送到活动当中去,在真实的环境中体察教育教学。此时成员既是组织者,又是实践者和观察者,不断的观察、实践与反思促进了成员深入理解理论,并催生他们以更加专业的眼光审视教学、审视自己乃至审视全世界。

(三)吸收教研员为成员,增强辐射作用

半数以上的工作室尝试了吸收教研员作为工作室成员的办法,在组织结构上实现了工作室与教研室了隶属关系,工作室领导教研室,成员教研员以工作室的理论及研究成果领导本学段学科教师团队,从更高站位更科学的帮助教师提升基本功,促进他们在教材驾驭能力、教学展示能力、教师专业深度、课堂教学质量、承担大赛的应变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就推广工作室研究成果的途径来看,纳入教研员作为工作室成员,通过他们的学习、转化与渗透,能更加高效的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局面,更加容易辐射到一线教师、达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四、名师工作室的未来期许

(一)进行工作室品牌建设

若工作室主持人连任,主持人持续几年带领团队,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培训经验,具备了梳理、提炼,探寻工作室特色的条件,则变特色为品牌,树立起区域内教育的旗帜。

(二)研究成员成长的规律

人因生活经历、所处环境、学习程度、内部需求的千差万别,在培训与培养上也应有区别对待。充分研究成员,制订专属于某一位成员的成长计划,关注其思维方式及教育行为的转变,探究骨干教师培训的路径与方法,为精品教师培养提供思路方法。

(三)强化工作室间联系

加强工作室与工作室之间的探讨,甚至是不同区县间工作室的探讨,研究工作室的理论、运行机制、管理思路、成员培养方案、前沿学术、成果推广等相关问题,工作室间相互启发,将工作室工作推向科学化、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