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视角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6
/ 4

“三教”改革视角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以《综合英语》为例

王送军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江门 529090

摘要: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关乎教师团队优化、内容重构、教法创新、教学评价等诸多因素。本文简要梳理了外语课程思政重大意义、分析了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并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简要阐述了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外语课程教学设计,构建了思政元素系统性融入外语课程“三教”改革的实践模式,即:从教师维度出发组建跨学科教师共同体,多元协同育人;从教材维度出发二次加工课程教材,夯实思政教育载体以及从教法维度出发建设综合英语SPOC、丰富思政呈现方式,以期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外语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外语课程思政;“三教”改革;实践模式;综合英语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actice Approach to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from Perspective of Reform in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Abstract: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based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teaching design, content optimization, teaching method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aking the Comprehensive English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actice approach to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form in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Keywords: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based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Practice model; Comprehensive English Course


一、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全国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正确的道路。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度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解决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课程育人功能。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年12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要求改革学生评价,改变唯分数论,坚持以德为先,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近年来国家层面一系列举措密集出台表明,课程思政已经走向深化、系统化的关键期。

二、外语课程思政的意义

外语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富矿、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当今世界格局加速演变,全球治理体系深度变革,“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习近平(2017)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外语课程作为我国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使命在肩,大有可为。

然而,当前我国外语教育强“外”弱“中”的现象仍然普遍,外语专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石志华,2013);而且,就英语专业而言,其课程本身夹杂着大量的西方社会制度、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叙事。孙有中(2019)认为,外语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位将导致大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反受西方社会观念所绑架,推进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

三、外语课程思政现状分析

近年来外语界在课程育人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以“课程思政+外语”为关键词通过知网可检索到600余条搜索结果(截至2021年7月31日),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两大研究领域:外语思政元素及教材建设,如黄国文(2020)、孙有中(2020)、杨金才(2020)等;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及策略,如常俊跃等(2017)、胡军(2019)、刘建达(2020)、石坚等(2020)、刘正光等(2020)等。然而,当前阶段课程思政建设在认知和实践层面尚存诸多误区,课程思政教育并未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其一、外语教师空心化。一方面,现阶段部分外语教师在课程教学时重知识和能力轻思想政治素养,在主观意识上忽视了英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尚未深刻领悟课程思政内涵,仍然停留在“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认知阶段;再者,部分教师自身缺乏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学习,因而难以向学生系统性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其二、外语教材空心化。传统的外语教材以介绍西方语言文化为主,在编写宗旨、道德情操关注度、学习内容、活动设计等多个环节难以满足当前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基本要求;部分“舶来品”教材在内容编排中充刺着西方政治制度、生活习惯和价值取向等“私货”更是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其三、外语教法单一化。部分外语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未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以空洞说教为主,难以达成思政教育与外语教学同向同行的理想效果。

三、课程思政融入外语课程“三教”改革的模式构建

(一)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即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在教学中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外语课程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

画布 73

以商务英语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综合英语》为例,在课程思政建设之初,基于相关专业目标岗位任职要求分别确立该课程的思政(素养)、知识和技能目标。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根本宗旨,遵循语言教学规律,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依托英文语篇,从语言形式(语音、词汇语法)和意义(语义)两个层面讲授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开展语言基本技能训练,从语境和语用的角度来系统性隐性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学实施中,充分利用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环节。依托平台大数据,给学生精准画像,课程思政评价更具操作性。

(二)课程思政融入外语课程“三教”改革的模式构建

高职院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本研究从教师、教材和教法三个维度构建了图2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1.教师维度:组建跨学科教师共同体,多元协同育人

《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要“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教研。”推进《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专业教师可联合思政教师组建跨学科课程思政教师共同体,共同确立课程思政目标,凝练和聚焦思政元素、遴选和整合教学内容、建设思政教育元素库,实施课程思政,多元主体协同参与评价的课程思政模式。

2.教材维度:二次加工课程教材,夯实思政教育载体

教材是课程的剧本,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然而,以传统教材为载体开展课程思政很难做到将党的理论最新成果、反映时代发展和区域特色、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思政案例和素材系统性融入其中,要突破这一障碍,须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加工。

画布 56










在教材内容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基于外研社《综合英语教程》重构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17个专题系统性融入到综合英语相关单元主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史知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西方价值观批判等内容拆分,颗粒化融入到语言形式和意义等层面的英语基础知识学习及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英语语言基本技能训练中。

表1:思政元素、思政教育主题及教学内容对照表

主题

思政教育切入点

思政教育主题

languagelearning

Chinese as a World Language

坚定文化自信

Food

ABiteoftheB&R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Stereotype

TheRise of Shenzhen

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Opportunity

TheMakeofHuawei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Personofthemillennium

AnIntroductiontoMyHeroofPovertyAlleviation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UnderstandingChineseculture

SpringFestival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Traveling

FollowPresidentXitoTravel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TimeManagement

FollowPresidentXitoLearnTimeManagement

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Menandwomen

The Cause of Gender EqualityinChina--a case study of Shen Jilan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FollowPresidentXitoBuildaBeautifulChina

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Privacy

On the Boundary of Privacy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Story Telling

Revolutionary Story: Half a Quilt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在教材呈现形式上,依托云教材编辑器等现代教育技术,将单一的文字化纸质版传统教材加工制作成富媒体化、立体交互、学习行为实时跟踪的课程思政云教材,夯实课程思政载体。

3.教法维度:建设综合英语SPOC、丰富思政呈现方式

外语教育已经步入"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新常态(陈坚林,2016)。依托云班课平台,围绕单元主题相关的思政热点话题,基于学生中心理念设计各类教学活动,如辩论活动、听说读写译练习、英文短视频制作分享等学习活动;在平台资源区专设英语学“习”等英文思政教育板块,拓展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结合课程思政目标开展创新创业等社会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4.效果评价:优化德育效果评价,构建多元主体参与、过程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杜震宇等(2020:7)认为评价体系缺失已经成为课程思政改革的主要障碍之一。传统的综合英语考核并未将思政教育成效纳入考核指标,无从反映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课程教学中的落实情况。在构建综合英语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时,要坚持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

综合英语课程思政评价主体应包括校内承担课程教学和资源制作任务的专任教师、提供思政教育支撑与素质评价任务的辅导员、学生本人、教学与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等,统筹考虑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等。课前学习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融入学习平台评价;课中教学采用生生评价、师生互评及平台自动排名相结合的方式;课后学习活动(含第二课堂活动等)则采用组内互评、易班、云班课、义工、学习强国等平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四、结语

《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在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的今天,课程思政是外语教学的应有之义和核心要义。

本研究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探索了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即:组建教师共同体、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完善教学设计、遴选和整合教学内容、夯实思政教育载体、丰富思政呈现方式、优化思政评价反馈。落实课程思政,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教师要增强立德树人意识、提升课程育人本领;教材要融入思政元素和互联网思维,转变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育人载体;此外,教师在推进课程育人时,要坚持学生中心的理念,持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外语课程思政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院外文出版社,2017.448-450.

[2]石志华.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之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0): 53-55.

[3]孙有中.振兴发展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成就、挑战与对策[J].外语界,2019(1): 2-7.

[4]赵鸣歧.挖掘外语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J].上海教育,2017(3):70-71.

[5]黄国文.思政视角下的英语教材分析[J].中国外语,2020(5):23-31.

[6]孙有中.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校外语教材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2020(6):46-51.

[7]杨金才.新时代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2020(6):11-14.

[8]常俊跃、于如航.外语专业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外语与翻译. 2017(4): 67-71.

[9]胡军.“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职外语课程的生成路径研究[J].职教通讯,2019(2):30-34.

[10]刘建达.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外语课程改革[J].外语电化教学,2020(6):38-42.

[11]石坚、王欣.立德树人 润物细无声:课程思政的内涵建设[J].外语电化教学,2020(6): 43-45.

[12]刘重霄等.《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及实践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1(4):47-55.

[13]刘正光、岳曼曼.转变理念、重构内容,落实外语课程思政[J].外国语,2020(5):21-29.

[14]陈丽霞.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的思政价值内涵与实现路径——以《综合英语》课程改革为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6):104-107.

[15]雷盛燕、吴丽芝.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外语课程思政智慧教学评价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1(09):115-119.

[16]潘海英、袁月.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中的问题分析与改进对策[J],2021(3):53-62.

[17]杨祥、王强、高建.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J].中国高等教育,2020(8):4-5.

[18]陈坚林、王静.外语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常态变化与发展——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可视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6(2):3-9.

[19]杜震宇、张美玲、乔芳.理工科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原则、标准与操作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07):70-74.

课题:2019年江门市基础与理论科学研究类科技计划项目项目“教育信息化视阈下江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研究” (编号:2019JC02071)阶段性成果之一;2019年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党建课题“党建+教育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送军,(1983-9),男,汉,广东江门市,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外语信息化教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