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理工学院
摘要:教学质量的内涵发展,需要高校主动作为,充分挖掘内部自主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建立健全内部督导评估体系,全面落实教学质量内部诊断与改进,实现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推进。
关键词:督导评估、教学质量、质量持续推进
一、内部督导评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产业工人队伍的主阵地,严重滞后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进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不断演进,人才数量已得到良好的保障,但“质”的矛盾,越演越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培养的需要,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质”的改革刻不容缓。
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的颁布,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职业教育正由“大有可为”向“大有作为”转化,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作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在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企业监管、院校主体自治等方面要形成有机的办学质量监管评价机制。湖南省《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完善学校内部督导制度,指导学校健全自我督导体系,优化学校内部治理。
高职院校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载体,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发展,内在需要高职院校主动作为,完善健全自我督导评估体系,切实发挥内部质量保障主体作用,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教学督导评估体系,发挥内部质量保障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能动性,不仅是落实国家教育督导相关政策、方针的必然要求,更是有效实施自主质量保证,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二、国内外高校内部督导评估体系经验沿革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高质量教育的追求从未停歇过,如何保障与提升教学质量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内部督导制度,从国际范围来看,英国、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对职业教育督导十分重视,各国在教学督评理念、参与主体、运行机制、指标体系、法律保障等方面都各具特色。
以“双元制”为核心的德国职业教育,通过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效整合了学校、企业、行业协会、主管部门间的协同互动,教育督导评估注重多元化,关注教育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全员参与性,持续改进性,强调督导评估目标不是考核而是改进,不是选拔而是发展[1],同时院校注重内部自我诊断、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及时反馈与纠偏,从输入-过程-输出-成果四个领域实现教育高质量管理。
美国教育督导制度重“导”轻“督”。督学的职责在于辅导,强调运用督学自身的专业知识去指导学校、指导教师的发展。田瑾、侯浩翔在《美国教育督导制度发展的历史、特征与启示》中指出督学与教师形成一种互助的关系,相互提供反馈和支持[2]。此外推行校本督导也是美国督导制度非常显著的特色,校长、年级组长、骨干教师等担任督学承担起学校内部的督导工作,打破外部督学与学校间的隔阂,强调实现学校内部的自我监控与管理,提升办学自主性。
可见,在国外教育质量保障实践中,院校的积极参与,发挥内部教学督导评估作用,不断强化自主质量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分为外部质量保障与内部质量保障,两部分相辅相成形成了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的动力体系。外部质量评价保障体系主要由教育督导评估、院校评估、质量年报、第三方机构评估、各类排名等组成。内部质量保障方面,在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职成司《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的通知中指出:引导和促进高职院校自主诊断与改进,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院校内部督导制度作为重要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之一已被公认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防线。
然而在执行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学督导职能参差不齐。陈新文在《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中教学质量管理师角色的构建及保障机制研究》中指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几乎演变成了外部质量保障,表现为外部质量保障的大量渗透与职能扩张,弱化了内部质量保障的管理职能。”[3] 刘瑶、卢德生在《我国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内部保障:困境与对策》中指出“高职院校在质量内部保障过程中缺乏主体责任意识,出现了被动应付和消极对待的现象。” [4]王传斌、张洛在《高职院校精准督导的内涵、价值与实现路径》中指出“高职院校督导工作存在着督导理念落后、督导内容偏窄、督导方法简单、督导队伍失能、督导反馈失位等问题。”
[5]
真正提升大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并不是外部评估和监控,其起点在于大学内部,在于大学在促进、提高教学质量上所做的持续性工作——这在根本上需要大学自身发展出一种良好的内部质量文化。[6]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内部教学督导评估体系,是有效落实内部质量保障,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
三、高职院校内部督导评估体系构建思路
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解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迫切需求、社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迫切需求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经过20多年的扩张发展,已由大众化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截止2019年,毛入学率达到51.6%,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然而,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任重道远。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回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践,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发展能力较弱,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回应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新诉求,高职院校作为履行高等职业教育的载体,以内部督导评估体系建设为抓手,落实全面质量管理,是破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活、不优、不强之间矛盾的基石,能够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保证的主体作用,将有助于实现职业教育质量的可持续改进。
图3-1高职院校内部督导评估体系构建思路图
(一)基于高职院校的独特性,内部督导评估体系应有别于其他类型高校。
从学生来源分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中,高职招生制度不断改革,招生规模不断扩张,多种招生形式并举,使得高职生源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同时在基础文化知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呈现出薄弱之势;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高职教育对接产业,应培养产业技术人才,培养能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所需的大国工匠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从课程设置与内容来看,高职教学内容不是本科知识内容的简单化,应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进行课程开发,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从就业去向看,高职教育应培养产业工人队伍;从师资来看,“双师型”教师应是高职院校教师的主力军。高等职业教育众多的的独特性使得高职院校在督导评估体系上应有别于其他类型的高校。
(二)建设高职院校内部督导评估体系,还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掌握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基本规律,以理论为先导,理顺内部督导评估体系的建设思路,保证实施的可行性;
内部督导评估体系建设具有长期性、持续性,全员性、动态性、全过程性、独特性,这需要高职院校持续关注、全员参与,与时俱进,适时调整与更新内部督导评估体系建设的内涵;
内部督导评估体系建设应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为奋斗目标,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学习者为中心、服务学生发展、服务教师发展;
内部督导评估体系建设应紧密对接产业、行业、企业,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进行,加强与行业、企业相关专家对接与交流,有助于深化产业融合育人、推动“1+x”证书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加快督导评估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助力内部督导评估体系建设,打破信息壁垒,将日常教学、师资队伍、学生管理、督导队伍、校园软硬件等全面监测采集,实现信息流的有效反馈,实现信息流价值共享,提高督导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高职院校内部督导评估体系构建实施路径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对德国、日本等国家职业院校内部督导评估体系进行梳理,梳理高职教育发达国家职业院校内部督导评估理念、模式,方法、评价体系等,形成可供借鉴的经验,批判性吸收;从学校、学生、教师、企业等多元化主体展开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电话访谈等多种形式对高职院校内部督导评估现状进行调研与统计,突破传统调研方法的局限,更广泛的收集高职院校内部督导评估相关的调研数据并保证其有效性;厘清高职院校内部督导评估体系共性问题、个性问题,厘清现行内部督导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厘清健全内部督导评估体系的阻碍;基于高职院校个体独特性,再创新与发展,从而建立“特色-融合-多元-共享”四位一体的内部督导评估体系,以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由“数”到“质”教育公平的实现,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图4-1 高职院校内部督导评估体系构建实施路径
四、结语
高职院校要紧跟职业教育改革步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高职院校主动作为为己任,通过构建内部督导评估体系,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切实保障教育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产业工人队伍。
参考文献:
[1]陈洁,徐海峰.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经验及启示[J].职业通讯.2019.(15)
[2]田瑾,侯浩翔.美国教育督导制度发展的历史、特征与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20.11(06)
[3]陈新文.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中教学质量管理师角色的构建及保障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9)
[4]刘瑶,卢德生.我国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内部保障:困境与对策[J].当代职业教育.2019(3)
[5]王传斌,张洛.高职院校精准督导的内涵、价值与实现路径[J].职教通讯.2020(12)
[6]梁燕. 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现代化的要义[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06)
作者简介:王继华,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税研究、高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