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红光小学 404000
摘要:教育工作是系统性的工作,关注学生能力、素养以及发展,首先应完成家校共育模式的建立,在家校合作的基础上增加教育理念的传递,依靠于教师,校方、家庭等多个层面均应该参与其中,以此保证学生能力、素养的强化。基于此本文总结家校合作、家校共育的基本概念,而后进行家校共育的策略总结。
关键词:家校共育;意义思考;实践策略;
引言
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共育模式的建立更加关注,当今时代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学生素养强化能力提升不能仅依靠课堂教育,因此应进行家校共育模式的建立与落实,最终让学生在家庭教育、课堂教育以及校园教育共同作用成为综合型人人才。
一、概念界定
为保证对策略研究的更科学,本段文字率先进行概念总结。第一家校合作,家校合作不仅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关系的概念,也是一种处理两者之间关系的行为模式,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家庭和学校要相互支持并共同努力。第二家校共育,现如今家校之间的合作已经不足以满足学校、家庭和孩子之间的需求,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比家校合作更深层次的家校共育问题,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彼此配合完成任务,为了完成小学阶段的教育进行相互配合,“共育”是双方共同培育有一定的目的性亦或是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终身性。
二、小学家校共育的实践策略
(一)校方层面
通过家校共育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以及能力的强化,校方层面应起到决策、引导的作用,基于此,本段文字侧重校方视角进行策略总结。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家校共育观念,构建平等的新型家校共育关系中需要家长的努力配合,但不能代表学校在家校共育工作中不重要,因此创建家校共育关系中校方层面应树立正确的家校共育观念,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家校共育的各项活动。例如本校进行全校六个年级的家校共育模式的建立,校方领导率先进行观念的革新,与班主任、学科教师进行会议研讨,会议上明确各自的职责避免出现家校共育模式下的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学校教育家庭化趋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错位等现象存在,在此基础上在传统家校合作的进出上进行创新发展,剔除过去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式的家长会模式,重视家校共育形式的创新,不仅仅依靠家长会的传统形式完成家校共育。
(二)教师层面
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沟通效率此过程教师应承担纽带、桥梁作用,基于此本段文字以教师层面进行策略总结。教师完成教学工作应重视学生素养、能力的强化,因此在家校共育模式下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发展完成家校共育模式的落实,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例如教师视角下完成家校共育模式的建立应明确家庭与学校不同的责任,以便实现相应的教育督促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里,可以按照合作教育的方向规范自身的行为、完成知识水平的提高,同时计划好的教育任务,包含学习情绪的教育调节、教育目标的明确与制定、合作教育的双向执行以及合作教育的内容分配等诸多教育内容,在此基础上完善教育方案初设,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期间,家长与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进行教育方向的思考,才能在充分的教育观察后明确自身的教育责任充分充当好“桥梁”。
(三)家长层面
家校共育模式下应在传统家校合作的基础上增加共同教育理念,所谓家校共育其中最重要的主体是家庭与学校,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是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操作者,家庭教育环节父母是孩子教育的引导者,因此家长应明确自身所承担的教育职责,并掌握正确的亲子沟通方式,沟通是传递爱的桥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亲子沟通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前提,通过亲子沟通,家长可更多的了解孩子及时发现问题并加引导,送对孩子健康发展有极大的作用,家长应该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与孩子进行也灵上的沟通,掌握正确的沟通方式是关键。例如为彰显家庭教育的育人价值教学环节创建“文明家庭”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家庭活动如家教小故事、孩子好习惯培养、与孩子做朋友、家长成功经验分享等,家长会上重视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学理念的传授,并提倡家长们在家期间做一个“有修养、有文化、有责任、爱家庭、爱学习的人”,再次基础亦应该教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学习文明礼仪,告别不良行为,争做文明、积极、阳光向上的好学生。在学习上、参与上、实践上、互动上为家庭努力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健康、文明的家庭环境,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本文总结家校合作、家校共育的概念,而后侧重学校、教师以及家庭层面进行策略总结,家庭教育的教育价值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确保身心健康的重要成长路径,学校教育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养、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通过家校共育模式实施确保教育工作的目标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廖素健.巧用联系手册促进协同育人——“日进日新,成长100分”家校共育实践[J].中小学德育,2021(09):67-69.
[2]吴重涵,张俊.制度化家校合作的内在动力、行动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十年家校合作实验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21(09):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