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书法艺术”让汉字学习根植民族文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2

“汉字文化 +书法艺术”让汉字学习根植民族文化

张兴凤

四川省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618000

内容摘要:汉字教学充分考虑并运用汉字的特点,让学生在汉字学习过程中逐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汲取汉字的文化营养。教学中,借助汉字书法作品呈现汉字发展演变的不同书体,懂得汉字特定写法的一些意思,并领悟汉字的形体之美,产生学习汉字、书写汉字不竭的热情,使汉字的学习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并传承文化。

主题词:汉字文化 书法艺术 民族传统文化

自有汉字起,便有了汉字教育、汉字学习。古代儿童使用的识字教材多种多样,周朝《史籀篇》,秦代《仓颉篇》《爰历篇》《凡将篇》,西汉《急就篇》,南北朝《千字文》,唐朝《蒙学》,宋代《三字经》《百家姓》,明代《龙文鞭影》,清代《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小学韵语》,民国时期的《国民字课图说》等。可见,汉字学习历来地位重要。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21年版)》中提到要引领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创造出来的,源于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王制礼仪,古人的生存智慧、生活经验、社会意识、审美情趣、文化心理等都深深地融铸于一个个汉字之中,从不同的角度沉淀了相应时代的文化信息,保存了我们民族珍贵的悠远记忆和岁月印痕。所以,汉字的学习应努力考虑到汉字的特点,让学生在汉字学习过程中逐步触摸汉字的文化内涵,汲取文字的文化营养。汉字教学就此出发,“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中国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是古代先民对汉字书写的尚美追求。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传统文化,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则依赖于汉字这个载体。几千年来,古人十分重视书法教育,中华文化也因而能够传承至今,延绵不断。

故,汉字的学习过程中,若是能够循序渐进地渗入汉字文化教育,融入书法艺术、书法文化教育,通过书法欣赏了解汉字源流,这样的文字学习过程无疑深深地植入了民族传统文化广袤丰厚的土壤之中,这于文字的学习而言,自然是美妙体验。。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孩子定会“喜欢学习汉字”,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在汉字学习过程中逐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对学习汉字有浓重的兴趣”,“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那么,《课标》中提到的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也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

一、“汉字文化+书法艺术”——了解汉字形体演变、欣赏汉字形体之美

汉字的演变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隶书、 草书、楷书、行书的过程。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第四课“日月水火”一课,认识象形字“日、月、水、火、山、石、田、禾”,以及课后练习中认识象形字“兔、鸟、竹、羊、木、网”,均借助了这些汉字的甲骨文,通过相关的实物图画与对应的甲骨文的比照,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汉字的初始形态是图画,是先民通过模拟自然创造出的图形文字,生动而形象。

教学中,可以补充这些象形字的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可以通过《书法辞典》查阅这些字的不同书体图片,也可以展示书法老师书写的不同书体作品(实践中可以发现,学生对老师的书法作品更感兴趣)。于是,学生可以清清楚楚地见识到事物的形态是如何渐渐简化地融汇于方正的字体符号中,真切地感知汉字的起源与形体的演变,明白今天的简化方块字并不是单纯的符号,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笔画、符号,我们可以感受到祖先对万事万物细腻的观察、丰富的联想、缜密的思考和入微的描摹。这样,抽象的文字变成了生动的图画和鲜活的故事,学生识字的兴趣与识字的效率提高了,并初步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之美。

运用这样的方式教学教材中出现的其他象形字:“人”像垂臂弓身站着的人的侧面,“口”像人张开的嘴巴,“耳”像人类听觉器官耳朵的外廓形状,“手”像五指张开的手,“心”是心脏的象形,“门”字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户”是单扇门的形状,“龟”字本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字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 “行”是十字路口的象形,“川”像弯弯曲曲的河道中流水奔腾不息……

儿童的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这种方式就是针对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将象形字的构形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加深了感性认识,发展了形象思维。通过展示字的原始图形,出示概括抽象图,出示古体汉字,出示楷体汉字,学生不仅知道汉字怎么写,而且懂得了为什么这么写,识字写字充满趣味且效果显著。

二、“汉字文化+书法艺术”——懂得汉字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深刻认识汉字、区分形近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其形、音、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抓住汉字的本质规律,以汉字形、义、音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让学生理解形与义的关系。

部编版教材的识字内容设计与安排,正充分把握了汉字的这一特点:一年级上册识字课《日月明》及课后练习中关于会意字的认识;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中“识字加油站”关于人体器官、身体部位的汉字中可以归类提取肉月旁的汉字,语文园地七中“识字加油站”会意字的认识,语文园地八中“我的发现”中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的字;二年级上册识字课《树》中木字旁的字,识字课《拍手歌》课后练习含隹的字、带鸟字边的字,语文园地五“识字加油站”中声旁为“夆”、“莫”、“少”的形声字,语文园地六“我的发现”声旁为“巴”、“包”、“方”、“青”、“马”的形声字字;二年级下册识字课《“贝”的故事》中涉及到的“贝”的起源以及用“贝”作偏旁的字大都与钱财有关和课后练习中金字旁、斜玉旁的字,识字课《中国美食》课后练习中火字旁、火字底、四点底的字,语文园地三“字词句运用”声旁为“咅”和“肖”的形声字,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中心字底与竖心旁的字、利刀旁与刀字底的字,语文园地五“识字加油站”中厂字头与穴宝盖的字,语文园地八“我的发现”示字旁与衣字旁、两点水与三点水……

教学会意字,从图片入手,启发学生想象描述所见;然后出示这些字的甲骨文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联系图片猜测汉字部件的意思,推测出相关会意字的含义,再依次出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的书法作品。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这些会意字的认识也就非常深刻了。

教学形声字,重点抓住形旁本身所代表的文字本义及形体演变,通过借助书法作品直观感受形旁部件的变化,从而准确区分形声字、形近字。

通过渗透汉字文化、融入书法艺术的教学方式,展现了汉字独有的美丽,张扬了汉字独特的优势,也增加了很多学习的乐趣,关于汉字的学习真正扎根在了民族文化丰沃的土地上,建立在了民族的精神家园之中,学生便能充分认识汉字文化,领略汉字独特的魅力。同时,利用书法教学开启了学生书法艺术之旅,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书法艺术欣赏意识,让汉字更形象更深刻地留在学生脑海,融入学生血脉,其书写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对汉字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历史价值有了逐步认识和了解,真正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所以,让汉字学习饮水思源,永远沐浴汉字文化的灿烂之光,学生定能真正热爱上汉字,满含敬重之情、热情不衰地规范、工整、漂亮地书写汉字,使汉字学习成为学生终身美好的体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