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要:太乙神针是中医灸法中实按灸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明清至今,历经数代医家不断传承改良,在治疗风、寒、湿邪导致的疾病方面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现代医家通过对太乙神针的方药组成、制作及施灸方法的进一步改良, 不仅拓展了太乙神针的治疗范围,同时使其更加简便易行,易于为患者接受,在临床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今后应加强对太乙神针的基础研究,系统化、规范化其制作与操作流程,探究其治疗原理,为太乙神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方向。
关键词:太乙神针;实按灸;现代研究;综述
灸法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产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灸法的起源据推测是在人类知道利用火以后人们在烘烤食物和取暖时可能偶尔不慎被火烧灼而减轻或治愈了某些疾病或烧灼腹部缓解了腹部的寒痛以及胀满等症状于是便主动用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由此产生了灸法[1]。到了明清年间,灸法发展极盛,出现艾条卷隔纸(布)施灸的方法——实按灸,经历代医家的不断改进,实按灸的集大成者——太乙神针应运而生,其首见于韩贻丰《太乙神针心法》中,书中记载的以药艾条为基础形式,以实按灸为操作方法,成为太乙神针基础制作与操作方法,改变了原有的雷火灸配方,加入不同的中药粉末,使得太乙神针的疾病治疗范围大大提高。在治疗风寒湿邪、体虚痛症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本文归纳总结了太乙神针的历史演变及现代发展,为太乙神针的继承与发扬提供理论基础。
1.太乙神针的历史源流
1.1太乙神针的历史源流
灸法的最初形式是《黄帝内经》以及《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的直接灸。至两晋与唐宋之间,首次出现了隔物灸疗,最早见于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2],包括隔盐灸、隔蒜灸、川椒灸等。以后又不断的有医家对隔物灸的种类进行补充,如唐代孙思邈增加了隔豆豉饼灸、隔泥饼灸、隔附片灸及隔商陆饼灸等, 宋代许叔微创隔巴豆、黄连灸疗。至明清时期,灸法在施灸方法上得到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 出现了艾条灸、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等新的灸疗方法。嘉靖十八年 (公元1539 年, 《神农皇帝真传针灸图》 一书中首次提到了掺入药品的艾条灸疗, 名为 “ 火雷针” ,后又命名为 “雷火针”,这是艾条灸的进一步发展, 也即太乙神针的雏形。 清代韩贻丰《太乙神针心法》 一书又在雷火针的基础上, 加减了一些药物, 称之为 “太乙神针”, 因其对雷火神针的药物组方进行了改革, 使其适应证得到了很大范围的扩充。
1.2 太乙神针的历史演变
自雷火神针出现后,历代医家不断改良其配方,清代医家进一步改进雷火神针配方,有三气合痹针、清癖神火针等不同的改良针法。至康熙年间,韩贻丰在吸取前人经验后,于方中去乌头、蜈蚣等“杂霸之药”,添人参等大补元气之药,形成了雷火神针传承中的最大分支——“太乙神针”,克服了雷火神针“但有攻克,更无滋补”的不足,扩展了治疗范围[3]。后经范毓䭲继承发扬,流传极广,影响力延续至 20 世纪初期,广泛流传于民间,有“人人和缓,家家华佗”之称。
2.太乙神针的制作与施灸方法
2.1 传统型太乙神针
传统型太乙神针以清代范毓䭲《太乙神针》方为主方:木香9g、乳香9g、没药9g、肉桂9g、羌活9g、防风9g、共研为细末,过筛后,加入艾绒94g、麝香少许揉散均匀,外用棉皮纸包裹成爆竹状,外用桑皮纸6层,阴干勿令泄气待用。患者取坐位,先用75%的医用酒精在施灸的穴位上消毒,然后铺七层纱布,将点燃的针卷乘热按到纱布上,使药力顺着热气透进深部,5s/次,嘱咐患者自觉热度难以耐受时提醒施灸者,这时将针卷抬起,将灰烬抖去,再将火焰吹燃,继续施灸。采用一、五、七阳数计算:替换一次为一针,每穴每次灸七针,每5d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2d[4];
2.2 瓷罐式太乙神针
药艾新疗法是在太乙神针基础上改变处方加工的一种长6厘米、直径2~3厘米的复方药艾条。使用时,点燃药艾条两端,插进一个直径10厘米、高10厘米艾灸瓷罐内的瓷针上,盖上罐盖,放在垫有毛巾的穴位上,使其自然燃烧,药艾燃烧的微量烟雾从罐盖上的三个洞腾空升起,药艾燃烧时所产出的温热热量穿透毛巾徐徐进入穴位进行温灸治疗。一支药艾条点燃两端,放进艾灸罐内瓷针上,两分钟后产生热量,热量从艾灸罐底的洞眼徐徐往下辐射,热量均衡持续不低于60分钟。60分钟可分配治疗3~5个穴位或部位,受灸部位均能达到灼热红晕体现,达到艾灸治疗目的。该方法不仅在门诊为患者治疗,也可在家任选时间自疗操作调理。另增加排烟设施,一个15公分×15公分的塑料桶,接通6米长1寸塑料软管、塑料桶反扣在艾灸罐上,塑料软管伸出室外,使药艾灸时燃烧烟雾直通室外[5]。
3 太乙神针的现代临床应用
现代太乙神针配方上各有长短,各具特色,总体以补益类药物为主,操作仍采取实按灸的形式,主治由风、寒、湿邪引起的诸多疾病及体虚疾病。在临床应用方面因症制宜,灵活加减配方,扩大其主治范围。同时,在制作与操作方法上不断改良,使其更具易行性,针对畏针刺者、畏艾灸烟味者效果更佳。
[6]
3.1 周围型面瘫
赵氏等运 用“艾绒50 g、细辛15 g、白芷5g、羌活5 g、独活5 g”的改良配方[7],治疗眩晕症有效率达85.4%,高于艾炷灸的64.7%(P<0.05)。中医认为:此病当为人体正气虚弱之时,卫气失职不固,风寒之邪乘势侵袭面部阳经脉络,致使面部一侧营卫不和,气血不得濡养筋肉经脉,导致肌肉弛缓不收而发病。据《灵枢·经筋》中“其病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故僻”,面颊部乃阳明经所走行之处,故风寒之邪侵袭之后,治之以阳明经,因此中医治疗原则以祛风散寒、通络和营[8]。使用太乙神针对阳明经和太阳经的穴位或者经络循行部位进行实按灸治疗口眼斜时,可以取到很好的疗效。通过温热的灸热之力,将温补的药效传入经络,从而驱除经络中的风寒之邪,并温润经络肌肉,缓解其因受风寒之邪导致的拘急紧张的情况。
3.2 膝骨性关节炎
董氏等以“艾绒 50 g、细辛 15 g、牛膝 10 g、乌药 10 g、羌活 5 g、肉桂 5 g、桂枝 5 g”为方[9],对 25例膝骨性关节炎病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其治疗后膝部 疼痛、晨僵、活动摩擦音等典型临床症状均明显下降。膝骨性关节炎在中医属痹症范畴,多由感受风寒湿邪引起,而据《太乙神针心法》记载,太乙神针尤善祛风散寒、温通经络,故在治疗闪挫、诸骨节痛及寒湿诸气引起的疾病方面有着良好的疗效[10]。
4 结语
太乙神针经历代医家改进,逐渐形成了将麝香、乳香、没药等药物混入艾绒,卷为艾条,以实按灸的手法进行操作的体系,利用艾条燃烧产生的温热作用以及“药气”透入腧穴,从而取得良好的疗效。现代医家的改进为我们提供了太乙神针的发展新思路,在保留疏风散寒、温经通络等主要功效的基础上,通过对配方的改良,不仅加强了原有的功效,同时也使适应证更加广泛,从而可治疗不同的疾病[11]。在制作方法上,瓷罐式的太乙神针减少了艾灸时强烈气味的产生,提高了药物利用效率,使药物成分可以缓和、持久地作用于穴位,兼具了环保、便捷、易于接受的特点[12]。目前,因古方中包含的贵重药材致使成本偏高,以及传统太乙神针的操作繁琐和艾条燃烧产生的刺鼻气味过大,太乙神针临床应用与推广仍存在困难。另外,现代太乙神针相关的基础研究较少,且改良太乙神针均缺乏后续的深入研究,对于药艾条的规格、艾药混合的比例等方面仍缺乏统一的标准,尚未形成规范化的制作与操作流程。而对照研究的欠缺,难以科学性证明太乙神针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些问题仍有待解决。今后,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形成系统化、规范化制作与操作流程,同时开展大量的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深入研究太乙神针的作用机制,并根据不同的疾病对配方进行针对性的改良,拓展其临床应用。
参 考 文 献
李娜,黄心镜.温针灸治疗门诊风寒型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0,35(12):1871-1873.
杨娟娇,邵瑛,杨原芳,等.重灸翳风穴配合悬挂针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9,28(09):1633-1635.
东贵荣,鲍春龄,周艳丽,等.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门诊临床路径[A]. 中国针灸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中国针灸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中国针灸学会,2011:7.
耿双. 应用红外热成像观察针刺配合雷火灸急性期介入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D].长春中医药大学,2020.
王明明,蔡圣朝,黄雪珍.针刺“面八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6,39(02):50-52.
张胜.针刺配合灸翳风穴联合强的松治疗风寒型面瘫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07):144-147.
刘立公,顾杰.范毓香奇和“太乙神针”[J].中国针灸,2007(07):543-544.
曾欢,李敏,邝碧瑶,等.《太乙神针心法》学术特点探析[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0(02):179-180.
谢安阅. 艾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文献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刘浩声. 太乙神针灸临证录[M].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120-122.
吴昊. 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应用于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相关标准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王婷婷,陶勇军,楼喜强,等.梅花针扣刺联合中药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0):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