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在腹膜透析管置入术中的应用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9
/ 2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 和局部浸润麻醉在腹膜透析管置入术中的应用比较

黄婷

文山市人民医院 云南 文山 663099

【摘要】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在腹膜透析管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5年3月--2020年7月以前予74例患者局部麻醉(参照组),2020年7月--2021年8月予38例患者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观察组),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切皮、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组织、牵拉及切开腹膜、缝皮时,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而在麻醉进针、置管及造皮下隧道时,两组疼痛评分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膜透析管置入术中,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效果明显,对于减轻患者术中疼痛感极为有利,存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腹膜透析管置入术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症,若治疗不及时,一些患者会逐渐进展为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是对该疾病进行治疗的常见手段,临床中,局麻下开放式腹膜透析管置入极为常见,但是患者术中很容易产生强烈疼痛感,配合性较差,不仅会影响手术操作,还会影响患者预后[1]。而最近几年,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以其安全性高以及定位准确等优势逐渐获得了临床认可。本次研究针对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在腹膜透析管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5年3月--2020年7月以前予74例患者局部麻醉(参照组),2020年7月--2021年8月予38例患者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观察组),其中参照组男女各34例和40例,年龄18-85岁;观察组男女各23例和15例,年龄26-73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参与研究的患者均不存在麻醉药物过敏史。

1.2方法

观察组实行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于患者脐上、脐下分别做一水平线,长度为2.5厘米,画出双侧腋前线,共四个交点,如果手术切口在左侧,则选择左侧的两个位点,反之则选择右侧,使用超声仪和高频探头对注药点进行检查,通过超声引导平面内技术,常规消毒皮肤之后在探头纵轴中点行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使用18G静脉穿刺针针芯进行穿刺,注入生理盐水,确定生理盐水可以在筋膜层扩散,在此平面注入20毫升0.3%罗哌卡因,于超声下可见局麻药物在腹横肌平面阻滞平面产生梭形低回声区。注射之前需要注意,在回抽注射器后未见回血才可进行注射。注药结束之后则可以将穿刺针退出。

参照组实行局部浸润麻醉。沿着医生所标注的手术切口使用利多卡因对患者实行局部浸润麻醉,注意总用药量不要超出25毫升。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术中疼痛评分,并详细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资料录入spss18.0统软件中处理。

2 结果

观察组术中切皮、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组织、牵拉及切开腹膜、缝皮时,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而在麻醉进针、置管及造皮下隧道时,两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术中疼痛评分[n(61a449174c534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

组别

例数

麻醉进针

切皮

分离皮下组织 分

离肌肉组织

牵拉及切开腹膜

置管

造皮下隧道

缝皮

参照组

74

2.30±1.09

4.74±2.20

4.53±2.87

6.03±2.00

7.12±2.21

6.33±2.41

6.12±1.92

3.30±1.01

观察组

38

2.22±1.12

1.88±1.54

2.41±1.52

2.01±1.74

4.96±2.35

5.52±2.94

5.40±1.74

2.18±1.26

t


0.364

7.156

4.251

10.510

4.793

1.560

1.938

5.099

P


0.716

0.000

0.000

0.000

0.000

0.121

0.055

0.000

3 讨论

腹膜透析是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实行替代治疗的重要手段,需要实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术才可展开治疗。临床中局部浸润麻醉、全身麻醉、区域阻滞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等都是非常常见的麻醉方式。对于尿毒症患者,若其药物排泄率降低,则很容易引起中毒现象,同时还会合并心律失常、心肺功能异常等一系列因素,使麻醉方式的选择受到严重影响。局部浸润麻醉在临床中极为常见,其应用频繁,但是手术过程中其镇痛效果并不显著,很容易造成腹肌紧张、内脏收缩,不仅会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痛苦。

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是一种全新的腹壁区域阻滞方法,在腹横肌平面注入麻醉药物,通过阻滞走形于该平面的支配腹前壁感觉下胸段和第一腰段脊神经,能够实现腹壁镇痛目标。并且可以直接在超声引导下观察腹横肌平面,有着操作简单、便捷,区域阻滞局限,起效时间短,用药剂量较少等优势,不会引起较为严重的毒副反应[2]。在腹膜透析置管手术中,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的实行,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同时对于改善其腹肌紧张情况、降低手术时间以及提高其临床配合度也是非常有利的,术后患者能够尽早下床活动,对于疾病恢复、预防术后漂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效果显著。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术中切皮、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组织、牵拉及切开腹膜、缝皮时,其疼痛评分较参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在麻醉进针、置管及造皮下隧道时,两组疼痛评分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腹膜透析管置入术中,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效果明显,对于减轻患者术中疼痛感极为有利,存在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中,通过对患者实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可以减轻患者的术中疼痛感,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依从性和配合性,进而实现治疗目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军,席鹏,陈辉,等.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腹透管置入术的研究[J].海军医学杂志,2019,40(5):440-443.

[2]姚筱,龙宏杰,曾庆义,等.B超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19(10):778-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