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 402160
摘要 目的:探究新冠肺炎初期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应激状态。方法:选取近两年内于我院工作的80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选择划分为A、B两组,各40例,A(参与组)组在疫情期间参与支援一线,B(未参与组)组是在疫情期间未参与支援一线。通过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同情心疲乏简短量表以及心理应激反应问卷对组间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A组在三份问卷调查上的评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参与支援抗疫一线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和应激反应。需加强心理疏导,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抗疫一线;新冠肺炎;心理问题;应激状态
新冠肺炎是在2019年春节前后爆发的一种危及人体生命安全的病毒肺炎传染病。该疾病在传播速度和范围上不亚于非典,该病毒在人体的潜伏期大概在14天左右,但是感染的前期症状与普通感冒极度相似,具有非常大的混淆性,难以把控。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即刻出现呼吸困难等现象,若抢救不及时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在我国对疫情强有力的应对之下,疫情防控效果显著。在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支援武汉的医疗队伍前仆后继,护理人员占据总人数的三分之二。长时间面对数量剧增的病人,面对大量患者的死亡及自身安全随时被威胁的情况,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每一次应对突发情况都是护理人员冲在最前面,他们的情绪关乎着患者的安危,牵动着家属的心,甚至对社会的稳定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次报告探究抗击新冠肺炎初期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为在面对医疗卫生紧急事件时,能够全面合理的制定心理问题干预方案提供条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我院近两年内工作的护理人员80例,选择划分为A(参与组)组40名,男2名,女38名,年龄为20~35岁,均龄为(32.45±2.70),B(未参与组)组40名,男5名,女35名,年龄为21~38岁,均龄为(33.47±2.53)对两组人员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在症状自评、同情心疲乏现象及心理应激反应三方面进行比较。组间护理人员的一般信息资料差异较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线上填写调查问卷
本次研究选用在线调查问卷的方式开展,针对选取的护理人员发放80份问卷,在线填写相关问题的答案后由护理人员进行上传,所收回的80份问卷均有效。
1.2.2整理信息
依据相关指标确定样本数量,本次研究所使用的量表一共有8个方面,症状自评测量表有3个方面,心理应激反应问卷有3个方面,同情心疲乏情况反应表有2个方面。将护理人员所填写的问卷结果进行分类整理。
1.2.3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一线护理人员通常会出现的一些不良情绪反应和现象为:焦虑害怕,由于其一直处在重度感染区,对自身情况担忧害怕;新冠肺炎是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一线护理人员工作量大,不能时常与家人联系,对家人的具体情况较为担心;工作量大的同时工作难度也过高,疫情会持续多久对当时的医护人员来说是未知情况,容易产生迷茫及无力感
由于长期参与高强度且性质激烈的工作,身体过度劳累。而这种疲惫来自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在短时间里无法得到真正的恢复,所以他们对当前的救助任务可能会产生极大的无助感,短期内高频率的接受到患者死亡和感染的不幸讯息,会产生压力和冷漠的心理态度,也就是所谓的“同情疲劳”。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的统计软件处理,t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据本次调查研究表明,A组人员在症状自评、同情心疲乏及心理应激方面的评分均高于B组,因而,需加强对该护理人员们的心理疏导,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缓解该症状,详细数据如下所示:
组别 | N | 强迫症状 | 焦虑抑郁 | 人际关系敏感 |
A组 | 40 | 38(95.00%) | 35(87.50%) | 30(75.00%) |
B组 | 40 | 20(50.00%) | 15(37.50%) | 18(45.00%) |
注:P<0.05
组别 | N | 二次创伤 | 职业怠倦 | 总分 |
A组 | 40 | 13.57±9.67 | 33.32±20.35 | 46.85±29.98 |
B组 | 40 | 9.66±7.32 | 20.30±13.25 | 29.97±19.88 |
注:P<0.05
表3护理人员心理应激反应情况表(分)
组别 | N | 情绪反应 | 躯体反应 | 行为反应 | 总分 |
A组 | 40 | 29.11±11.26 | 22.77±7.37 | 15.67±6.17 | 62.17±23.52 |
B组 | 40 | 17.56±8.37 | 14.91±6.92 | 12.57±5.27 | 44.57±16.67 |
注:P<0.05
讨论
参与支援一线抗疫的护理人员都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健康问题,管理者需对这些护理人员做及时的心理疏导,稳定该护理人员的情绪,减轻其抑郁焦虑症状。同时,需对护理人员加强应对公共卫生紧急突发状况的培训,首先是要提高防控意识,提升防控疫情的技术手段,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对护理人员进行具体的防护措施培训,开展相关活动,提供视频教学。定期对护理人员的相关技能进行考核。对急救管理体系的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完善,按时对紧急事件展开演练,增强护理人员在面对该突发情况时的信心,稳定心态,提升救急的能力。时刻关注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一旦发现问题要进行及时的干预,使其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对患者产生同理心和责任感,对工作保持热爱。
参考文献
[1]覃思,徐俊芳,舒宝连,胡启托,郭孝鹏,郭有锋.新冠肺炎疫情下临床、护理专业医学生对公共卫生类课程的认知及教学改革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1,37(04):486-489.
[2]姚茹,王苏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J].西部中医药,2021,34(06):1-3.
[3]郭玉莲,曹英娟,王静,战玉芳,孙勇.高龄危重型新冠肺炎的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05):152-155.
[4]杜娟,杨蓓,陈宇琦,曹云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2):123-125.
[5]张建,郑学风,胡欣杰,张春华,李亚娜,薛雪,魏丽丽.危重型新冠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1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01):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