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育培养完满的人性,将理性判断和感性冲动结合起来,实现性格和认知的完整。教学活动中,隐性知识的传递,网络文化的引导,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主体从实用中解放出来,培养主体的审美心胸,加强美育效用,建设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培养其“同自然之妙有”“度物象而取其真”的胸怀,扩宽格局,扩大心胸,提升知识自信、能力自信、情感价值观自信、职业自信、文化自信。
美育是培养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也是情操和心灵的教育。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意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思想道德文化出发,在思想教育与价值引领中增强文化自信,以学生为中心,将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立校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熏陶审美体验,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练习,结合科研平台、科研项目,打造提升学生综合实力,量化学习成果,将学习成果转化成市场产品,市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加强职业体验提升专业自信。审美经验、审美感受、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愉悦等的增强,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培养学生“同自然之妙有”的胸怀,扩宽其格局,宏大心胸,从而全面提升知识自信、能力自信、情感价值观自信、职业自信和文化自信。
1 隐性知识传递
过度理性的引导和渲染消解了感性,主体不能成为“完满的人”。针对大学文化育人过程中的隐性知识传递现象,以美育思想涵盖育人、课程、景观等多个方面。康德的观点表明,时空条件下的感性世界中的显象、现象、可感世界,从判断的形式到意、情,这般感性世界的认识包括判断机制和感觉机制,美育在此类机制的形成中不可或缺。此等理性冲动和感性冲动并重,激励约束并重,教师让渡教学主导,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意愿,提升学生知识能力。将美育中的人文主义和大学精神的自由思想、民主意识、独立人格和平和心态传染给学生,也就是说以崇高的理想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先进的文化熏陶人,培养形象思维,注重空间维度的景观建设,理解空间和表达空间熏陶,注重形象生产工业。此外,价值观的流行和传播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即庄子《逍遥游》中的鹏之游、舟之游的凭借,此类凭借可是有限的,也可是无限的;也是有形的,或是无形的。有形的较为常见,无形的一旦找到适合的载体,二者就融为一体,很难剥离开来。挖掘红色资源中的美育美学点,加强红色资源的体验育人,结合地方红色文化育人,探索丰富打造多层次的文化育人载体,升化产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协同整体构建各学段相互衔接、各级各类教育相互促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提升高校学生主体性地位,提升学生的内部驱动力,高校育人以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考虑人际交往、组织文化、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实践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组织文化氛围,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2 美育融入课程思政目标
席勒《美育书简》中指出“现时代”的一些弊病:“欲求占了统治地位利益成了时代的伟大偶像;哲学家的探索精神把想象力也撕成了碎片。”压缩空间下时间的碎片化;感性冲动的压抑,剥离了人性感性中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课堂教学的过程并非是渗透,而是培养完满的人,对存在、发生、过程等不断探究和质疑的过程。必须经过心灵,才能进入头脑。中国传统美学中强调“味”,直观感受和知觉的体味,是创作、直觉、审美中的体会,对兴发灵感,激发探索的影响不容忽视。“味”的过程是澄怀的过程,是逸与感性冲动的交织。美育融入课程思政的过程,是体味、静谧、安逸的弥漫与静心。当今理性的过度主导,感性和自体的认知在美育的静心中得以体味和深入。各种表达空间的方式包含着一切符号、含义、代码和知识,使得物质实践被谈论和理解,结合传统诗歌、乐律,熏陶传统文化和培养审美趣味。教师落实新文科教学意识,把美学和历史、哲学、文学等其他学科结合,扩宽学生知识面,将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助力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思政中思政与课程、美育结合,学生在掌握知识、能力目标之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更完满。从美育美学思想出发,扩宽学生思想格局,完成知识储备,建立梯形知识库,引导学生创新,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培养学术思维,并落实学习实践。在“间接德育”课程的建设上,要统筹好各学科,充分发挥各学科的育人价值,扩宽知识面,将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并构建良好外物景观引导,理解空间和表达空间培养熏陶。
3 网络文化
清华大学彭兰教授指出,网络文化现阶段多以挑战主流文化为主,在挑战、改造甚至解构某些主流文化的基础上完成自身的基本建构,表现为破坏性。但当网络日益成为现实社会的一部分时,曾经处于边缘位置的网络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在主流化。未来网络文化发展更重要的任务是建设而不是破坏。实现从娱乐至上到价值塑造的转变。对网络文化的一个常见批评是其娱乐至上的倾向。在人人都能参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的文化创造与传播行为呈现更大的娱乐成分。网络文化娱乐至上的倾向就像其破坏性一样,是其在成长初期的一种表达姿态。从长远来看,网络文化要走向成熟,需要塑造除娱乐性之外的其他价值,推动文化的传承、社会的进步。只有具备更多元的价值塑造能力,才能使网络文化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赋予教育主体网络话语身份,重塑实践活动中的评价体系,适应市场传播媒介,引导学生甄别信息,把控网络文化。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信息学习,正确把握网络信息,训练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网络文化的冲击,更是应把握好传统与发展的关系,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精髓的“书法”、“戏剧”,结合信息媒体技术,发扬传统文化,包括儒家“美与善、仁学、中和”,道家“德有所长形有所忘、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功利与非功利等。美育育人更是课程教学活动之外的育人和体己。充斥的网络信息和压缩的空间维度,美育更是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美育育人走进课堂,充斥在隐性知识的传递中,网络信息传播之中,非利用价值探究主体生存世界。以“意向性”的方式与主体的存在状况、审美经验等发生关联,以对学生的语言行为产生“激励效应”。美育育人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客体外在的意象、形式、叙事和并置等又延展了视域,必将凸显学生的意识形态,更加深入学生的自体意识。
参考文献:
[1]林伟健.高校师德建设概论.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5.
[2]金昕.当代高校美育探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81.
[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校级课题《新时代“美育育人”助推高校文化育人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