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河南三门峡) 472500
摘要: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呵护生命、关爱生命、追求完整的生命意义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生命教育应遵循立足学生、面向生活实践的教育原则,从单纯的课堂走向真实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层面展开。因此,立足课堂教学,开展基于单元或课时主题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以专项调查提升生命认知、以主题探究体验生命价值、以情境体验感悟生命内涵、以多元评价明晰生命意义,是我们所做的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疫情背景;小学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
引言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为学生介绍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到生命的可贵和优良品质的高尚,引导学生在关注生活实践的同时,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命诚然可贵,但更可贵的是我们通过投入生命成本,学习到知识、技术,获得成长与实现价值。因此,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生命成本投入,尊重每位学生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课堂,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学到最有价值的知识。
一.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生命教育的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由美国作家提出,多年来已经渐渐得到多个国家的认可和推广。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曾经推出的“生命教育导师”课程中,也明确给出了生命教育的定义:生命教育是直接面对生命和生死问题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加尊重生命、认识生命且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能够积极面对生命中的困难坎坷,树立正确健康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并且在生活中学会感恩。关于生命教育的另一种说法,是指生命教育是对人性的研究和教育,并通过对复杂的人性进行剖析和认知,来体现以人为本的生命的价值。这种观点比起生死观更偏向于对人的内心的探视,通过教育的方式普遍认识,并向积极健康的方向推进,除了对人的过去进行分析,更注重的是未来的健康发展。无论生死的教育还是人性的教育,生命教育的本质都是对生命意义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过去种种现象和行为的分析,给未来的生活指引健康积极的方向。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是要他们认识生命、理解生死,更是希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建立健康的认识基础。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1.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道德与法治课是小学生的基础课,也是小学生除语文、数学学习之外关于心理成长的认知课,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一方面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对小学生认识生命的初阶段的教育,对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为小学生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小学生会出现逆反心理和初期的叛逆,通过正确的生命教育,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行理性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2.教育发展的要求
小学生还没有足够的自我学习能力,他们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就是课堂教育。而教育改革要求学生通过教育形成健全的人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生命教育的开展就显得非常有必要。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是最接近生命教育的观点和意义的,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就是当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健康的生命观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足够重视,家长也要能够积极配合。
3.社会发展的需求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元化,使小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观点,除了积极健康的生活,也会看到种族歧视、暴力、拜金主义等负面现象。这时候,教师就需要通过教育教授给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传授关于生死和人性的知识。此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人认可,虽然家长高度要求小学生是希望他们未来有更多的技能在社会上生活,但是由于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存在一定问题,往往会与学生需求产生冲突。这种现象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也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因此,教师在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了解家长的用心,同时学会跟家长进行良性沟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不同的学生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对学习付出的生命成本有很大的区别。学生的生命成本投入与最终结果产出之间有很大的联系,学生投入的生命成本主要是其愿意为了学习而付出的心灵资产,而最终的知识产出表现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心灵成长等各个方面。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实际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掌握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及缺点,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另外,教师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能够让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从而在教学中融入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案例。
2.以主题探究体验生命价值
学生所面对的现实的生活世界和未来的生活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是不可预测的,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生命状态也不仅仅是知识意义上的简单选择,更多的是从生活的经验中生长出来的。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参与主题探究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交流、碰撞、探索,达成生命的互动与共融,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在参与主题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指令的执行者,不是习惯的被塑造者、道理的被灌输者,而是生命活动的体验者、学习者、合作者、探究者,他们会通过针对主题的协作讨论、对话交流和互动合作,不断探索未知,学会创新,实现生命的共同成长。
3.集中教学资源,提升教育效果
小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对来说较轻,因此也有一定的时间可以留给教师来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学校除了可以组织道德与法治的演讲和专题节目,还可以组建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教育。生命教育不仅是传授生命的重要性,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的精髓,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仅仅照本宣科已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材内容也由原先的以理论为主变成以案例分析和观点表达为主,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始终是领路人,真正要修行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在道德和法治课堂上,“填鸭式”教学不仅不被学生喜欢,还可能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时,公开的或者自由的课堂讨论学习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对于教学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将资源共享给学生,并进行课堂大讨论,结束之后再自行总结。这样的教学过程既结合了课本的理论知识,也能通过互联网资源的引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更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兴趣。
结束语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为学生介绍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到生命的可贵和优良品质的高尚,引导学生在关注生活实践的同时,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命诚然可贵,但更可贵的是我们通过投入生命成本,学习到知识、技术,获得成长与实现价值。因此,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生命成本投入,尊重每位学生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课堂,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学到最有价值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张芳群.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之生命教育[J].华夏教师,2019(33):62.
[2]李云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3]魏海军.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之生命教育[J].华夏教师,2019(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