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省南京市, 210097; 2、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识部,江苏省常州市, 203164)
Liu Hongxia
(1、The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2、General Education Department,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摘 要 赵元任先生是近现代对我国传统古诗文吟诵开展田野调查的先驱,也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常州吟诵”的杰出代表。古诗文吟诵不仅伴随赵元任终身,对吟诵的研究,也成为赵元任个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众多海外吟诵资料和研究资料为国内所未见,弥足珍贵。赵元任为吟诵研究留下范式,他的吟诵活动与海外吟诵资料,和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口传暨表演文学研究会(CHINOPERL)学者们的早期田野调查与海外教学实践,对当前国内的吟诵传承与吟诵海内外教学的开展有其指导意义和参照价值。
关键词 赵元任 海外 吟诵活动 吟诵资料 研究范式
赵元任(1892-1982)是近现代对我国传统古诗文吟诵开展田野调查的先驱,也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常州吟诵”的杰出代表。自1916年起传统吟诵便成为赵元任个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至1982年去世。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保存了赵元任的完整档案,其档案资料分别于去世后的1982年7月,以及1990年11月由长女卞赵如兰捐给该校班克罗夫特图书馆(the Bancroft Library)。1在封存数十年后,该校正在进行赵元任档案的整理工作。本文将结合部分档案扫描件及2016年编成的《赵元任档案Yuen Ren Chao papers,1906-1982》(以下简称《档案》)目录2、北美中国口传暨表演文学研究会(CHINOPERL)3的吟诵资料、部分手稿,多年来陆续寻访到的海外吟诵资料,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日记复印件4,对赵元任为我国传统诗文吟诵所作出的贡献,包括他的海外吟诵活动、吟诵田野调查、采录、研究和海外教学进行论述。
一、赵元任在北美“中国口传暨表演文学研究会(CHINOPERL)”的三次吟诵报告
1969年,赵元任在康奈尔大学任客座教授,开设《中国语言结构》和面向研究生班的吴语课。康奈尔讲学期间,赵元任参与了“康奈尔大学中国计划”,与22位学者作为学会的创建人,出席中国口传暨表演文学研究会(或译中国演唱文艺研究会,简称CHINOPERL)在康奈尔的成立大会。
1971年,在CHINOPERL第三届年会上,赵元任和程曦用各自方言介绍吟诵,一为南方方言,一为北方方言,二人对吟诵报告的定位是“the chanting of classical verse and prose(韵文与散文的吟诵)”。赵元任的吟诵主题是Chanting of Various Types of Materials(各类文体的吟诵),示范了家乡常州七类文体五种不同形式的吟诵,留下了系统而珍贵的吟诵资料。吟诵篇目见图1-1、图1-2:
图1-1 1971年CHINOPERL年会印发材料 图1-2 伯克利《赵元任档案》扫描件
赵元任为吟诵报告所进行的准备是系统的,为本次吟诵报告列出的相关研究论文目录,以及所准备的语言、文学、音乐等方面文本资料将在本文第三、第四部分进行引述。
另据近年寻访到的海外资料,赵元任曾在美国“中国口传暨表演文学研究会(CHINOPERL)”国际学术年会上作过三次中国传统吟诵主题报告:
年份 | 会议地点 | 报告主题 |
1969年 | Cornell University 康奈尔大学 | Music, Linguistics, Literature, intonation and tone in relation to speech and music,Chinese dialects(音乐、语言、文学,方言“诵读”与“吟唱”)5 |
1971年 | Cornell University 康奈尔大学 | Chanting of Various Types of Materials(各类文体的吟诵)6 |
1975年 | 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 | Forms of Chanting of Antique and Metric Verse in Chinese(古体诗与格律诗的吟诵)7 |
表一 CHINOPERL国际学术年会赵元任吟诵报告
由表一可看出,赵元任的三次吟诵报告逐步深入,探讨了吟诵的几个核心问题。1969年的报告,提出吟诵涉及文学、语言、音乐三门学科,具有方言的属性,以及以方言“诵读”与“吟唱”为例,分析二者的区别,讨论各自的用音和所吟之字平仄声调的配合关系。1971年的报告,与程曦的吟诵报告互为补充,从韵文与散文的角度进行呈现,共同形成一个涉及各体诗文吟诵的完整体系,有助于学界全面了解传统吟诵的具体样貌。1975年的报告,则结合吟例,讨论了古体诗与近体诗各种体例的吟诵形式。
《档案》“系列3专业活动”子系列“学术机构1929-1973”部分,列有“康奈尔大学中国计划-中国演唱文艺研究会(CHINOPERL),信函与笔记1970-1974”8,这部分资料有助于今后就赵元任在CHINOPERL的三次吟诵报告作进一步深研。
二、方言田野调查与融入吟诵的海外教学实践
1、清华国学研究院及中研院史语所任职期间的方言田野调查与教学
赵元任在1969年CHINOPERL成立之初的会议讨论中,提到中研院史语所进行过长期的方言吟诵的采集。9由于方言田野调查的内容包含各地吟诵资料的采录,对其方言田野调查作一整体性梳理,将有助于海外珍贵吟诵资料的进一步寻访。
以时间为序,赵元任1927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期间,即开始系统地进行汉语方言调查,最初是吴语调查,“常把方言调查中的活的材料和实例,拿到课堂讲授”10。1928年,赵元任接受中研院史语所聘请主持语言组工作,到史语所即进行两广方言调查。
录音设备也在不断更新。1927年调查吴语时只有一种滑动音管,在广州调查粤语时用腊筒录音。1933年,担任清华留美学生监督处主任时,在纽约订购铝盘录音设备,以及手动发电设备以运用于田野调查。11据《档案》目录,“系列3专业活动1929-1980”部分包括不同年份购买录音器材、语言唱片以及向贝尔实验室购买录音机的信函。如“中央研究院-购买书籍及录音器材,信函与清单1954-1955”、“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和评议员聘书1937-1960”,可以看出赵元任1938年赴美之后依旧任职中研院史语所,海外采录也一直进行。
《档案》“系列2研究文件1919-1971”部分含方言调查的材料和笔记,由于资料众多,伯克利归档人员按方言的字母顺序进行了归档。为便于整体性了解,在此按时间顺序整理为表二:
内容 | 时间 | 档案存放 | 备注 |
吴语方言调查小册,吴语方言调查表 Vol.1-6 | Undated | Carton 11, folder 13-23 Carton 12, folder 1-2 | 这部分资料未标时间。据《年谱》及日记,1927年9月,首先进行吴语方言调查。 |
常州笔记 | Undated | Carton 12, folder 26 | |
临川方言笔记 | Undated | Carton 12, folder 50 | |
方言调查手稿小册Vol.1 | 1928 | Carton 11, folder 1 | |
方言笔记与罗常培信函 | Circa 1928 | Carton 12, folder 15 | |
广州方言调查与笔记 | Circa 1928-1972 | Carton 12, folder 45 | |
广东方言笔记 | Circa 1929 | Carton 12, folder 20 | |
台山语料手稿 | 1929 | Carton 13, folder 16 | |
方言调查笔记 | 1929-1940 | Carton 12, folder 17 | |
方言调查笔记和信函 | 1929-1938 | Carton 12, folder 18 | |
厦门方言笔记 | 1931 | Carton 12, folder 19 | |
苏州方言调查笔记与语音表 苏州方言调查笔记 | Circa 1931 1950 | Carton 13, folder 1 Carton 13, folder 3 | |
方言调查小册 | 1934 | Carton 12, folder 3 | |
福建邵武方言调查 | 1934-1935 | Carton 12, folder 44 | |
台山方言调查笔记,声调,字汇,音节 | Circa 1935 | Carton 13, folder 15 | |
田野笔记与550最常用字字汇 | Circa 1935 | Carton 12, folder 14 | |
中央研究院方言调查-长沙,笔记与信函 | 1935-1937 | Carton 12, folder 27 | |
潮州方言笔记 | Circa 1935-1970 | Carton 12, folder 29 | |
方言调查小册,Vol.1-2 | Circa 1936 | Carton 11, folder 2-12 | |
定县方言调查 | Circa 1936 | Carton 12, folder 33 | |
调查笔记 | Circa 1936 | Carton 12, folder 6 | |
绍兴无锡方言笔记与字表 | Circa 1936-1947 | Carton 13, folder 52 | |
方言调查小册 | 1937 | Carton 12, folder 4 | |
福州方言笔记与信函 | Circa 1937-1941 | Carton 12, folder 43 | |
湖北方言调查笔记与信函 | Circa 1938 | Carton 12, folder 47 | |
中山方言调查笔记与读本 | Circa 1939 | Carton 12, folder 49 | |
四川方言调查-丁声树信函 | 1940-1941 | Carton 13, folder 4 | |
苏州方言调查笔记 | 1950 | Carton 13, folder 3 | |
台山方言录音笔记 | 1950-1951 | Carton 13, folder 5-14 | |
台山语料,张卫纲南长音系,杨时逢信函 | 1951,1963 | Carton 13, folder 21 | |
徽州方言调查笔记与董同龢信函 | Circa 1955 | Carton 12, folder 48 | |
绩溪方言-胡适的录音笔记与杨时逢的信函 | Circa 1957-1962 | Carton 12, folder 30-32 | |
方言调查笔记抄稿(闽南语) | 1959 | Carton 13, folder 23 | |
福州方言对话笔录、福州方言笔记 | Undated | Carton 12, folder 41-42 | |
山东临淄田野笔记 | Undated | Carton 12, folder 51 | 这部分资料未标时间。列出置于表末。 |
台山方言笔记 | Undated | Carton 13, folder 17 | |
徽州方言录音笔记 | Undated | Carton 12, folder 19 | |
方言调查对话抄稿 | Undated | Carton 13, folder 24 | |
方言调查对话抄稿-香港 | Undated | Carton 13, folder 25 | |
录音明细表 | Circa 1961 | Carton 13, folder 68 | |
表二 《赵元任档案》方言调查
据表二可知,部分资料未定确切年份,部分资料未标时间、地区,由于UC Berkeley是由该校档案馆、东亚馆各出一人,于2016年完成对赵元任档案的初步编目,单就吟诵而言,目前还存在诸多研究空白,后续对相关资料的整体性梳理,具体资料的辨析,或进行吟诵之深研,需要海内外学界展开合作研究。值得一提的是系列2里,还包括广韵笔记、韵母字表1930年重印本,以及1930年出版的《方言调查》(赵)修订本,这部分资料最初由赵元任设计用于方言调查,之后几次修订完善,国内1955年经丁声树、李荣等学者修订而成《方言调查字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使用至今。此表依广韵的声母、韵母、声调排列,用来调查方言,可以得出方言音系在古今演变上的要点,初步研究汉语音韵的人也可以通过这本书的音韵系统得到对于广韵和等韵的基本知识,对吟诵字音的把握以及进行学理研究同样也意义深远。12
2、抗战赴美期间及战后的吟诵采录与教学
表二中,相当一部分资料列出了持续的时间段,可知赵元任先生的采录是不断积累,研究也是持续的。此外,《我的中国方言田野调查》一文还谈到,“One of the detailed recordings made without going into the field, but right at home in Nanking(其中一个没有走进田野,而是在南京家中)”完成的湖北钟祥方言调查,调查人是中研院同仁李济的父亲李博父老先生,调查内容包括“phonology,vocabulary and extended texts(音韵、词汇和扩展文本)”。13再如《档案》“系列3专业活动1929-1980”部分还包括“中央研究院-丁在君(丁文江)遗音片”14等。
这种方言采录的形式在赴美以后也成为留下珍贵吟诵录音的一种主要方式。据《年谱》及日记记载,赵元任1941年在耶鲁大学教中文阅读课,讲授《孟子》和《马氏文通》,应聘到美国语言学会主办的语言学暑期讲习班讲学。之后往哈佛大学任教,“(1941)7月26日,元任一家迁居麻州剑桥27 Walker Street”,“这个地方很快地成为一个中国人的活动中心”,15像胡适、蒋梦麟、周鲠生、陶孟和、林语堂、吴贻芳等众多有深厚旧学功底以及有方言背景的学者,和留学生如谭小麟、邬劲旅等都担任过录音发音人。
到哈佛后,据《年谱》,“修订字典固然是元任在哈佛大学的主要任务,但他对语言教学兴趣更大”。1942年赵元任在哈佛大学开设粤语及中国方言课。《档案》目录里另有一份“国立北京大学-向哈佛燕京学社提出云南方言调查提案1943”16。1943年在暑期学校粤语课教材的基础上,赵元任着手编著粤语课本及灌制粤语课本唱片。1943及1944年赵元任在美主持哈佛大学美国陆军ASTP中文训练班,即使用此教材。“元任在粤语教学的基础上编写了Cantonese Primer(粤语入门)教科书(1947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之后又由粤语改编成国语,编成Mandarin Primer(国语入门)一书(1948年出版)”,“元任边教边编课文,并适当编进一些方言课文,便于学员接触一点中国的方言”。17《粤语入门》《国语入门》以及1963年着手编写的《中国话的读物》都是其海外教学的教科书,其中都包括中国传统吟诵的吟例。
1947年,原打算二战后归国继续主持语言组工作的赵元任接受加州大学聘请,留在美国讲授中国语音和音韵学。1948年赵元任在加州大学开的课有《中国语入门》《大学中文课》《音韵学》,1949年在国语课之外增加方言课,给研究生讲解古汉语,“并开始给Martin讲福州音韵”。“加州在美国西海岸,华人本来就多,加之又是华人到美国和回中国的必经之地,元任家逐渐成了中国人的活动中心了”,赴美学人有各自的方言背景,由此也保留下诸多珍贵的吟诵录音。如萨本栋在此期间由国内赴美就医,其兄长萨本铁就应赵元任之邀,多次作为福州方言的发音人。据《年谱》所记,“请萨本铁用福州话读《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和古文《陈情表》等,与研究生Martin作福州方言研究”。18可以看到,赵元任对吟诵的采录,与教学和研究是同步进行的。
3、中国口传暨表演文学研究会(CHINOPERL)学者的田野调查与吟诵教学
CHINOPERL的宗旨是对中国口头的文学形式如吟诵、说唱、戏剧、民族音乐等进行记录、研究并维持其传统形式。早在1969年成立之初,Kate Stevens和赵如兰就在一份问卷中把对吟诵的调查列于其中。19
在CHINOPERL最初十年,以赵元任为首的海外学者,围绕吟诵所进行的田野调查、采录、研究、教学与研讨是多方位的。如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及七十年代初,Kate Stevens、赵如兰、刘君若等多次赴韩国、台湾、日本、香港等地进行田野调查。相对于国内的吟诵采录,CHINOPERL学者们的采录时间早,留下的曾宝荪、曾约农、胡适、查良钊等众多前辈学人的吟诵录音,可谓弥足珍贵。再如刘君若《台湾、香港田野调查报告1969-1970》,述及1970年初在台北妙法寺采录到江苏常州僧人们的梵呗“海潮音”,“我对这种唱诵形式特别感兴趣,不仅因为它是佛教传统文本的口头呈现,还因为可以把它跟赵元任教授的诗歌吟诵进行比较、分析”。
20与赵元任1971年一起作吟诵报告的程曦,曾编写过《汉语入门》21初学二十五课,另在1978年CHINOPERL第十次年会作过香港梵呗唱诵的报告。CHINOPERL的资料里同时也有赵如兰、Kate Stevens在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海外吟诵教学实践。限于篇幅,以赵元任先生为首的CHINOPERL学者们通过各自的项目所进行的吟诵田野调查、研究、教学与研讨,当另撰文阐述。
三、吟诵研究,赵元任个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吟诵研究,是赵元任个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益于从小家塾读书打下的深厚根基,赵元任一方面是把传统诗文吟诵与语言学教学相结合22;同时把传统吟诵研究跟语言学研究相结合,通过传统吟诵的例子辨析古今音、国语与方言23,进行方言田野调查时,各地方言吟例是所采录资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把传统吟诵与音乐作曲、音乐研究相结合24,由此保留下各种诗歌体例可贵的吟调。1971年CHINOPERL的吟诵报告,为便于与会学者有更全面了解,他列出相关的研究论文,作为年会印发资料25:
图1-3 CHINOPERL NEWS(No.4)第16页
在1971年这份研究目录里,列出的论文时间跨度自1923年至1970年。他真正开始吟诵研究的时间其实更早,早在1916年,赵元任便在《说时》一文中以《长恨歌》的常州吟诗调为例,比较分析音乐句读和诗文句读的乐时长短26,由此保留下七言歌行体的基本吟调。1921年,于纽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录制《国语留声片》27,1922年发表的《中国言语字调底实验研究法》一文中,有对“平上去入”“四声”“五声”的各地方言声调研究。1923年《国音新诗韵》作为国家新韵书出版。1927年出版的《新诗歌集》中,《瓶花》、《听雨》、《卖布谣》三首歌分别采用了常州七绝仄起、七言古体和诗经四言诗的吟诗调进行作曲,由此也记下了七绝仄起、七言古体和诗经四言诗的吟调。1928年发表《上古中国音当中的几个问题》,系统举例论证《诗经》的声韵,对今天《诗经》篇目的吟诵与字音把握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之后更把自己幼年以家乡方言常州音读《孟子》《左传》、李白诗歌的经历编进了《国语入门唱片》《中国话的读物》,并用常州方言吟诵诗作28。再如《广东话入门》里,又有用广东调吟诵的《枫桥夜泊》29。
出于一位语言学家的锐感与使命感,1956年,在《中国语言的声调、语调、唱读、吟诗、韵白、依声调作曲和不依声调作曲》一文中,赵元任在海外撰文疾呼:
近些年来吟诵诗词、古文的这个传统差不多都失去了,这真是可惜的事。……现在最迫切的事,是赶快收集、记录这些老传统艺术,因为它就要看不见了。30
该年,拟灌制《长恨歌》、《琵琶行》录音带,几次试诵,总情不自禁、泣不成声,不能卒读而告终,而改录了其它一些短诗。31这份录音,部分保存于1956年出版的《国语入门》唱片32,相关分析研究,见同年刊出的《中国语言的声调、语调、唱读、吟诗、韵白、依声调作曲和不依声调作曲》一文。
赵元任为吟诵撰文或作报告,为求客观,每一次都是事先录音,根据录音分析研究,结合吟例作演示和阐释。以1961年刊出的《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为例:
为求尽量减少主观的成分,我是先按我旧时习惯,把这十七首诗吟读录音,然后从所录下来的声音再慢慢听写分析,这样比起凭空捏造来也许相对客观一点。不消说吟之所以为吟,跟唱歌的不同,就是每次不一定完全一样吟法,……所以现在所记的都是一次性吟调。33
《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赵元任以乐谱记写吟调,分析声、韵、调与文读音的使用,进而探讨古体诗、近体诗各自吟诵的特点。再如1965年与杨时逢合著的《绩溪岭北方言》,其中有以乐谱记写胡适以方言所吟6首诗词的录音。34
另据《年谱》所记,(1974)“元任夫妇在家吟唐诗,元任用常州话吟,如兰录音”35,这是赵氏父女在为1975年的吟诵报告Forms of Chanting of Antique and Metric Verse in Chinese(古体诗与格律诗的吟诵)作准备。赵如兰回忆,赵元任去世前一晚,犹自用常州方言低吟杜甫的《旅夜书怀》。36《年谱》称赵元任“从陆老师学会用常州方言诵读,并坚持此习惯多年未改变”37,古诗文吟诵不仅伴随赵元任终身,对吟诵的研究,也成为赵元任个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赵元任吟诵研究的涉及面是多方位的,既有语言的、音乐的,更从不同的诗文体例,以及古体诗、近体诗各种诗歌形式的角度,对吟诵进行了系统阐释。
四、为中国传统古诗文吟诵研究留下范式
1、吟诵研究与吟例选择的系统性
周欣平教授认为,赵元任先生对中国学术的重要意义,“实际上把西方现代的学术思想、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带到了中国,影响了中国整个学术范畴的演进。”
赵元任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同样在吟诵研究、吟诵篇目的选择与吟诵演示的系统性上得到体现。以1971年CHINOPERL第三次年会为例,这次会议中的演示,赵、程二位先生对吟诵报告的定位是“classical verse and prose(韵文与散文)”。赵元任所选吟例24个篇目涉及各体诗文,吟诵类型的选择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单篇吟例具有典型性,见表三39:
1 | 《战国策·楚一·狐假虎威》 | A念文言原文 | 不带乐音念、说 |
B用口语说故事 | |||
2 |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 四书与《诗经》 | 私塾读书调 |
3 | 《诗经·周南·关雎》 | ||
4 |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 五经中《左传》与一般散体古文 | 吟诵散体文 |
5 | 韩愈《杂说一》 | ||
韩愈《杂说二》 | |||
6 | 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 | 1-8古体诗 | 吟诗 |
9-17近体诗 | |||
15古体近体混合 | |||
7 | 《天雨花》 | A书面文字说话语调念(同1A) | 民间讲说、吟唱 |
B七字唱 | |||
C叹十字 |
表三 1971年CHINOPERL国际学术年会赵元任吟例
作为长期研究的一个积累,1971年的吟诵报告,所作的准备是全面的,篇目的选择有其系统性。据周欣平教授提供的手稿及CHINOPERL会员刘君若教授保存的年会印发资料,赵元任的准备工作包括语言、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文本资料:
图4-1 吟诵报告语言学手稿 图4-2 吟诵报告篇目打字稿第8页 图4-3 吟诵报告吟谱手稿
语言学方面的手稿,赵元任对所使用的常州方言音系的声母、韵母、声调,以及开口呼、合口呼的例字、例句都进行了细致整理。由于吟诵采用文读音,手稿中也包括对“绅谈”(文读系统)、“街谈”(白读系统)声调的辨析。40
吟诵篇目的系统性在手稿中也有体现。七类文体,吟例包含:以1《战国策·楚一·狐假虎威》为代表的不带乐音的念文言原文与用口语说故事,以2《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3《诗经·周南·关雎》为代表的私塾调读四书与《诗经》,以4《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为代表的五经中《左传》、5韩愈《杂说一》《杂说二》为代表的一般性古文的吟诵,以6《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为代表的各体诗歌的吟诵,以及以7《天雨花》为例的民间弹词的讲说与吟唱。篇目的选择,包括了“开蒙”前家长为孩子念文言原文、用口语说故事,初“开蒙”时的私塾读书调,以及把握平仄即“开笔”之后典型的吟诗、诵文,以及民间弹词的吟唱。
赵元任留下的吟例包含了他自己早期在家庭传统教育中接触并掌握的各种口传形式,其篇次安排依循的是早年的读书顺序。这份资料也使得我们能够看到与传统循序渐进的读书过程相对应的文本篇目,了解与具体篇目相对应的各种吟诵形式。
同时,周欣平教授提供的《档案》中吟诵篇目的打字稿也证实了此前的推断,已出版的《赵元任程曦吟诵遗音录》一书中的篇次由整理者进行了调整。41如图4-2、图4-4、图4-5所示,按吟诵先后次序,《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为6,《天雨花》为7。42这个与笔者寻访到的海外会议原声录音顺序也是一致的。
图4-4 吟诵篇目打字稿第9页 图4-5 吟诵篇目打字稿第10页
吟诵,是中国人传统的读书和创作方式,在古代的文化技术条件下,声音资料不可保存,吟诵依赖的是口耳相传。赵元任通过录音保留吟声,通过吟谱再现吟调。一方面自己录音,利用录音设备留下吟例。另一方面是采集各地吟例,主持中研院史语所语言组进行方言田野调查时,各地方言吟例是所采录资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留下吟诵录音的同时,从小家塾读书打下的深厚根基,长期语言学研究的积累,以及音乐方面的深刻涵养,使得用吟谱再现吟调成为赵元任对吟诵研究的又一贡献。
在1956年刊出的《中国语言的声调、语调、唱读、吟诗、韵白、依声调作曲和不依声调作曲》一文中,赵元任用乐谱记写了古体诗李白《静夜思》,和近体诗张继《枫桥夜泊》的两种吟诵形式:一般的吟诗调与私塾唱读调。
1961年刊出的《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赵元任首先指出“常州吟诗的乐调,像别处的办法一样,分古诗律诗两派,并且两派都跟平常读字的调值相近而不相同”,列出了常州音系的声调表。其次,因常州话属于吴语之一种,保留平仄声律,继承中古汉语四声八调系统,因声母清浊对立而各分阴阳,赵元任特别指出常州音系里边的阳上,“古全浊上声变去,这几乎是全国的现象,常州也不例外。至于次浊上声,街谈一律当(阴)上声,绅谈是文言当(阴)上声,白话当阳平”。指出“在吟诗时候取文言音”,对吟诵的文读音进行了强调。其三,赵元任注明自己是先吟读录音,再听写分析,指出吟诵无定谱,所记写的是一次性吟调。其四,结合吟例,得出六个结论,其中第五条关于古体诗、近体诗各地吟法的结论,赵元任先生指出是同时根据“其他材料”即其他方言田野调查资料所得出。
《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中的吟谱手稿,第一行为五线谱,第二行为中文诗句,第三行“为刊印上的方便,暂拟一个临时用的罗马字拼法”。44于1962年筹划编著的《中国话的读物》,也是将汉字与罗马字拼法相对应。1965年刊出的《绩溪岭北方言》,则以国际音标注音。
《绩溪岭北方言》中,凡吟诵记写乐谱,平常语调读的诗作不记乐谱。赵元任结合具体吟例分析吟诵规律,认为吟诗变调“大致与字调有关,但不尽合语调变调”、“吟诗不论绝对音高”、“部分字低的几乎不带音”45。对胡适以方言所吟6首诗词的记写先后次序分别是国际音标、中文文本和吟谱:46
图4-6 胡适吟例国际音标 图4-7 胡适吟例文字稿 图4-8 胡适吟例吟谱
《绩溪岭北方言》胡适所吟六首诗首页(图4-6)页脚,标注“以下六首诗,吟诗的字调与平常连调变化有些地方不同的,都改为吟诗的临时变调了”47,指出吟诗字调与口语连读变化存在的区别。相比于1961年《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吟谱中“临时用的罗马字拼法”,《绩溪岭北方言》使用了国际音标进行注音。吟谱(图4-8)第一行为乐谱、第二行汉字、第三行国际音标,并注明“真声音比写的谱低两组”48,为通过吟谱再现吟调留下了范式。
结 语
季羡林曾评价赵元任科学研究“龙虫并雕”:
元任先生就是龙虫并雕的。讲理论,他有极高深坚实的理论。讲普及,他对国内,对世界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在国内,他努力推进国语统一运动。在国外,他教外国人,主要是教美国人汉语,两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49
这种“龙虫并雕”在赵元任的吟诵研究和海外教学上也得到体现。其海外吟诵活动及吟诵资料的文献价值体现在:
首先,众多前辈学人吟诵录音本身所具有的资料价值,弥足珍贵。其次,赵元任个人的吟诵录音及对吟诵的系统阐述,为形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常州吟诵”完整的理论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三,赵元任先生的田野调查、采录,对吟例的记录和研究,对国内开展吟诵传承具有指导意义;其编写的海外教材和进行的海外教学实践,对中华古诗文吟诵的海外推广,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可以说,赵元任的海外吟诵活动及留下的众多吟诵资料,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弘扬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推广吟诵的当下乃至今后,有其独特的标本性质和参照价值。珍贵的录音资料由于涉及不同的科研资助项目,分散在海外不同的学术团体、研究机构与个人手中。海外吟诵资料的寻访与研究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内外的学者共同努力,使得珍贵的资料为人所知、为人所见,在对赵元任于传统吟诵的贡献进行再认识的同时,对赵元任各体诗文吟诵的价值,给予重视和应有的评价,使其服务于海内外的吟诵传承和吟诵教学。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赵元任海外吟诵资料寻访与国家级非遗项目‘常州吟诵’活态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8YB39);2019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赵元任Chanting of Various Types of Materials(各类文体的吟诵)研究与教学实践”(项目编号:2019SJA1170);“常州吟诵”传习基地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资助项目(常工职院人[2018]28号)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简介] 刘红霞,1974年4月16日,女,汉,江苏常州,国家级非遗项目“常州吟诵”传人、“常州吟诵”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诗词学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识部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赵敏俐教授对本文多有指正,特致谢忱。
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收藏了丰富的民国文献,包括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档案。赵元任档案存于该校档案馆,三十多年间未作整理,2016年借调至该校东亚馆,由档案馆、东亚馆各出一人,对档案进行了编目。
2此档案目录由伯克利东亚图书馆馆长,主持赵元任档案整理工作的周欣平教授提供。赵元任档案,分存于50.1英寸37个纸板箱、1个文件箱,有9个卡片档案盒,一页一件,共有近23万件。
3北美中国口传暨表演文学研究会(Chinese Oral and Performing Literature,简称CHINOPERL),由赵元任等一批国际知名学者在1969年发起成立,每年举办一次国际学术年会。研究会的宗旨是对中国口头的文学形式如吟诵、说唱、戏剧、民族音乐等进行记录、研究并维持其传统形式。这部分研究资料由CHINOPERL会长、美国瓦萨学院终身教授都文伟先生提供。
4赵元任日记复印件系清华国学研究院刘东教授提供阅读。
5见Minutes of the Cornell Meeting
(《康奈尔会议纪要》),CHINOPERL News(No.1),1969年,第7页。
6见Proceedings at the 3rd and 4rd CHINOPERL Conferences 1971 and 1972(《CHINOPERL第三、四次会议议程(1971、1972)》),CHINOPERL News(No.4),1974年,第14页。
7见Proceedings at the Seventh Meeting(1975)of the Conference(《第七次会议议程(1975)》),CHINOPERL Papers(No.6),1976年,第10页。
8见《档案》carton 16, folder 4。
9“Chao: Academia Sinica has collected material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from the storytellers and chanters of literature. Their primary interest was dialectology(赵:中央研究院有相当长一个时间段,对说书艺人和诗文吟诵者进行资料采集,主要是作方言研究).”见Minutes of the Cornell Meeting(《康奈尔会议纪要》),CHINOPERL News(No.1),1969年,第13页。
10赵新那,黄培云编:《赵元任年谱》,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42页。笔者2018年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阅读赵元任先生日记复印件,日记中也有相关记载。
11Yuen Ren Chao, My Field Work on the Chinese Dialects《我的中国方言田野调查》,1975年,见《档案》carton 26, folder 48。另见My Field Work on the Chinese Dialects,《赵元任全集》第4卷下册,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899页。
12据《档案》目录,《方言调查》(赵)修订本存于系列2,carton 12,folder 5;广韵笔记,韵母字表,1930年重印本,存于系列2,carton 13,folder 27;1938-1939赵元任再次修订《方言调查表和字汇》,存于系列2,carton 12,folder 16;丁声树等修订:《调查字汇指南》,中国科学院,1955年,存于系列2,carton 12,folder 8。
13赵元任:My Field Work on the Chinese Dialects,《赵元任全集》第4卷下册,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900页。
14存于系列3,carton 14,folder 33。
15赵新那,黄培云编:《赵元任年谱》,第260页。
16存于系列3,carton 15,folder 31。
17赵新那,黄培云编:《赵元任年谱》,第268、265、271页。
18此段三处引用分别见赵新那,黄培云编:《赵元任年谱》,第296、297、310页。
19见Questionnaire Prepared by Professors Pian and Stevens,CHINOPERL News(No.1),1969年,第29页。
20据刘君若英文版调查报告翻译,见CHINOPERL News(No.4),1974年,第121页。
21存于系列3,box 1,folder 4。
22除语音课程外,1922年在哈佛大学教中文、1925年在清华、1940年在耶鲁大学开设《中国音韵学》,1942年在哈佛开设《中国方言》,1947年后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开设《中国语音和音韵学》等课程,都有结合吟诵进行教学的例子。
23如1923年《国音新诗韵》的出版,1928年《上古中国音当中的几个问题》,1933年《汉语的字调跟语调》,1959年《中国音韵里的规范问题》、《说清浊》等。再如《中国话的文法》中写“我以前念经书都是用常州音”,指出书中实例“这一类资料大都是北平话以外甚至是官话以外的方言”,见赵元任著,丁邦新译:《中国话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9页。
24如1927年,赵元任时在清华大学国学院任教,写下《新诗歌集·序》,论述“吟跟唱”、“诗与歌”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中文歌曲应像吟诵那样依字行腔,按歌词的本来读音创作曲调,即“依声调作曲”。如歌曲《瓶花》、《听雨》,“《瓶花》七绝原诗四句,就老实不客气把(常州)吟律诗的调儿照讲究一点的吟法写出来”,《听雨》(刘半农词)的曲调,“是我们常州吟古诗的调儿,加以扩充”,见《赵元任全集》第11卷,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5页。
25此为列出的已出版论文,时间跨度自1923年至1970年,见Proceedings at the 3rd and 4rd CHINOPERL Conferences 1971 and 1972(《CHINOPERL第三、四次会议议程(1971、1972)》),CHINOPERL News(No.4),1974年,第16页。
26赵元任:《说时·音乐时》,《赵元任音乐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第94页、第101页。
27赵元任:《国语留声片课本》,商务印书馆,1922年。唱片及课本结合方言吟例,进行“没有国音字的拼音练习”、“异韵字五种声调练习”,见课本第5页上,第24页上。
28有关发音和诗作意译参见赵元任《国语入门》,(美)坎布里奇,马萨诸塞,1948年,第274、275、279、280、282页等。用常州方言吟诵诗作的录音见《国语入门唱片》,民俗唱片公司第FP8002号,6A面,第三段。
29用广东曲调吟诵《枫桥夜泊》,参阅赵元任《广东话入门》,(美)坎布里奇,马萨诸塞,1947年,第200页。
30此文英文版见《赵元任全集》第11卷,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53-562页。中译版见《赵元任音乐论文集》,第1-13页。
31赵新那,黄培云编:《赵元任年谱》,第344页。
32(留声片)Mandarin Primer Records,Folkways Records No.FP8002,1956。另据《档案目录》,carton 22,folder 12, Mandarin Primer,recording logs and technical processes(22箱,12卷,《国语入门》录音日志与技术流程)。
33赵元任:《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赵元任全集》第11卷,第519-520页。
34赵元任,杨时逢:《绩溪岭北方言》,《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36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年,第11-113页。胡适所吟六首诗词的记写见第98-107页。
35赵新那,黄培云编:《赵元任年谱》,第493页。
36见《赵元任全集》第15卷第二辑《赵元任早年自传》,赵如兰女士序,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786页。
37赵新那,黄培云编:《赵元任年谱》,第37页。Readings in Sayable Chinese, by Yuen Ren Chao,San Francisco:Asian Language Publications Inc.,1968年,Vol.I,PartⅡFragments of an Autobiography(《中国话的读物》第一本第二部,自传片段),第76-82页。
38任思蕴:《赵元任档案:待开发的宝藏》,《文汇报》访谈录,2016.6.17,第248期。
39本表据图1-1、图1-2进行整理。
40钟敏老师将手稿与对常州方言的近期调查进行分析,指出“街谈”的声调个别和现在的呈现面貌有差别,赵元任先生的记录为进行方言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41见《由<赵元任程曦吟诵遗音录>看中国传统诗文吟诵》,《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十辑,2017年第2期,第73页。
42图4-2、图4-4为“6《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系吟诵篇目打字稿的第8页、第9页;图4-5为“7《天雨花》”,系吟诵篇目打字稿第10页。
43此段三处引用见赵元任:《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赵元任全集》第11卷,第519页。2017年台湾梅川学会赴常,曾与吴耀赟先生就阳上及入声字的三种吟法进行交流,常州吟诵与梅川学会河洛语吟诵对入声字的处理一致。常州方言作为吴语的一种,是典型的四声八调系统,阳上没有消失,而是分古全浊、次浊两种情况以其他声调呈现。
44赵元任:《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赵元任全集》第11卷,第520页。
45赵元任,杨时逢:《绩溪岭北方言》,《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36本,第11-107页。
46赵元任,杨时逢:《绩溪岭北方言》,《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36本,第98、99、104页。
47赵元任,杨时逢:《绩溪岭北方言》,《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36本,第98页。
48赵元任,杨时逢:《绩溪岭北方言》,《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36本,第104页。
49季羡林:《总序》,《赵元任全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