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541004
摘要: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场景和学生新的接受特征受到相对忽视。应用“课堂派”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进行改革,有助于解决课前设计的教学内容无法更好匹配学生需求、课中组织的教学活动无法更广激励学生参与、课后开展的教学反思无法更深提供数据支撑的问题。从而有助于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确保高校思政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讲出品味、趣味、滋味,更好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李世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桂林5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势研究”(20FKS007);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大学生当代中国文化精神培育的核心要义与实践理路研究”(2021KY0179);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专项重点课题“广西大学生当代中国文化精神培育的悖论性样态与引导理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2]。思想政治理论课(下文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而课堂教学作为思政课的主渠道可谓关键中的关键。思政课教师必须认真审视学生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是否有所参与、有所感触、有所收获。
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改革却表现出相对滞后与相对忽视。一方面,智能手机在信息时代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必需品已经成为客观事实。学生的注意力日益被智能手机这个“方寸世界”所吸引,他(她)们的关注点、兴趣点、接受信息的特征在虚拟生活中被形塑。与火热的“慕课”建设相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便捷的技术手段适应学生的变化则显得相对滞后。另一方面,部分教学改革为了呼应新的时代要求,回应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慕课”热潮,作出了开创性的艰辛探索,但是一部分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于名目繁多的“慕课创新”,反而忽视了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对日常思政课堂上“低头族”的现象缺乏应有的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维要新……要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3]。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目光向下,认真研究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出现“低头族”的原因,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条件与时俱进、持之以恒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用思政课本身的魅力夺回学生游离的注意力,争取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地给最多学生以最深刻的学习体验。
高校思政课现有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接受需求受到忽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微博、抖音等移动应用的流行,信息传播从路径上而言具有多节点的特征,每一个人既是受众同时也可能是发起者;从形式上而言具有融媒体的特征,融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样态;内容上而言具有海量和快速更新的特点。与上述特征相对应的是,大学生乐于做信息传播的创造者、传播者、筛选者,而不再只是接受者。一方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碰到喜欢的信息可以立刻通过点赞、收藏、关注、评论、发弹幕表达自己的态度,不感兴趣则随时一划了之。
另一方面,当今大学生是零零后,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大学生有能力并且渴望在移动互联网上按照个性需求获得信息、表达自我以及收获“点赞”等即时认可。因此,他(她)们更愿意随身带着智能手机以便于随时随地进入移动互联网,沉浸在自己选择的虚拟世界,打游戏、追剧、听音乐、刷短视频、网购、看直播、发朋友圈、发弹幕、发评论、点赞……而不是相较而言显得枯燥、单调、乏味、欠缺海量选择、即时反馈和快速更新的现实世界。
相较于学生这些信息时代下日益鲜明的接受特征,有的课堂教学却仍然停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机械执行的思维。教师一方面不擅长把握学生的新变化与新需求,也不懂得如何从互联网上发现有助于沟通教师和学生、联通教材与心灵、融通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素材,更加不懂得如何在原有的教学方案中有机地融入这些素材,缺乏创造性化用;另一方面,课前制定的教学方案成了课堂教学中的束缚而不是指引,教案规定了教学活动的先后次序与时间比例,教师的注意力用在了如何确保按照既定的教学安排按部就班把课讲完而不在于关注学生具有个性与不确定性的临场反应,更不在于追求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创生具有独特性的教学体验。
(二)教学环境的限制加剧部分学生的被忽视与游离
就笔者通过自己上课、旁听其他教师的课堂、与来自不同地区高校的教师多次交流等途径发现,现今的思政课绝大多数仍然是实行大班授课,上课人数动辄八十余人甚至上百人。笔者本学期有一个班就有一百余人,把整个教室坐得满满当当。尽管笔者有意注意后排的学生、角落的学生、中间的学生,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力不从心,只能通过不时走下讲台、提问、扫视等方式还有“抓两头、带中间”等技巧尽量关注和带动全班学生保持“精神在线”的状态。而在笔者旁听和调查了解到的课堂中,发现思政课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低头族”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分年轻教师还是资深教授,不分四门思政课中的任何一门。有的时候教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声嘶力竭,学生则在讲台下置若罔闻、无动于衷。本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创生的“交响曲”却实际成了教师一人的“独角戏”。
那么,学生为何低头呢?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是身体虽然在课堂,但是心早已飘到“九霄云外”,在网络世界上线,在现实世界下线。有的学生甚至还会故意选择坐在角落,用书本掩护,悄悄划开手机,戴上无线耳机,沉浸在自己的虚拟天地中。学生班额较大是自思政课设立以来就存在的问题,加之绝大多数教室座位“秧田式”的固定排布,学生成排成列“困”在座位上,转身讨论都困难,“大班授课、小组研讨”的教学模式并不易实施。叠加前文所述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无法通过意志力连续保持四十五分钟的注意力,一旦在课堂上感到乏味就看看手机。综上所述,学生因为教室固定座位限制以及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不感兴趣而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活动中没有良好的“交互体验”,于是不自觉地选择遁入移动互联网中自寻其乐。
基于“课堂派”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对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时代在抛出新问题的同时必将递上开锁的钥匙。问题在于思政课教师能不能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3]保证高校思政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够讲出亲和力、讲出实效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有所感触、有所收获,否则履行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就无从谈起。
教育基本规律告诉我们,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活动之中最重要的从不在于教师说了多少、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真正听了多少、记了多少、想了多少、做了多少。口头讲授、黑板板书、播放幻灯片等教学方式归根到底都是服务于学生的“学”。相较于其他,学生的“学”才是“1”,假若不能让学生竖起耳朵听、开动脑筋想、张开嘴巴说、拿起笔头记、引起心头震,其他的终归只是“0”。要想打造让高校学子真正喜爱的思政金课,就必须实现思政课的交互创生、持续迭代,思政课教师就必须如同毛泽东关心群众、走近群众那样关心学生、走近学生,虚心向学生问需问策,发自内心的考虑学生的需求与期待,重视并持续优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交互体验。
如前所述,移动互联网时代意味着新的技术条件和大学生因应产生的新的接受特征,因此高校思政课必须在发展中才能适应新的时代趋势。使用“课堂派”基本没有技术门槛,教学模式一旦走通即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可能。下文将结合笔者的调研发现与实践经验就基于“课堂派”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办法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课前环节
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是一棵树摇动另一课树。思政课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与潜在的人文性,并不是技术知识的传授。然而,在课前环节的备课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时候还是仅仅依靠教材、教参进行备课,这就很容易从备课开始就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即想当然地以为自己举的案例、找的素材、说的故事是学生感兴趣的。而了解学生真正感兴趣的主题、内容、热点必须善于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挖掘有效信息。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是公开的,转发来源可查、转发者可查、高转发信息可查,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榜单、转发排行等实时掌握学生当前普遍关注的热点,寻找可资利用的素材进行创造性转化。
课前环节的改革办法包括: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应该结合书面材料备教材、备教参、备学生,做到教学有重点;还需要利用学习强国、微信、微博等应用备重要会议精神、重要讲话精神、时政新闻,做到教学有热点;利用知乎、哔哩哔哩、抖音等移动应用的榜单了解年轻人新近关注的题材,做到教学有“燃点”。然后,结合以上内容设定讨论主题,让学生们在课前进行讨论,并且关注学生之间的相互评论以及高赞回答。此外,教师应当提前将课件上传到“课堂派”平台上,一方面供课中环节使用,另一方面方便学生预习和提出修改建议以资更新。最后,教师还应该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素材通过链接等方式发布到“课堂派”平台上供学生选取学习,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在“课堂派”上的公共空间贡献资料、素材、题材等,然后结合学生上传的内容经过筛选、转化,有机地融入到课中的讲授环节。
(二)课中环节
课堂现场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课堂对话的形式发生的,而这种课堂对话并不总是顺畅的。第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到了大学阶段的课堂上,不敢于发言、不善于表达,这种情况在理工科专业的课堂上表现尤甚。第二,学生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即使有疑惑也不便于打断老师的授课进行提问;第三,教师在提问时并不清楚每位学生是否有思考以及是否有回答问题的意向,就只能通过面部表情等反馈选择学生进行回答甚至通过点名随机抽查,造成方式上单一,指向上不明,参与面上狭窄。而通过“课堂派”的应用,完全可能改进师生互动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实效。
课中环节的改革办法包括:教师每一次上课都打开“课堂派”上提前上传的课件,然后点选录屏按钮,打开弹幕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发布抢答等课堂活动。这样,可以实现如下功能:一是通过录屏,能够清楚自己讲解每一张幻灯片、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问题的实际时长;二是获得学生的弹幕、评论、课后评价等即时反馈;三是通过开通弹幕功能,学生可以在不打断教师讲课的情况下立即通过“课堂派”提出疑问,并且疑问将实时显示在投影上,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参与性与交互性;四是通过限时限次手机抢答的方式,可以为回答问题增加紧迫感和趣味性,从而激励学生回答。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应用“课堂派”的“手机回答功能”之后有明显提升,许多之前不敢或不愿举手回答的学生都乐意参与手机抢答。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用手机回答的内容也是即时显示在投影上的,要是学生的回答不够完整、准确,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作进一步的口头补充说明,以深化学生的认识。最后,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用“课堂派”对学生参与回答等课堂互动的表现予以加分操作,以强化学生的参与行为。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派”以往累计的加分记录,有针对性的提问回答次数较少的学生。总而言之,堵之不如疏之,与其禁止学生上课使用手机,还不如利用手机让更多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之中,教师需要做的则是创设情境、适时引导、即时鼓励。
(三)课后环节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没有教师自身的有效反思与持续成长就没有教学的有效改进与持续提升。在以往的课后环节,授课教师往往会在当天的课堂教学结束之后,通过写教学日记等书面材料进行总结,有的时候还会将授课过程录下来或者邀请其他老师进行旁听点评以更加全面的反思教学。但主要还是基于回忆和感受,缺乏数据的支撑,不便于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而“课堂派”的应用,则为采集教学活动中留下的数据提供了便利。具体而言,课堂教学往往是通过知识点的串联和问题链的延展实现的,而特定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实际花费了多少时间、特定一个问题多少学生参与回答了以及回答了什么内容都能通过“课堂派”实现自动记录,这就为更加系统、全面、深入地复盘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撑。
在课后环节,教师应该结合课前环节学生上传的资料和讨论题下的回复;课中环节录屏的相关时间记录、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课堂加分记录、实时的弹幕以及课后的评论等进行教学反思,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包括教学专题的设定、案例题材的选取、不同类型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顺序安排、教学语言的表述方式等,从而真正实现三维目标,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还可以在每一专题的讲授结束后利用“课堂派”的“测试”功能给学生在线上推送测试题,以了解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果,相应地调整后续的教学设计。最后,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派”上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的满意度等。例如请学生谈一谈“印象最深刻的一堂思政课”或者“你心目中理想的思政课”,以此作为下一阶段或者下个学期进行教学改进的宝贵依据。
需要指出的是,思政课是育人的事业,任何技术、媒介、平台本质都是手段,上好思政课归根到底还是需要思政课教师用心用情用力把教学的基本工作做好。思政课教师应当把“要学生学”转变成“学生要学”作为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必须在坚持方向正确的前提下不断适应新趋势新环境新需求,与时俱进地利用移动互联网做到交互创生、持续迭代,从而保证思政课知识与技能的滋味、过程与方法的趣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品味,在新时代争取把“最正最鲜最好的思政大餐”送给学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2][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