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役考核文献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7

在役考核文献综述

王宇光 周雕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防化学院 北京 102205

[摘要]为进一步理清国内外在役考核研究现状,对装备在役考核开展和实施提供理论和技术上支撑,进行文献综述。本文基于知网平台对在役考核进行中文文献检索与文献可视化分析;立足知网平台和学院数字图书馆进行中英文相关文献进行搜索分析;在此文献范围内来理解分析在役考核概念、内涵和研究现状。通过研究文献发现在役考核的国内研究热度上升趋势明显,在役考核的概念、框架、内涵在装备领域基本达成共识。文献搜索中没有发现国外有提及在役考核的概念,但是美军非常重视试验鉴定,美军试验鉴定部分内容和一些装备测试评估英文文献对研究在役考核有借鉴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在一些政策文件的推动下,我军在役考核研究热度还会继续升高,但是从目前来看关于在役考核的研究还比较少。

[关键词] 在役考核;知网;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 E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Literature Review of In-service test

WANG Yuguang, ZHOU Diao

(Institute of NBC Defence 102205, BeiJing )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clarify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of In-service test,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service test of equi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is conducted . Based on HowNet plat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inese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literature visualization of in-service test. Based on HowNet platform and college digital library , search and analyze related literatur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Within the scope of this literature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concept, connotation and research status of in-service test. Through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 it is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heat of in-service test in china obviously on the rise , and the concept, framework and connotation of in-service test have basically reached a consensus in the field of equipment . The concept of in-service test has not been mentioned abroad in literature search .However , the U.S. militar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test and evaluation . Some contents of the test and evaluation of U.S military and some English documents of equipment test and evaluation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study of in-service test . Finally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under the promotion of some policy documents , the research hear of our army’s in-service test will continue to rise ,but at present , the research on in-service test is still relatively simple .

Key words:in-service test ; HowNet ; visualization









1引言

装备在役考核是我军提出的全新的装备试验类型。在役考核是装备在列装服役期间,为检验装备满足部队作战使用与保障要求的程度所进行的试验鉴定活动[1-4]。在役考核是跟踪和记录装备服役期间的表现情况[5]。目前全军在积极推进在役考核的实践探索,部队各种装备在役考核工作全面铺开。实时跟踪在役考核实践和研究现状可促进我军装备向好发展。

2.在役考核基于知网的可视化分析

知网作为中国最大最知名的学术库,其文献类型覆盖面很广,按照样本可以反应总体的思想,把知网文献库看成是样本,利用知网的可视化分析工具,通过科学检索与筛选关于在役考核的文献,可以反应在役考核这个主题的研究动态。通过一般检索在役考核得到的文献量很少,为增大检索出的文献量和检索文献的准确性,本文是利用专业检索进行检索。检索出的目标文献是题名、摘要、全文、参考文献其中任意一个包含在役考核的文献,在知网专业检索输入框输入检索式“ TI = ‘在役考核’ OR AB = ‘在役考核’ OR FT = ‘在役考核’ OR RF = ‘在役考核’”。对检索出的文献列表可视化分析:

2.1发表年度趋势可视化分析

619755418c2f4_html_c5a02adc8fffc6bd.gif

图 1发表年度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有关在役考核的文献从2016年开始成从无到有明显上升趋势。下面文献的论述可以解释这一趋势。一是李亚楠等人在《基于大数据的航天装备试验鉴定数据管理及分析应用研究》中描述:航天装备试验鉴定工作从2017年3月展开,将生命周期航天装备试验统一规范为性能试验、作战试验和在役考核3个阶段[6];二是2018年5月1日开始试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三十六条规定:在完成重大科研试验、装备作战试验和在役考核、航天发射测控、远航、试航、试飞、导弹发射等任务中,成绩突出,有较大贡献的,可以记三等功;功绩卓著,有重大贡献的,可以记一等功[7]。三是2020年杜智远等人在《联合试验任务环境构建总体需求分析研究》中认为:当前试验鉴定工作要求更加贴近实战, 装备作战试验、在役考核将在全军靶场陆续铺开[8]。由以上论述可见:航天装备在役考核引领着其他装备在役考核;我军也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激励着在役考核工作开展;各种装备将全面实施在役考核。经上分析显示在此情况下在役考核的研究热度会进一步的升高。

2.2主要主题分布可视化分析

619755418c2f4_html_eea4b98061892b3f.gif

图 2 主要主题分布

如图2所示,在役考核与其他的一些研究主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避免在理解在役考核的概念和内涵与其他主题混淆,同时也为参考其他主题可借鉴的内容。需要弄清各主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图可以看出有关在役考核的文献主要主题排名第一、第二的分别是作战试验和试验鉴定。下面文献的描述大体解释了在役考核与这两个主题的区别与联系:一是文献9中描述:武器装备试验可分为研制试验鉴定、作战试验鉴定、在役考核三个阶段[9]。文献10认为:根据上级下发的新试验要求,全寿命周期内的装备试验将统一规范为性能试验、作战试验和在役考核[10]。三是文献11认为:在役考核是检测部分在性能试验和作战试验难以考核的指标[11]。所以可以看出在役考核与作战试验、试验鉴定的区别和联系是:在役考核、作战试验是试验鉴定不同阶段的试验类型;在役考核与作战试验在同一个等级且同等重要;在役考核与试验鉴定是被包含的关系。

2.3中国作者分布可视化619755418c2f4_html_678afc958b781684.gif

图 3 作者分布

通过作者文献篇数图(20年10月数据),可以看出曹玉坤、廖学军在在役考核这个研究主题上的文献数是最多的。通过检索包含作者名字“曹玉坤”和“廖学军”的文献情况发现:陆军装甲并学院的曹玉坤从98年来主要围绕装备参与发文25篇;航天工程大学的廖学军主要围绕装备参与发文33篇。他们一直深耕在装备领域,所以可以说他们对在役考核这个主题的影响力很大是很有说服力的,是令人信服的。

3.国内外关于在役考核的研究进展情况

3.1 国内在役考核研究进展情况分析

3.1.1国内在役考核的提出背景分析

随着战争形态的体系化对抗发展,传统定型试验中“基地试验缺乏使用背景”、“部队试验试用实战化氛围不浓”、“体系试验难以开展”、“一次试验定终身”的弊端逐步暴漏出来[12]。同时之前的装备试验实际工作中,我们只是全面考核了装备性能指标,对效能指标没有全面系统的考核[13] 。为确实把好试验关口、发挥出牵引作用,尽快构架起“面向寿命周期、紧贴实战应用、注重体系联试”的作战试验体系,成为了新形势下装备建设的迫切要求[13]。部队装备一直存在难懂难会难上手的问题,在此种背景下新的试验类型在役考核应势而生。在役考核在试验鉴定体系里面越来越受到重视。

3.1.2在役考核内涵和定义分析

通过知网检索关于在役考核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关于在役考核的内涵和定义达成统一认识,在役考核是装备在列装服役期间,为检验装备满足部队作战使用与保障要求的程度所进行的试验鉴定活动[1-4]。主要依托列装部队、相关院校等装备使用单位,结合正常战备训练、联合演训、日常使用管理及教学等任务组织实施。在役考核是跟踪和记录装备服役期间服役期的表现情况[5]。通过各文献对于在役考核的概念提出,并没有出现引用指向一个文献源头,经上分析显示在役考核概念的提出不是某一个人提出的,是部队内部集体智慧的结晶,形成试验鉴定的规范并通过相关文件让大家所知悉。

3.1.3 开展在役考核工作要求分析

在役考核主要工作及要求包括:(1)编制在考核大纲。在役考核大纲包含于研制立项阶段论证的《装备鉴定定型试验总案》,在役考核大纲的编制要求与性能试验、作战试验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要实现有序衔接、高效实施,力求以最小的试验代价获取所需的试验数据和评估结论[14]。(2)组织装备在役考核。在装备通过列装定型、完成批量生产、并成建制装备任务部队后,任务部队要严格根据在役考核大纲组织实施在役考核。(3)提出装备改进升级意见。结合装备性能试验、作战试验、在役考核的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给出部队经济性、适配性及后续改进或改型的意见建议,为后续采购和改进升级提供决策咨询[15]。(4)在役考核数据管理。罗晓强等人认为要以效率为核心、以精准为原则,理清在役考核各单位间的关系,搭起各单位间的桥梁[16],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3.1.4在役考核的指标体系分析

在役考核主要依托列装部队结合正常战备训练、联合演训及教学等任务组织实施,重点跟踪掌握装备使用、保障、维修情况,验证装备作战与保障效能,发现难题缺陷,考核部队适编性和服役期经济性,以及部分在性能和作战试验阶段难以考核的指标等[11]。孟庆均等对装备在役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初步研究,认为对于不同装备的具体考核项目,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结合实践工作深入开展研究 [17]。张继春等人通过研究构建数字化部队装备体系指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认为通过全面系统的在役考核,客观评估了数字化部队装备体系指挥控制能力[18]。张超等人构建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指控分系统在役考核指标体系,为指控分系统装备在役考核提供了比较适用的指标体系[3]。朱闵,扬清文[4]采用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了陆军主战装备在役考核指标体系。他们构建的指标体系通过对比发现:在役考核的一级指标大体都是按照在役考核的概念和内涵构建,包括适编性、适配性、适用性、经济性、质量稳定性等,同时也发现在役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不是一成不变的,依据在役考核的目的、装备特点、装备类型、装备运用模式的不同,构建的指标体系也各有差异。总体来说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全面、科学、高效的原则。

3.1.5在役考核运用的技术与方法分析

王冬冬等人认为5G技术可以利用在役考核等试验鉴定积累的海量数据,进行大数据挖掘,实时计算、分析、评估与决策,不断优化实战化试训方案,为作战指战员提供智能化辅助决策[19]。钱昭勇等人研究了数据挖掘技术在装备在役考核中的运用,数据挖掘是用局部样本代替和反映整体,认为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在于描述和预测,描述性任务可通过使用聚类分析方法;预测性任务通常包括关联分析、分类、回归分析、演变分析等[20]。文献21钱新桥进行了装备在役考核指控通信数据采集装置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是在役考核数据采集装置嵌入式技术的具体实践研究。认为嵌入式数据采集装置体积小,便于拆装同时不影响车内其他构造[21]。并对指控通信数据采集装置软件进行了设计研究,由采集装置软件和数据管理软件组成。 王丁等人设计与应用了一款基于型号装备数据终端,终端能够对装备自检数据、工作数据、状态数据、故障数据和报警数据等进行信息采集存储和实时状态监测,测试验证了其对某型装备信息采集传输存储的准确性,能够有效指导防化装备研制改进和供管修训等活动[22]。罗珩娟等人对装备健康评估进行了研究,提出装备健康评估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模糊综合评价、人工神经网络、贝叶斯网络、支持向量机和深度学习等[23]。通过阅读上述文献发现在役考核的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嵌入式的数据采集装置、或者装备健康评估的数据,通过数据挖掘的技术,采用常用的模糊综合评价、人工神经网络、贝叶斯网络、支持向量机和深度学习进行评估。

2.2国外与在役考核相关试验鉴定类型研究进展情况

2.2.1美军相关试验鉴定类型具体内容分析

美国试验鉴定体系完整,我军在役考核的内涵在美军的试验鉴定体系里也有体现。美国国防部作战试验鉴定局按照美国法典第10标题卷第139条目要求:试验鉴定局每年需呈递给国会《作战试验鉴定年度报告》。可见美国试验鉴定非常频繁,装备的试验鉴定非常充分。作战试验鉴定年度内容包含的实弹试验鉴定与我军在役考核类似,都是面向任务、贴近实战的一种试验类型。美国国防部在2017年1月修订发布的《试验鉴定主计划手册3.1版》,其内容提出了一整套成熟规范的,用于指导试验与鉴定设计规划的方法和程序

[14]。其方法程序采取“早期介入、全程贯穿”的系统工程,积极推行一体化装备试验鉴定运行模式[24]。对比我军的试验鉴定体系,美军试验鉴定相对成熟稳定,试验非常充分,体系完整。

2.2.2美军相关试验鉴定评估方法分析

美国国防部《试验与鉴定管理指南》(第6版)[25]中通过构建顶层评价框架表来描述关键项目和用户需求之间联系,如表1所示。使阅读者能清楚地了解:评估将为项目和用户回答哪些关键问题。这种评估框架表还体现了主要测试科目的理由。

表1 顶层评价框架表

主要需求和考核评估方法

(Key Requirements and T&E Measures)

考核方法/主要智谋(建模与仿真、系统集成实验室、测量设施、已安装的系统设施、硬件仿真、露天靶场)Test Methodologies/Key Resources (M&S, SIL,MF,ISTF,HITL,OAR)

支持决定(Decision/Supported)

主要需求(KPP1#1)

关键操作问题(COIs)

关键有效、适宜的措施(Key MOEs/MOSs)

关键技术参数与阈值(CTPs & Threshold)




关键操作问题#1.XXX对...有效吗?(COI#1.Is the XXX effective for)

适应措施1.1

(MOE 1.1)

发动机推力

(Engine Thrust)

露天靶场性能曲线的变换器测量观察

(Chamger measurement Observation of performance)

初步设计审查/关键设计审查(PDR/CDR)


关键操作问题#2.XXX对...合适吗(COI#2.Is the XXX suitable for)


数据上传时间

(Data upload time)

在系统集成实验室中进行元件级复制应力和峰值测试

(Component level replic ation Stress and Spike testing in SIL)

初步设计审查/关键设计审查(PDR/CDR)


关键操作问题#3.那个XXX能不能...(COI#3.Can the XXX be)

有效措施2.1

MOS 2.1



C阶段/全速率生产(MS-C/FRP)



适应措施1.3

MOE 1.3



后关键技术审查/全速率生产(Post-CDR/FRP)



适应措施1.4

MOE 1.4

基于增长曲线的可靠性(Reliability based on growth curve)

基于曲线增长的元件级样本性能应力测试;基于建模与仿真的样本性能研究。(Component level stress testing Sample performance on growth curve;Sample performance with M&S augmentation;)

初步设计审查/关键设计审查/C阶段(PDR/CDR/MS-C)

KPP1#2


有效措施2.4

MOS 2.4

数据链

(Data link)


C阶段/系统审查(MS-C/SR)

KPP1#3


适应措施1.2

MOE 1.2


观察和调查

(Observation and survey)

C阶段/全速率生产

MS-C/FRP

KPP1#3a


有效措施2.5

MOS 2.5



C阶段/全速率生产

MS-C/FRP

通过表1可以看出美军的顶层评价框架表能更直观的评估装备。同时《试验鉴定主计划指导手册》[26]中指出:软件密集型装备系统需要评估在实际运行条件下的有效性、生存能力、适用能力、对作战行动的贡献率、系统操作能力和限制条件信息。其中许多作战生存能力的评估可细分为:被命中率、被杀伤率、防御能力、恢复能力;具体指标如图1所示。

619755418c2f4_html_f68e71b18d6e44c3.gif

图 4 生存能力评估指标细分

由此可见美军也有关于各个用于指标体系的构建。美军运用的顶层评价框架表和生存能力指标体系是其试验鉴定评估方法的最好实践。

2.2.3国外装备在役评估文献分析

美军装备服役期间没有进行试验鉴定,但是他们装备的作战任务数据也是有采集和收集的,有些非官方的在役评估文献可以说明这点,这些文献同样也包含宣传装备的意图。下面的文献列举了一些在役评估性文章。文献27国防记者安德鲁对V-22“鱼鹰”战斗机进行了在役评估,对其生产厂家、安全、部署情况进行了和说明;文中值得注意的是分析了其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一个是因为领头飞机的尾流造成,还有一起事故是因为能见度低和驾驶员对情况不了解造成的。文献28《以色列军警防务展览聚焦》对铁穹防御系统进行了在役评估,介绍了铁穹防御系统的历史由来,发展、历史战绩、性能特点和功能等。提出升级铁穹防护系统的挑战集中在成本、性能和进度的三角关系中。通常,这些参数中只有两个可以最小化,然后牺牲第三个参数。文献29研究对在役的碳化硅式避雷针进行可靠性评估,分析数据后认为年龄在13年的碳化硅避雷针应该逐步被其他更先进的避雷针取代。文献30通过建立年龄与故障率的模型表明年龄的增长会增大M1坦克的故障率,模型显示成对数形式增长。文献31通过分析了装备年龄对配件花费的影响,研究结果并没有发现装备年龄对配件花费有正相关影响。上述在役装备的评估性文献能给装备生产商提供改进升级建议,也给采购方提供采购上的决策依据。本文认为非官方的评估和研究也可以作为我们在役考核的相关参考。

2.2.4美军装备试验鉴定技术与运用分析

美国国防部《试验与鉴定管理指南》(第6版) [25]中,其考核方法显示的有:建模与仿真、系统集成实验室、测量装置、建好成套的测量设施、硬件仿真、露天靶场。美军测试评估从元件级进行评估与鉴定,到最后一体化装备体系在露天靶场进行鉴定。体现了其完备的试验鉴定体系,同时下面文献描述了一些具体方法和运用,文献32作者利用JANUS战场仿真工具分析装备任务开始时的可用性、任务时装备可靠性对任务结果产生的影响。文献指出JANUS是一个好用的仿真工具,同时认为将来需要更多的方法来分析。文献33阐述了美军将现有的B-1B轰炸机自动测试装备成功的运用在C-17运输机上,这样减少了设备和软件配置的增加。同时这种方法显著降低了C-17运输机的自动测试装备开发成本,并且有直接的后勤力量和支持架构的提供。

4.在役考核的展望综述

4.1在役考核值得研究,也需要深入研究

信息优势是未来战争争夺的制高点。但是我军武器装备的数据多数为装备出厂的战术技术指标,缺乏能够在战术层面直接辅助各级指挥员战场决策的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及毁伤效能数据[34]。虽然在役考核工作已经铺开,但是目前部队的在役考核环节薄弱,更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装备的作战使用效能大打折扣[35]。试验鉴定工作要求更加贴近实战,在役考核将在全军靶场陆续铺开,更多的被试装备将被纳入到装备体系中、放在战场环境下进行考核 [8]。理论研究指导实践,实践催生新的理论,所以在役考核值得研究,也需要深入研究。

4.2在役考核试验鉴定数据管理与测试设备需要不断的研究分析

试验鉴定数据管理现状:一是试验鉴定数据管理要求尚不明确;二是试验鉴定数据分散在各个单位,缺乏统一管理平台;三是试验鉴定数据缺乏规范化管理,不利于数据的共享传递;四是试验鉴定数据缺乏综合处理分析工具,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利用效率低[6]。在役考核是装备服役后的试验鉴定,未来武器系统的购置将伴随着各种形式的自动测试设备,谁来操作和维护这些设备需要评估,因为装备在更新换代,自动测试系统也要更新换代[36]

4.3在役考核数据采集系统是未来研究运用的重点

军队装备种类繁多,对于不同种类的装备都需要有对应科学、高效、合适的在役考核数据采集系统,使得在役考核工作得以高效运转。基于当前主流的大数据平台体系构架,结合在役考核数据特点,从数据的采集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展示4个方面设计开发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6]。从而给装备采购、配置、作战运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5结语

本文在对在役考核进行检索分析时,用知网可视化分析功能对在役考核的发文趋势,发文作者情况,相关主题进行分析。利用知网可视化分析是快速高效跟踪在役考核研究和开展状况的有效方法,加深对在役考核的理解和提供进一步研究方向有所帮助。在役考核是我军装备升级改进的关键一环,随着更多的研究人员关注在役考核和在役考核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在役考核的开展会越来越规范标准。







参考文献

[1] 孟庆军,曹玉坤,张宏江,郭英,陈守华.装备在役考核的内涵与工作方法[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7,31(5):18-22

[2]刘党辉.卫星在役考核相关问题研究[J].国防科技,2017,28(6):46-51

[3]张超,彭文成,闫耀东,郭东明.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指控分系统在役考核指标体系构建[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8,39(6):94-98

[4]朱闵,扬清文.主战装备在役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J].指挥控制与仿真,2020.网络首发

[5] 赵扬.从装备思维与军事实践互动关系看装备科研工作内涵、地位与作用[J].国防科技,2020,(1):82-88

[6]李亚楠,田雪颖,王志梅.基于大数据的航天装备试验鉴定数据管理及分析应用研究[J]. 管理与实践,2018,(10):35-40

[7]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试行)[N].   解放军报. 2018 (001)

[8]杜智远,廖学军,包阳.联合试验任务环境构建总体需求分析研究[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20,34(1):68-80.

[9]郭兴旺,韩卫国. 武器装备作战试验与鉴定关键要素分析[J].2015, 26(6):66-68

[10]谢德光,贺荣国,王娜.装备作战试验标准体系研究[J].科技导报,2019,37(5):46-50.

[11]杨继坤,贺荣国,谢德光,肖飞. 新型驱护舰定型考核总体规划与方案设计(J).2019,38(4):1-6

[12]赵东波,王灿,张大鹏.陆军装备作战试验体系构建研究[J].价值工程,2018,(8):91-93

[13] 秦金柱.对装备作战试验的认识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8,(20):242-244

[14]刘帅,廖学军,张宏江,曹玉坤.装备体系作战试验总体方案设计[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9,33(3):10-16

[15]李远哲,付昭旺,易兵,徐保荣,李研.陆军装备同步筹划试验鉴定研究(J).火力与指挥控制,44(7):162-166

[16]罗晓强,王毅刚,游修东.水雷武器在役考核数据采集与管理方法[J].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2019,2(4):70-75

[17]孟庆均,郭齐胜,曹玉坤,涂建刚,张强.装备在役考核评估指标体系[J],2018,32(1):18-24.

[18]张继春,李兴顺,王会. 数字化部队装备体系指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9,(9):146,147,148,161

[19]王冬冬,侯明,张兵.基于5G技术的试验训练实战化研究[J].电子世界,2019:126,127,130.

[20]钱昭勇,曹裕华,燕如意,刘现明,史增凯.基于数据挖掘的装备在役考核评估研究[J].兵器装备工程学,2020,41(8):158-162

[21]钱新桥.装备在役考核指控通信数据采集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电子质量,2019(8):46-50

[22]王丁,诸雪征,王宇光.基于型号装备数据终端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25(3):115-118

[23]罗珩娟,刘丙杰,陈建华.基于测试数据的装备健康状态评估方法[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20,28(7):265-268

[24]柯宏发,祝冀鲁,徐勇.美军试验鉴定的组织实施及启示[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7,31(2):5-10

[25]Defense Acquisition University. Test and evaluation management guide. Sixth. Virginia: The Defense Acquisition University Press,2012

[26]GILMORE J M.DOT&E TEMP guidebook 3.1 [R].Washington:U.S.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 2017.

[27] Andrew Drwiega. In-Service Assessment (1):V-22[J].Military Technology - MILTECH, 4/2013 : 56-57.

[28]作者不详. In-Service Assessment II - IRON DOME [J].Military Technology - MILTECH, 5/2013: 80-81.

[29] 作者不详 . AN ASSESSMENT OF THE RELIABILITY OF IN-SERVICE GAPPED SILICON-CARBIDE DISTRIBUTION SURGE ARRESTERS [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 1996,11(4):1789-1797.

[30]Eric Peltz, Lisa Colabella, Brian Williams, Patricia M. Boren . THE EFFECTS OF EQUIPMENT AGE ON MISSION-CRITICAL FALURE RATES A Study of M1 Tanks .[EB/OL]. https://www.rand.org/pubs/monograph_reports/MR1789.html , 2004.01/2020.10

[31]Carol E. Fan, Eric Peltz, Lisa Colabella. The Effects of Equipment Age on Spare Part Costs A Study of M1 Tanks [EB/OL]. https://www.rand.org/pubs/technical_reports/TR286.html , 2005.10/2020.10

[32]Charles T. Kelley. The Impact of Equipment Avail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n MissionOutcomes. [EB/OL].https://www.rand.org/pubs/documented_briefings/DB423.html , 2004.02/2020.06

[33]Frank Sidhwa , Pamela Bothello. C-17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Existing Automatic Test Equipment [J].IEEE AES Systems Magazine , March 1995 :29-34.

[34]迟明祎,侯兴明,周磊,周瑜,孙瑜.对作战试验数据工程建设的思考[J].兵工自动化,39(4)30-34.

[35]谭云刚.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改革发展必须朝向五个转变[J].网信军民融合,2019(7):17-20.

[36]Peter C.Hills . Automatic Test Equipment in the Royal Australian Air Force [J]. IEEE AES Systems Magazine , May 1997:6-9.

[37]张建,鄢格青,王禄超,等.装备鉴定定型试验总案编制指南:TE- AAB-005-2019[S]. 北京: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2019:2-4

[38]Yum Bo . The power analysis technique in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military equipment test and evaluation [J/OL]. IOP Conference 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757-899X/573/1/012008 , 2019.08/2020.10

[39]Chaoqun Duan , Chao Deng , Ning Li . Reliability assessment for CNC equipment based on degradation data [J/OL].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https://doi.org/10.1007/s00170-018-2548-y . 2018.09/2020.1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