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乘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7
/ 3

空中乘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探讨

王硕、王聪、王玉倩

青岛工学院,山东省 胶州市  2663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与市场对于空中乘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空中乘务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繁琐、系统的工作,需要由高校肩负起这项重任,将理论、实践紧密结合,将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紧密结合,才能满足岗位工作的需求。因此就需要高度重视空中乘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从而为社会培育更多优质的空乘人员。本文针对空中乘务专业建设与发展策略,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空中乘务专业;建设;发展

引言:现阶段,我国空中乘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质量较低、培养模式固化、缺乏校企合作等,导致教学质量与效率低下。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就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一、高校空中乘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现状

(一)教育质量较低

目前,开设空中乘务专业的高校十分多,包括航空航天类本科与专科,以及师范类本科与专科,还有旅游类本科与专科,继续教育学院与民办院校,都纷纷开设了空中乘务专业。虽然开设空中乘务专业的院校数量较多,但是教育质量却在直线下降,严重影响了空中乘务专业的高速建设与发展。一方面,由于开办门槛较低,因此很多高校都跻身于该专业的创办中,每年的招生数量都在急剧增加,然而教学质量却出现了严重下滑[1]。另一方面,空中乘务专业具有着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性,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但是只有少数院校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提供实训操作场地与设备。大多数院校都无力承担高昂的设施费用,投入的设施设备较少,且师资力量薄弱,导致教育质量逐年降低。

(二)培养模式固化

不同院校的办学条件、学生素质、师资队伍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就需要制定个性、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空中乘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需求。然而现阶段,还存在着培养模式固化的问题,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第一,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相互复制粘贴,缺少特色与创新,且相互独立,彼此联系较少[2]。第二,国家尚未设立专门的指导机构,进行高校空中乘务专业办学的统一指导,又无法有效协调各院校之间的矛盾。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很多私营企业开始迈入空中乘务培训行列中,导致高校的综合实力降低,无法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的空中乘务优秀人才。第三,由于我国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空中乘务专业,因此很多本科院校就将空中乘务专业挂靠在其他专业名下,进行专业招生。在实际教学中,就尚未制定个性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是相互借鉴与模仿,缺少院校特色,导致培养模式固化,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缺乏校企合作

由于空中乘务专业具有着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因此就需要加强校企合作。然而很多院校,尚未建立长远的校企合作关系,或者存在着校企合作不紧密的现象,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较低,就业情况不理想[3]。第一,很多开设空中乘务专业的高校,不具备民航行业背景,与航空公司的沟通与合作也比较少。无论是教学环节,还是毕业实习与就业环节,都无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资源,导致就业率不够理想。第二,航空公司的招聘环节,都是由航空公司制定计划,确定人数、时间、地点等,因此高校不具有话语权。再加上校企之间缺乏合作关系,无法保障最终的就业率。

二、空中乘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空中乘务专业的培育目标,是为民航企业培育优质的空乘人员。因此在建设与发展中,就需要先明确教学目标,从而保障专业教学的有序开展。第一,高校要立足于时代发展需求,做好民航市场的调研分析,根据空中乘务专业的就业形势,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4]。第二,高校还要基于院校的办学条件,与民航企业保持密切的互动交流,积极探索先进的办学模式,完善教学目标。第三,将实践操作与就业放在第一位,进行教学目标的优化与调整。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与实习机会,还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促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胜任空乘工作。

(二)完善培养模式

要想促使空中乘务专业获得高速建设与持续发展,还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教学的个性化、特色化,从而满足市场需求。第一,高校的领导层与全体教师,需要做好市场的调研分析,总结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与办学经验,然后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可以从学生就业情况、民航市场等角度,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然后搜集全面详细的资料信息,进行培养模式的制定。也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与想法,进行培养模式的优化与调整[5]。第二,高校要为全体师生,提供调查走访的机会,真正去接触市场、企业,了解空中乘务专业的市场需求。然后进行培养目标、模式的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与方案,保障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第三,在空中乘务专业建设中,还要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从全局与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注重学生空中服务与客舱安全管理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从而提高就业率,培养优质的空乘人才。

(三)重视师资建设

一支高素质、全能型的师资队伍,是空中乘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各高校都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保障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第一,高校在师资人才的引进中,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并且通过福利、补贴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目光,为高校师资队伍注入更多鲜活的血液[6]。然后严格审核应聘人员的资质、能力,从而提高整体教育水平。在人才的引进中,可以通过聘请空中乘务的专家与工作人员兼职的方式,或者采用教师轮岗方式,组建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第二,高校还要为空中乘务专业教师,提供多元的培训深造机会。先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品质品格的提升,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将优秀的一面呈现给学生。接下来通过小组研讨、外出学习、现场实训、座谈会等方式,鼓励专业教师到航空公司学习,完善理论知识与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然后通过专业教师与空乘人员的互动交流方式,逐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组建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队伍。第三,高校还要通过教师考核体系、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要求每一位教师明确自身职责,清楚自身使命,做好自身本职工作。且主动参与培训深造,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其薪资报酬相挂钩,组建一支德才兼备、品行端正、能力高强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四)优化教学方法

空中乘务专业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需要紧跟时代发展以及市场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才能加快专业建设与发展。第一,高校教师要与民航公司的专业人员,保持密切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市场需求,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内容的优化,先不断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7]。包括客舱文化、客舱安全管理、空中乘务形象设计等等,逐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且紧跟时代发展,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第二,高校要积极运用各种现代化技术与手段,展开高效化、信息化、网络化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宽,教学方法的创新。比如VR技术、微课、多媒体技术、在线课堂等等,带领学生了解更多空中乘务专业的知识内容,展开现场实践与操作,根据自身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与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高校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课程开发、教学创新、就业指导等方法,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周边资源,构建完整的教学模式。并且要加大各项投入力度,及时进行专业教学的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实践的机会。

(五)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就业机会,且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空中乘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就需要加强校企合作,保障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8]。第一,高校的领导层,要与当地的航空公司,建立长远的合作关系。并且通过协议的签订,明确各自的职责与权力,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中,辅助空中乘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第二,高校与合作企业,要通过出具人力、物力、财力,展开专业教学工作。双方先通过优秀人才的投入,组建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进行市场调研,培养模式与目标的制定。且共同指导空中乘务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学生传递更多的知识、技能与经验。接下来通过物力与财力的投入,加大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场地、毕业实习场地的建设,购买先进的设施设备,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校企双方要共同参与到人才的考核、招生、就业中,保障优质的空乘人员数量。先从招生环节入手,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目光,然后展开针对性教学。在考核环节中,需要从理论、实践、技能、道德情感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引起全体学生的高度重视。在就业环节中,要做好就业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就业渠道,从而提高就业率。

(六)加大教学管理

空中乘务专业建设与发展中,还要加大教学管理力度,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从而胜任空乘工作。第一,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需要做到以生为本,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个性特征、发展方向,展开针对性教学。第二,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中,还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动手实操能力、文化素质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展开教学管理工作。先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展开针对性教学。接下来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实践操作,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高校要与合作企业,定期组织各种比赛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带领学生接触到更多专业岗位知识,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我。

结语:综上所述,空中乘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是为了向航空公司输送更多优质的空乘人员,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就需要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完善培养模式、重视师资建设、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教学管理六个角度,推动空中乘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万洋.应用型本科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建设与发展——以百色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0):262-263.

[2]于圣娟,张振霞,邱大石.基于"校企合作"的护理类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以潍坊护理职业学院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9):174-177.

[3]黄赶祥,李鸣镝,虞雪.应用型本科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建设与发展——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8(7):77-79.

[4]欧阳琳.空中乘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考——以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企业导报,2019(18):125,52.

[5]孙晓茜.浅析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的发展现状与专业建设对策——以淄博职业学院空中乘务专业为例[J].丝路视野,2019(27):61.

[6]杨丽明.新专业教学标准下空中乘务专业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职业,2019(35):89-91.

[7]王红.高校空中乘务专业体育课程建设研究——以滨州学院为例[J]. 当代体育科技,2021,11(14):127-129.

[8]季舒鸿.新专业设置:为何与何为——以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空中乘务专业为例[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0(2):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