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扶贫到乡村产业振兴的衔接机制及实现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7
/ 2

从产业扶贫到乡村产业振兴的衔接机制及实现路径

饶彬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业管理 2020级 云南省昆明市 650224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尾声,如何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尤其是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衔接尤为关键。为解决好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顺应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党和政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关键词:产业扶贫;产业振兴;衔接机制

1引言

产业扶贫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农村扶贫工作的特征和机制,农村产业经济基础薄弱,产业资源匮乏、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类型单一等问题对产业扶贫形成了制约。现阶段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已全面完成,产业扶贫处于新的战略机遇期,如何做好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是当下工作的重点。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巩固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推动农户从脱贫走向共富,最终使全体农户走向富裕就要做好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2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依据

2.1巩固农村产业扶贫成果的必由之路

自脱贫攻坚以来我国农村人口贫困性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对贫困人口即将被消除,随之而来的是相对贫困问题,如何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已经成为当下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要解决现存的贫困人口问题以及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问题,产业扶贫是不二选择,在现有产业基础之下,经过党和国家不断的努力,产业扶贫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当下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带来的好处日益剧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衔接,成了现阶段的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我国,农村贫困户在产业扶贫的惠及之下所获得的收益,并不能长期解决贫困问题,如何把握好农村产业发展持续向好,是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产业衔接问题的重中之重。现行政策框架之下,多数农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产业发展受限,主要发展模式还是在政策带动下,缓慢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的产业。

产业发展同质化现象严重,在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政策的带动下,多数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带动能力不足,产业发展集中度不够,产品运输成本高。

2.2实现农村“富强美”的强基之路

当下产业发展的经济及效益带给农户的不仅仅只有收入水平的提升。在国家大力推进脱脱贫攻坚的政策大环境之下,许多农村在文化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推进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不仅仅有利于吸引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更有利于在乡村产业长期向好发展过程中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衔接。农村产业发展在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产业持续向好的发展提升了农户素质,也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供资金支持。当下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的地方还有很多,随着5G时代的到来,乡村基础网络建设是产业发展进程中的短板,自今年疫情以来,农产品电子商务逐渐火热,而加快农村网络设施建设是为解决农产品上行问题打好基础。

2.3开创农村发展新局的全新之路

农村要强,农民要富,离不开产业发展的带动。产业振兴解决了乡村产业从无到有的困境,要想农村产业实现长期发展,并由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二、三产业发展,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在现代乡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农业产业的发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这一优势不仅体现在乡村经济建设方面,更能体现在医疗、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

3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衔接的机制

3.1溢出效应与产业规划的优化机制

所谓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不仅会产生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对组织之外的人或者社会产生的影响。对贫困地区来讲,贫困地区产业基础有改良、起色,会带动周边产业发展,谓之溢出效应。当前政策形势下,应该优化产业布局,稳定存量,力争增量。十九大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显著的成效,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建设中,如何在现有基础之上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发挥产业带动作用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3.2示范效应与产业政策的作用机制

现行脱贫政策下,我们打造了“龙头企业+合作社+支部+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此模式下农户的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应当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一产接二产连三产”融合发展,精心设计农产品加工流程,引领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产业基地特色,扶持建设产业发展示范基地。政府带头组织和派遣人员去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参观交流,借鉴发展经验,同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当看作长期效益,不能只关注当下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乡村振兴是国家为农村发展做出的长期发展战略,但是在当下来来看,不少领带干部将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当作仕途发展的垫脚石,产业发展短视效应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构建一批产业发展示范效应区以及加强政策宣传发挥政策带动作用是解决产业发展困境之一。

3.3辐射效应与产业要素的流通机制

一旦农村发展了,变成富强美,城市反哺农村,产业发展要素必然要流动。

坚持产业人发展,推动城乡之间要素机制流动。以现有乡村在产业发展势头来看,其中主要存在一下问题,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土地利用不合理、要素分配不妥当、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衔接机制不健全、产业升级困难等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城乡差距进一步被扩大,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问题也随之而放大,城市发展资金充足,甚至东部发达地区出现资金过剩问题也较为突出,在稳固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效基础上,加大城市反哺乡村倾斜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深度贫困地区向产业发展势态向好的地区借鉴经验,在农村有很多产业值得挖掘,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业等等,在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农村,打造三产融合示范基地,推进农产品、农村旅游文化产品等向外界的流动。在少数民族集中地区,推进民族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4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衔接的实现路径

4.1探索市场引导+政府扶持的乡村产业发展路径

在完成脱贫攻坚后,我们进入一个新阶段,授之以渔,应该是由市场引导产业发展,而不是人为干预,就想江浙一带自发形成配套上海、苏州等地的小产业,但是对于落后地区政府应该发挥一定发帮扶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贫困性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有绝对贫困已经消除,相对于之前的脱贫政策现有政策而少政府干预,产业扶贫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应该是由市场引导产业发展,而不是人为干预,现有的产业发展状况打破了小农户进入市场的壁垒,但在解决农产品上行过程中对农户来讲依然有较大的风险去应对。较之城市产业经营管理者来讲,农户缺少的是对市场需求的预测。为此,在未来产业扶贫方面政府的着力点主要在于引导农户对市场需求以及市场风险的预测方面,同时也应当对农村思维意识超前带头能力强的群体积极组织理论知识的培训,减少农民在市场经营方面的盲区。

4.2优化提升乡村产业扶贫的政策空间

当下我国农业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结合当地特色,打造适合当地发展的主导产业。这种产业发展方向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了一部分农户的贫困问题,但从局部看来如何在现有产业基础之上加快产业持续向好发展才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农民作为产业发展的直接受益主体,是产业发展乃至后续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角色,让农户参与到未来农村建设之中主要靠农户生存技能的培养。现有扶贫政策之下,绝大部分贫困户的生活水平的到了改善,但就目前来看,相对贫困户的数量还比较多,为解决好相对贫困户整体脱贫问题,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等一系列脱贫政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应当持续跟进,在教育扶贫方面以保障义务教育扶贫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在辍学率高发区制定对应政策,保障因贫失学儿童受教育权利,开展普及型教育,具体到村,落实到户,将义务教育工作纳入村两委领导干部考核机制,让适龄儿童有学上,上得起学,上好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地区继续加强建设力度,坚持引进来跟走出去相结合,西部贫困地区借鉴东部发达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功,建立帮扶体系,从政策倾斜到资金倾斜过渡,建立产业发展体系,推进乡村“土专家”、“田秀才”到东部发达地区进行交流互动。

参考文献

[1]张燕. 要把产业扶贫的成果转化到农民身上[N]. 重庆日报,2020-10-16(016).

[2]万如韵,陈逸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以江西省L村的产业发展为例[J].北方经贸,2020(08):60-64.

[3]刘明月,汪三贵.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逻辑关系、面临困境及实现路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04):13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