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 300384
摘要:2019年12月以来,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一疫情也为我们城市医疗防疫体系敲响了警钟。本文将对于新冠疫情下武汉市做出的防疫设施应对——传染病医院、定点医院的迅速建立与工作展开,借助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能力,从防疫设施的供需比、便捷度来对医疗防疫设施布局进行分析评估。以期为武汉市韧性防疫设施体系的空间布局提供新的思考维度。
关键词:新冠疫情,武汉市,医疗防疫设施体系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冠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医疗设施的需求急剧上升,由于传染病医院的配建无法满足疫情迅猛发展带来的救治需要,武汉市紧急启动建设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作为临时传染病医院接诊患者。
武汉市累计确诊人数的稳定值出现在3月1日,累计确诊人数减去治愈人数和死亡人数,就得出需要住院就医的人数,而这一数值是医疗防疫设施数量和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次选取住院人数的峰值日数据来对武汉市防疫设施数量和布局进行评估(2月20日,37869人)。
在城市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城市应如何配置传染病医院?定点医院该如何平衡平疫医疗压力?这些应急措施下的防疫体系是否会对原有医疗体系造成伤害,下一次疫情来临的时候能否更好更快的做出部署?本文将对武汉市防疫医疗设施进行评价,从而提出策略。
本将采用Arcgis软件创建武汉市路网,并将武汉市防疫设施点——传染病医院(3处)、定点医院(48处)分别落入路网。以武汉市市域为范围创建2500个面积为3平方千米的正六边形来模拟武汉市居民聚集点[1]。在市域范围内的路网上分别对三种类型的防疫设施点进行空间分析[2]。
3.1传染病医院布局评价
武汉市有一所传染病医院金银潭医院,可提供900个床位。可保证武汉市0.08床/千人的指标。应对1例/千人的发病率,但是本次疫情在30日内已经突破了这一标准。后期又前后建立了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处临时性传染病医院来缓解病床压力,但并没能完全填补剧增的病床需求缺口。
雷神山医院提供1600个床位,供需比为0.70床/千人;火神山医院提供1000个床位,供需比为0.86床/千人。总体的供需比约为0.32床/千人。相比之下金银潭医院床位供应稍弱。
3.2定点医院布局评价
武汉市在传染病医院床位紧张的情况下,从2月初开始陆续选取了一些综合医院做为新冠患者救治的定点医院,2月20号公布的定点医院数量是在住院就医人数达到峰值之后公布的定点医院数量及床位数量。共48个医院,提供了20989个床位。
城郊地区的最低千人床位甚至不达0.1床/千人,但是中心城区的最高已达18床/千人,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均衡度也较差。且中心城区虽然定点医院数量多且密集,但供需比并不均衡。
市域范围内定点医院的有着较好的便捷度,绝大部分居住点到达最近定点医院的路程在20分钟以内车程即可到达;城郊区域到达最近定点医院的路程最远60000米。
3.3武汉市防疫医疗设施综合评价
从原有的居民点出发,每个居民点到达最近的各类医疗防疫设施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所覆盖到的床位供需比进行叠加和加权计算,得出每个居住单元的医疗防疫设施服务力,得出武汉市医疗防疫设施服务能力得分分布情况,找出防疫医疗设施欠缺的区域,从而进行优化。
3.3.1综合便捷度评价
将防疫医疗设施进行叠加评价,为各居民点到达不同设施点的实际距离赋予不同的权重,最终三个分值叠加得到一个总分,分数越高说明该区域便捷度越高,具体赋值方式如下表:
传染病医院 | 定点医院 | 方舱医院 | ||||
距离(千米) | 分值 | 距离(千米) | 分值 | 距离(千米) | 分值 | |
0~10 | 5 | 0~10 | 5 | 0~10 | 5 | |
10~30 | 4 | 10~20 | 4 | 10~20 | 4 | |
30~50 | 3 | 20~30 | 3 | 20~30 | 3 | |
50~70 | 2 | 30~40 | 2 | 30~40 | 2 | |
70~90 | 1 | 40~60 | 1 | 40~60 | 1 |
根据表格加权得到图1,可以清晰的看出武汉市中心城区的防疫医疗设施便捷度明显优于周边城郊区。医院的服务人口主要分布在三环以内的城市中心区,大部分医院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小。而城郊地区的医院服务人口较多,医院分布较少,等级较低,加之交通路网不够完善,导致这些地区的防疫医疗设施便捷度较低。
图1 武汉市防疫医疗设施便捷度综合评价图 图2武汉市防疫医疗设施供需比综合评价图
3.3.2综合供需比评价
被设施点覆盖的各居民点的床位供需比进行叠加,可以得到图2,武汉市中心区的传染病床位供需比要高于城郊地区,北部黄陂区以及南部的蔡甸区和汉南区的传染病床位供需比不足1床/千人,中心城区传染病床位供需比在3床/千人以上,处于二环与三环之间的地区床位供应最足,达到20床/千人,说明该区域防疫设施密集,容易造成医疗浪费。总体的供需比为4.2床/千人,在2月19日,武汉市住院就医的新冠患者已达到4.3人/千人,床位的应急容量不足,以及不同区域防疫医疗设施的床位供需比的差异较大,空间分布不均衡。
武汉市医疗设施本身的体系问题较明显,导致战时防疫医疗设施在医疗设施床位压力较大,因此若要完善防疫医疗设施体系,应该首先完善城市医疗设施体系,有稳健的基础和冗余的空间才可以使得防疫医疗设施布局有的放矢。
4.1防疫医疗设施总数不足
根据武汉市医疗防疫设施的分析来看,虽然医疗设施已经饱和,但是战时防疫病床床位总数不足,城市郊区的医院有待升级备用。
武汉市属于超大城市,常住人口为1108万人,供需比应达到0.2~0.5床/千人,拟增加2所传染病医院[3]。同时扩张金银潭医院。
4.2 防疫医疗资源空间分布不够均衡
现有的防疫医疗设施存在功能重叠率高的问题,对医疗资源利用率较低。同时,远郊区医疗设施短缺,而城市核心区医疗资源溢出,存在空间配置不均衡现象。
在进行医疗设施优化布局时,主要对现有医疗设施进行重新组织调整。结合便捷度测度结果和供需比评价结果,进一步对医疗短缺区进行识别,然后对防疫医疗设施空间位置和床位数进行再分布[4]。
且各防疫医疗设施提供的床位数量相差较大,应集中提供床位,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4.3 基层医疗设施有待整合
2018年武汉市医院病床合计使用率已达到94.22%,已经超过83%~93%这一合理范围,医疗设施床位压力较大,处于超负荷运转。而与此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病床使用率为49.84%,可见综合医院和基层医院病床分布和使用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可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撤并更新[5],缓解市区综合医院的压力,为防疫医疗设施留出弹性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宏哲. 防控突发性传染病医疗建筑网络的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2]刘璇. 基于可达性的医疗服务均等性评价与优化布局[D].武汉大学,2017.
[3]矫雪梅.新型冠状病毒重大疫情安全韧性视角下:传染病医院城市配建指标探究[J].北京规划建设,2020(02):57-60.
[4]矫雪梅,张晓婧,徐飞.韧性城市理念下传染病医院弹性建设模式研究[J].规划师,2020,36(05):94-98.
[5]赵丹,史克祥,王黎明,陈占德,刘晓洁,陈伟.基层综合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管理举措[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6):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