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自贡 , 643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临床护理管理中通过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为97.37%,对照组为86.84%,P<0.05;静脉留置针应用期间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5.26%,对照组为18.42%,P<0.05;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9.47%,P<0.05。结论:通过运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提升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可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持续质量改进;小儿;护理
静脉留置针是近年来十分常用的一种新型输液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能够缓解疼痛感,特别适用于婴幼儿和需长时间接受输液治疗的其他患者。然而小儿年龄较小,如若反复穿刺操作非常容易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甚至出现拒绝配合的行为。持续质量改进重点对过程环节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在提升工作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以下将分析对于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通过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管理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本院76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8个月~10岁,均值为(5.3±0.6)岁。对照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7个月~11岁,均值为(5.4±0.5)岁。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即严格依据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要求和技术规程等进行护理操作,对于发现的问题需做到及时妥善的处理;观察组则联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为:(1)组建质控小组:由护士长作为组长,以经验丰富和责任意识强的护士为副组长,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协作定期进行组内会议,分析出现的护理问题和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的改进策略,推动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2)问题分析:对于既往的护理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发现在为小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患儿自身因素,例如年龄偏低及情绪稳定性差,使得护理难度提升。其次为环境因素,受到环境嘈杂以及温度变化等影响,护理操作中无法集中精力,同时导致患儿出现血管收缩,影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最后护士自身因素,例如缺乏护患沟通技巧以及穿刺经验不足,未能对患儿血管情况进行科学细致的评估;(3)改进策略制定与实施:1)护患沟通:对患儿进行穿刺前,需要与其和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使其了解穿刺操作的目的和必要性,并提前告知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结合患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性格特征合理运用护患沟通技巧;2)优化穿刺环境:营造优良的适宜穿刺操作的环境,并引导患儿在穿刺期间避免剧烈活动,确保环境中的光线温度等适宜,集中精力实施穿刺操作;3)强化人员培训:接受学习和相关培训,了解穿刺失败和发生堵管等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充分总结经验,积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不断优化穿刺流程和操作方法。
1.3评价标准
(1)记录2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发生的各类不良反应,如静脉炎、堵管、针眼感染、留置针滑脱以及过敏性皮炎等;(2)对2组患儿家长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即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数据标准差为( ±s),组间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为[n(%)],组间数据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组间对比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为97.37%(37/38),对照组为86.84%(33/38),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
2.2不良反应率组间对比
静脉留置针应用期间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5.26%,对照组为18.42%,P<0.05。
表1 不良反应率组间对比[n(%)]
分组 | n | 静脉炎 | 堵管 | 针眼感染 | 留置针滑脱 | 过敏性皮炎 | 总计 |
观察组 | 38 | 1(2.63) | 0(0.00) | 0(0.00) | 1(2.63) | 0(0.00) | 2(5.26) |
对照组 | 38 | 1(2.63) | 2(5.26) | 1(2.63) | 2(5.26) | 1(2.63) | 7(18.42) |
χ2值 | | - | 1.065 | 0.965 | 0.395 | 0.965 | 4.032 |
p值 | | - | 0.208 | 0.185 | 0.617 | 0.185 | 0.021 |
2.3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组间对比
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9.47%,P<0.05。
表2 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组间对比[n(%)]
分组 | n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观察组 | 38 | 32(84.21) | 6(15.79) | 0(0.00) | 38(100.00) |
对照组 | 38 | 21(55.26) | 13(34.21) | 4(10.53) | 34(89.47) |
χ2值 | | 8.526 | 5.175 | 3.936 | 3.936 |
p值 | | 0.005 | 0.016 | 0.029 | 0.029 |
3讨论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小儿的疾病治疗期间具有突出的应用优势,例如能够避免反复穿刺操作给患儿带来的痛苦。然而患儿年龄较小缺乏良好的理解能力,使得配合度较差,再加上环境因素影响以及护士的自身因素使得在穿刺操作中出现失败的情况,需要对患儿进行重复穿刺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并且也容易诱发护患矛盾,不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2]。通过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充分分析穿刺操作失败的具体原因,并总结临床经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推动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降低患儿穿刺操作的失败率[3]。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大幅提升,同时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同期对照组。表明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能够确保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运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提升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可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率并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李春莲.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16):58-59.
[2]王鑫.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母婴世界,2020,25(32):202,204.
[3]李蓉.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