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建筑学专业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创新研究-以建筑设计课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0
/ 2

民办高校建筑学专业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创新研究

-以建筑设计课为例

陈丹 陈力莅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四川成都 610499

【摘要】:设计类的课程是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建筑设计课,对于建筑教育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针对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主要就体现在对各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本文主要通过对建筑学课程体系的整体把控与分析,针对《建筑设计》这门课程,在教师教学内容及学生考核方式上所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研究,从而改善民办高校因循守旧地照搬重点高校传统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建筑设计 教学模式 课程考核 改革创新

2020年度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研究中心)项目:“民办高校建筑学专业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创新研究-以建筑设计课为例”(课题编号MBXH20YB284)

一、引言

建筑学专业是一门涉及众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当前城市化进程愈来愈快,在这个大背景下,建筑的发展呈多元化,这就要求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有广泛的知识面并且要掌握多种综合能力,以满足多元化发展的现代社会。近年来建筑产业的发展迅猛,对建筑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许多高校开办了建筑学专业,但大都存在一些问题,如办学时间短,缺乏教学经验,指导方向不明确,没有充分分析差异,只是简单地照搬传统延续的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模式等。目前我国高校的建筑学专业大都沿用传统学院派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而这类高校的建筑学专业是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和沉淀的,专业底蕴较深厚、 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强大,主要培养学术型、研究型及精英型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建筑界的顶尖人才大多出自这类高校。而民办本科学院的建筑学专业由于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均相对有限,学生专业基础能力普遍较弱,难以实现同等的教学效果。本文正是针对民办院校的学生、师资力量特点等进行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创新研究。


二、建筑学专业的教学及考核现状

传统建筑学专业教学,从低年级简单流线及空间到高年级复杂流线及空间,教学方式均采用一草、二草、三草及正图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最终方案。最终考核由平时考勤、调研、几次草图及正图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计算所得。这种教学及考核方法导致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以及积极性都不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观性对学生方案设计有一定影响,学生每次做设计也是简单的重复一草二草三草以及正图这个流程,思维固化,和实际项目的多变性有一定差别,对于这种情况,亟需改革。



  1. 教学及考核改革措施



  1. 竞赛

我国开设建筑学专业课程的时间较西方国家晚,随着我国不断对外开放,国外建筑理论与风格不断与我国传统建筑融合,近几年国内外竞赛,都不断增加,形式多样,在教学中加入建筑学竞赛,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建筑学的竞赛大都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通过教学实践表明,把建筑设计竞赛应用到教学中,能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现代化的企业对建筑人才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又太过单一,建筑设计竞赛比较侧重于对学生知识迁移的应用,创新创造能力的考察,这与现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是相吻合的,竞赛涵盖的知识面较广,拓宽了建筑学的学生知识来源渠道,通过建筑学竞赛的方式,能够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学生参与竞赛,除了需要学习课堂内的知识外,还要扩大知识面,学习课堂外的知识,这就丰富了学生的见闻,非常值得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大力推广与参与。竞赛的加入,优化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即教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学生做设计,教师来评图的模式。




  1. BIM

建筑信息模型是近年来在建筑界出现的数字化建模新技术,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所有信息都以数字化形式表达,BIM从三维入手,将模型和信息整合到一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建筑设计的方法和理念。现在建筑学的教学还是停留在由二维草图入手进行设计,即传统的“平、立、剖及模型”的模式,这种设计过程实际上就是设计者将设计信息如设计任务书要求、场地内外及周边环境,空间及流线要求等在大脑中进行抽象、整理和加工,在这个分析基础上逐渐形成概念草图、平立剖面图及透视图,这种设计方式经常会受到经验的影响,是平面化的,设计者无法感受到真实的建筑空间环境,甚至很难把握相关构建位置及尺寸大小,容易出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也是以二维图形的表现成果作为评判设计的依据,这种情况较依赖教师的经验来评判方案设计的优劣,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和依据,BIM技术可以有效改变以上存在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出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优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各建筑设计单位也越来越重视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而BIM虽然出现了十几年,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却没有引起学校师生的足够重视,设计单位BIM人才仍然稀缺,这也正是民办高校建筑学学生凸显自身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大四年级建筑课程设计中引入BIM技术进行设计,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设计能力。



  1. 教学中引入实践项目

学生目前在学校的课程设计大都比较偏向于理想化,设计题目也较单一,通常是幼儿园、车站、图书馆、博物馆、办公楼设计等,任务书地形图及设计条件有时甚至是虚拟的,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并不能真正掌握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程序,如与甲方沟通方法以及建筑方案设计的投标、中标、修改、施工图设计、水暖电各工种协调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配合服务等一系列内容,这些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很少接触,应适当引入建筑设计的教学中。

一方面可以让专业设计课教师多参与实践项目,然后把自己所做项目的经验分享给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也能把目前设计市场的前沿讯息带给学生,另一方面,设计任务书,在高年级阶段可以考虑采用实际项目的设计任务,任务书内容要灵活,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以方便学生方案的个性展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从事兼职教学或者定期开展专题讲座,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设计市场的最新情况以及设计单位对于设计人员的要求,便于调整学习方向。在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中均以就业为导向,学生毕业后在设计相关单位从事设计工作能够快速上手,提高就业率。在课程考核中,教师除了关注设计成果以外,还需要注重设计过程中个人其他方面能力的体现,如沟通协调能力、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四、结语

通过在建筑设计的教学及考核中加入专业竞赛、BIM技术应用及实践项目的引入等,对传统建筑学的教学及考核方式进行改进,可以提高建筑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另外,建筑设计作为建筑学的核心课程,可以直接增强民办高校建筑学的学生毕业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姜明芳,大数据时代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23)

  2. 赵武,霍拥军,基于慕课的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7会科学版),2017(S2)

  3. 刘晓峰.BIM技术下的建筑设计课程改革实践探析【J】.教育观察月刊,2016,5(11)

  4. 王雪松,丁华.BIM技术对传统建筑设计方法的冲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39(3)

  5. 叶婷.高校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